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18.成漢帝國_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18.成漢帝國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18.成漢帝國(1 / 2)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成漢是兩個朝代,前期叫作“成”,後來因為內亂改成了“漢”。但皇帝是一家人,因此,我們統稱之為“成漢”。

成漢帝國的建立者是巴氐李氏,性質上屬於流民起義,算是乞活軍的一枝。但率先造反的並不是他們,而是西晉的益州刺史趙廞。

時間回溯到“八王之亂”,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廢殺皇後賈南風,十一月,征益州刺史趙廞為大長秋(皇後宮內高級官員,負責宣達皇後旨意,管理宮闈,領諸宦者)。

趙廞和賈南風是姻親關係,在賈南風倒台之後,她的黨羽轉眼間就從顯赫一方的軍政大佬變為唯唯諾諾的太監頭兒。這樣的任命,其意圖顯而易見。為避免成為賈南風的陪葬,趙廞據成都反晉,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建元太平,史稱太平王朝。301年正月,流民軍首領李特等引軍攻成都,趙廞兵敗逃亡,隨即被部下所殺,太平王朝滅亡。

滅亡了“太平王朝”的李特兄弟並不是四川的土著居民,而是陝西略陽以北的巴氐族人。296年,氐人齊萬年造反,關西一帶兵連禍結,連年災荒,略陽、天水等六郡流民蜂起,進入漢川乞活者有幾萬家。李特兄弟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跟隨流民從略陽來到了川蜀之地。

和普通貧苦百姓不同,李特兄弟祖上是當官的,家境殷實,流亡路上不僅不用去討飯,還能時常賑濟災民,小施恩惠下,頗得眾心!當然了,由於餓不著,走到劍閣這樣的雄關險隘的時候,也就有心情調侃一下如同廢物一樣的劉禪。到達蜀地之後,由於家世背景和“頗得眾心”的緣故,李特兄弟被益州刺史趙廞聘用,待遇優厚,生活囂張,時常會乾些橫行鄉裡、欺男霸女的事情來,不過,那時李特兄弟是以趙廞爪牙的身份出現的,暴露的是本性,代表的卻是趙廞。

至於後來襲殺趙廞,並不是由於趙廞反叛朝廷,而是因為趙廞殺死了他們的弟弟李庠。對於李特兄弟的本事,時人評價曰“並有雄才”,而李庠之所以被殺,正是因為他的“雄才”,……恰被趙廞所嫉。為複仇,李特、李流率領流民起義,滅亡了太平王國。

經過這場動亂,李特兄弟組建起了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為後來成漢立國奠定了基礎。

其實,李特兄弟的初衷和那些飄蕩乞活的流民並沒有大的區彆,他們本質上也是流民,所追求的不過一口飽飯,一塊安身立命之地而已。如果當時朝廷能夠妥善處理流民的安置問題,李特兄弟最多也就是遊俠或者以某地官員的身份終老,絕不會有後來成漢帝國的存在。然而在太平王國滅亡之後,新任益州刺史羅尚命令川蜀之地流民七日之內返鄉。

吃飽了飯的人們永遠無法體會處於饑餓中的流民所具有的絕望和決絕,在官府的逼迫下,李特順利成為聚集在川蜀之地各地流民的領袖。一場“將流民趕出去”和“堅決要留下來”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為了一口飽飯,為了安穩的小日子,為了活著!

流民起義軍和西晉政府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李特戰死,李流病死),流民軍最終攻克成都,建立起五胡亂華時期第一個少數民族國家——成漢帝國。

304年,流民軍首領李雄稱成都王,建元建興。

306年六月,李雄稱帝,國號“大成”,改元晏平。

李雄,字仲俊,李特第三子,這種說法是建立在法理之上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李特他媽打水的時候在水邊睡著夢見大蛇繞身而孕李特,十四個月後,生之。

李雄他媽還做過兩道彩虹升天的夢,據說預示著命長的兒子能夠富貴,李雄就是命長的那個。他的兄長叫李蕩,和父親李特一起戰死。

成年的李雄身高八尺三寸,容貌俊美,帥得不像凡人。然而在沒有辦法靠顏值吃飯的歲月,李雄在李特領導的流民起義軍中始終戰鬥在最前線,軍中威望極高。後來李特戰死,繼任者李流也在不久之後病世,義軍領袖的位置就理所當然落在了李雄的屁股底下,從此,流民軍聲勢日盛,最終平定川蜀,成就霸業。

李雄是個好皇帝,作為久經沙場之人卻並不嗜殺,反而性情溫厚、待人寬和。即使是背叛自己並傷害自己母親的凶手,當他們再次歸降的時候,李雄依然能夠寬恕他們。這是了不起的胸懷,在那個四方多戰事的年代,這也是巴蜀之地能夠平安無事的重要原因。在李雄的統治下,成漢帝國興學校、置史官,精簡刑律、輕徭薄賦。政事之餘,作為皇帝的李雄手不釋卷,公事少而勞役不常有。百姓富庶殷實,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夷夏各族人心安定,四方士民歸之如潮。

當然是有缺點的

,比如朝堂上下不尚禮法,一品宰相和九品小吏經常撞衫,不容易辨認;軍隊缺乏統一管理,打仗時各自為戰,互不支援等。但相較於那件影響成漢國運的事情,這些卻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李雄打算把皇位傳給他的侄子李班。

作為成漢最為英明神武的君主,並不昏聵的李雄能夠做出如此違背人倫的舉動自然有他的理由,據李雄交代,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李雄認為其兄李蕩是“嫡統,丕祚所歸”。正因為李蕩英年早逝,李雄才有機會成為義軍領袖,進而開創帝業。將皇位傳給李班,意在還社稷於李蕩一支。

其二,李雄認為自己的十幾個兒子均為庶出(小老婆生的),且“皆尚奢靡”,不成器,非安邦定國之才。

其三,李班“謙恭下士,動遵禮法”且“仁孝好學,必能負荷先烈”(《資治通鑒》),李雄認為李班將來定能承繼先輩遺願,成為一代明君。

324年,李雄力排眾議,正式冊立李班為太子。史書記載“亂自此始”。李雄的兒子們絕不會心甘情願。

中國封建社會,皇位傳承大多是“父死子繼”的,而且要“以嫡、以長”。一旦打破這個規律,往往就是引發禍亂的根源。李雄定然沒有想到,他彆出心裁的做法會為成漢帝國埋下皇族內訌的種子。以侄子身份繼承皇位的李班在他死後不久就死於非命,而凶手正是李雄的親生兒子。那時,他自己都還沒下葬。

李班是個好人,集謙虛、博納、好學、寬厚、仁慈、孝順、節儉、泛愛、真誠於一身,在李雄舊病複發,行將入木之際,“諸子皆惡而遠之,獨太子班晝夜侍側,不脫衣冠,親為吮膿”(《資治通鑒》),且“殊無難色,每嘗藥流涕,……其孝誠如此”(《晉書》)。在李雄最需要親人照顧的時候,兒子們全都“惡而遠之”,隻有作為侄子的李班儘孝床前,雖然太子要做出表率作用,但其實李班依然可以找到一萬個理由離開。綜合李雄去世之後的表現,我們可以認定李班孝心的真誠。論德行操守,李班在中國曆代皇帝中堪稱第一。

334年六月,李雄病逝,時年六十一歲,諡號武皇帝,廟號太宗。太子李班即位。

李班不是個好皇帝。

由於李雄對成漢帝國的良好治理,在李班即位之初,整個國家政局穩定,並沒有給心懷叵測者留下生存空間。應該說,隻要李班妥善處理自己和眾堂兄弟們之間關於皇權的問題,是可以做到穩定大局,進而實現叔父對自己的殷切期望的。但是,李班並沒有做到。



最新小说: 五零努力生活 玄幻:我能召喚沙雕玩家 綠金龜 我的徒弟太恐怖了 末世擺攤:被各大基地瘋搶 戰神殿蕭天策 萬界抽卡係統 世界第三極 娘娘她又崩人設了 魔界大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