反正這麼說吧,寧衛民的這個合資飯莊本質上成了一個小型藝術館和餐廳的結合體了。
遠比開辦一個純粹的餐廳酒樓,所牽扯的事務要複雜許多。
不過也正是因此,最終效果才更讓人期待啊,難道不是嗎?
當然,辦飯莊肯定不能光注重硬件。
所以與裝修裝飾工作一起同步進行的,還有招聘工作。
不用說,有服務局在,合資飯莊的職工來源是不缺的。
無論是已經有了一些工作經驗的年輕廚師、年輕職工,還是應屆的高中畢業生。
隻要服務局一聲令下,區裡的餐飲企業和學校想不配合都不行。
甚至就連北海仿膳和聽鸝館,都不能不賣區領導的麵子。
一樣也得遵從市服務局的調遣,派出數名資深廚師和接待員來“傳幫帶”,以實質行動來支持合資飯莊的建設工作。
不過說真的,即便如此,寧衛民在這兩方麵也依然難以安心。
因為道理很簡單,大樹底下雖然好乘涼,可是卻長不出另一棵大樹來。
老話講得好啊,“飯館子要人服,全靠堂櫃廚”。
想想看,一個飯莊的核心技術,立足之本,全靠彆人“傳幫帶”的恩賜。
人家不留幾手是不可能的,隻憑照貓畫虎,也是肯定無法實現超越的。
所以就為了能在日後與這兩位老資格的前輩一爭長短,平起平坐。
寧衛民就必須得另辟蹊徑,想儘辦法弄出點這兩家比不了的技術優勢才行。
可到底該怎麼辦呢?
第一當然就是用人優中選優。
無論應屆生還是其他區裡餐飲企業調來的人。
都得精挑細選,模樣、身材、氣性都得達到一個較高的標準才行。
與之相應的,就是合資飯店工資待遇也比其他同行明顯高出不少。
第二就是給好處,加以籠絡仿膳和聽鸝館的人。
切了能使其不吝賜教,傾囊相授。
寧衛民雖然不好明著給那些“傳幫帶”的人漲工資。
但用夏日補貼啊,什麼飯補、車馬費之類的名頭。
卻可以給這些從仿膳和聽鸝館調來幫忙的人實惠。
第三就是得拉來自己的外援,和仿膳、聽鸝館的人形成競爭。
就比如說,在接待服務方麵,寧衛民就特意外聘了三位老師。
一個還是民航的那位空乘組長,那位負責給齋宮姑娘們定期培訓的老熟人。
另外兩個都是人民大會堂的服務人員。
一個是負責迎賓的接待員,一個是負責會議招待的組長。
而寧衛民這麼乾,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為了不能讓這些支援合資飯莊的人,以為他們自己就是權威。
以為要是離開他們,飯莊就轉不動了。
二也是為了要把最標準的國賓級服務,複製到他的飯莊來。
最好能讓每個來到飯莊吃飯的客人,僅從服務裡,就能感覺到這裡的規格表準不同一般。
至於最後說到廚藝方麵,也是有關飯莊經營最為重要的核心部分。
寧衛民還能去跟誰求助啊?
他所認識的人裡,能稱得上好廚師當然就隻有那一位了,他的房東——“張大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