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下午,允辭離開了怡紅院,回到內務府,知道挪用銀兩的事被玉武帝知道了,而且職位也被罷免了。
他很慌張,緊忙來到含元殿,向玉武帝謝罪。
“唉,那些銀兩,你就不必還了,我讓戶部調撥外朝的銀子填補窟窿。”
“謝皇上!”允辭跪下,磕了一個頭。
“我給你找了一個立功贖罪的地方。”
允辭站起來,笑嘻嘻地說“到哪裡去?”
“南都北邊,幾十裡的地方,鄭博望鄭將軍鎮守在江岸。他是我信得過的人,你去那裡,先當個把總,有了軍功,可以升遷。”
允辭連連說好。
“你既然樂意,那就派幾個侍衛帶你去。”
允辭點頭。
玉武帝對身邊的一個公公使了個眼色,公公便去殿外喊了兩個侍衛。
允辭走出大殿,跟著兩個侍衛騎馬出宮,前往北邊。
在路上,允辭的話很多,問兩個侍衛是否知道鄭將軍帶了多少兵,是否打了勝仗。
兩個侍衛均笑道“我們常在宮裡頭,哪知道外邊的情況?”
“也是我多嘴了,反正很快就到了,去了不就知道了嗎。”允辭的臉上帶著笑意,對軍營生活充滿了向往。
走到一半的時候,允辭看到了路邊的一個浣衣女,停了馬,假裝去洗手,實際上是去搭訕。
誰知那個女子抬起頭,把他嚇了一跳。
原來女子是一口大齙牙,而且臉很長。
他隨便把手打濕了,便跑上來了。
兩個侍衛偷偷笑了。
允辭自覺無趣,騎在馬上,不說話了。
直到來到了江邊的軍營。
軍營分布在江岸的一條長線上,目測大約住有一萬多人。
鄭將軍住的大營門口,旌旗獵獵,武士魁偉。
兩個侍衛下了馬,把允辭帶進去,交給了鄭將軍,介紹了玉武帝給他的任命職務,然後就離開了。
鄭博望心裡感到好笑,“這麼個浮浪子弟,甩到我這裡來了,不是一個燙手山芋是甚麼?”
但這是皇帝的命令,誰敢拒絕?
他穩定了情緒,好言安撫允辭,“你先在江邊玩幾天,熟悉情況。二十多天前,氐人來犯,我被我殺了還很多人。而我們這裡隻傷了幾個士兵。”
允辭敷衍道“將軍英武……”
允辭走進大營,瞥見了角落裡的一根魚竿,上麵有魚線、魚鉤。
他拿起來,就往外麵走。
“你不要走遠了,就在附近釣魚。”鄭博望叮囑他。
但鄭博望不放心,派了一個長個子幕僚跟著他。
幕僚跟著允辭走到了三裡外的蘆葦蕩。
這裡駐守的營帳很少,也沒見幾個士兵。
允辭向走進蘆葦蕩,直插江邊,在長有豐茂水草的地方釣魚。
幕僚也跟著走進去,驚動了裡麵的蚊子,咬得臉上全是紅癍。
忽然,允辭在前麵大叫。
幕僚跑過去一看,原來允辭抓到了一個潛伏在蘆葦蕩裡的氐人。
幕僚把腰上的帶子解下,捆住了氐人的雙手。
“走,今日不釣魚了,把這個氐人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