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
因著先帝早早就把張克儉給弄死了,所以去大同當互市管理官的事,太皇太後也沒插手。
這幾年雖然開通了互市,但是並沒有出現什麼岔子。
畢竟有陳文榮在那看著,胡善祥派去做互市管理官的人又性格沉穩老實。
而瓦剌那邊,也先雖然蠢蠢欲動,但又不是蠢貨。
劇裡如果不是張克儉殘害牧民,無惡不作,把瓦剌人逼得沒法子了,也先也不會忍無可忍把他給殺了。
也先又不是傻子,論實力,他現在根本比不得大明。
蠢蠢欲動歸蠢蠢欲動,真要是挑釁大明,怕是自己要落得跟爺爺馬哈木一樣的下場。
所以瓦剌和大明這幾年,也一直相安無事。
胡善祥就利用這幾年,一直致力於為大明的民生發展。
這些她前幾世做的很熟練了。
土豆玉米一拿出來,那就是大殺器。
民生發展的進程瞬間往上提了一大半。
接著就是搞經濟。
總之,幾年下來,大明的經濟發展已經比之朱瞻基剛去世時提升了一大截。
如果這個時候再跟瓦剌打,國庫絕對不會虧空。
有了錢,胡善祥便給軍隊換裝備。
又讓人鑽研神機營裡的火炮。
雙管齊下。
不知不覺,便到了朱祁鈺成年的日子。
朱祁鈺年滿十八歲這年,胡善祥選擇了退入後宮,讓他親政。
這麼多年,兒子的性情已經穩定,能力也足以擔任一國之君。
胡善祥沒有什麼可留戀的。
權勢對她來說,早就不是第一次掌握了,也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任務。
為了讓大明的百姓過的更好一些。
朱祁鈺隻要後麵不跑偏,放手沒什麼問題。
事實證明,胡善祥言傳身教,內閣大臣們精心教導出來的朱祁鈺,的的確確沒有辜負眾人的期盼。
順順利利的成長為了優秀的帝王。
他在位時,為政開明。按照胡善祥留下的政策一直努力的發展生產,寬以待人,選賢任能。
為了民生減輕賦稅,重視科舉。
還按照胡善祥的指示,重視了工科的發展。
到處修建學堂,儘量減免學費。
然後又大肆搜尋一些民間藝人,也就是所謂的匠人。
當然,不僅僅是一些手工藝人。
還有各行各業的人才。
隻要有一技之長,且是這個行業的龍頭,都被朱祁鈺聚集了起來。
同時將這些人才進行劃分。
擅長工科的,丟到新建好的工科院。
擅長農科的,就丟到建好的農科院。
還有些癡迷於數學的,就去鑽研數學。
總之,任何有利於國家發展的,都被放到了各部之中。
當然,也是要經過層層選拔的。
一些浪得虛名的人都被扔了出去。
留下的都是有真憑實學的人才。
像一些擅長吃食、手工之類的,就放到建造好的學堂中。
許以重利,開設教學,讓他們將自己的本事教導給願意來學的學生。
就跟後世的職業教育一樣。
當然,也會有些人固守執念,不願意將祖傳的手藝傳出去。
這些朝廷也沒有勉強,大不了換個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