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各朝的皇帝看得明白,即便沒有戊戌政變,戊戌變法也一樣會失敗。
畢竟晚晴各種矛盾已經積重難返,想要大刀闊斧的變法改革顯然是不可能的。
彆說是毫無實權的光緒,哪怕是獨攬大權的慈禧想要變法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清朝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製度早已經僵化,各種利益集團錯綜複雜的紮根在中華大地上。
任何人想要變法,都會遭到這些利益集團同仇敵愾的對抗,根本就沒有半分成功的可能。
戊戌變法可以說是大清最後自強的機會,一旦錯過這次機會,大清滅亡的喪鐘也將隨之敲響。
現在戊戌變法已經失敗,各朝的統治者已經可以預見清政府的局勢將進一步惡化。
清政府沒有通過變法改革自立自強,就必然會繼續遭到列強的剝削。
他們非常明白,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遠遠不是結束,列強必然還會再次發動瓜分中國的侵略戰爭。
果然不出各朝統治者所料,蘇晨接下來的話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想。
“戊戌政變後,慈禧傷透了心。”
“無論光緒是否參與了圍園殺後計劃,反正在慈禧看來,自己養了個白眼狼。”
“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卻串通外人要殺我”
“既然你不孝,那就彆怪我不仁。”
“1898年9月,在頑固派官員剛毅等人的煽風點火下,慈禧頭腦發熱。”
“對外宣稱光緒病重,恐怕活不了幾天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己打算冊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為皇帝。”
“得知慈禧欲行廢立之事,不僅清朝的地方督撫,如直隸總督榮祿、兩江總督劉坤一等人上書反對。”
“就連各國公使也是紛紛照會總理衙門,揚言如果光緒被廢,必將在國際上造成不良影響,望好自為之。”
“各國公使出麵乾涉,慈禧對此很不高興。”
“慈禧覺得廢立皇帝是愛新覺羅氏的家事,我決定讓誰當皇帝,與你洋人有什麼關係”
“不過各國公使也有乾涉的理由,他們認為廢立皇帝是國事,怎麼能是家事呢”
“並且大清公司從道光開始就不斷出讓利益,到了光緒這會已經賣無可賣。”
“公司的大股東是我們列強,公司要改選董事長,當然要由我們大股東開會決定了。”
“你慈禧隻是小股東,明麵上的掌舵人而已,哪有擅自做主的權利。”
“見列強集體反對,慈禧壓力山大,隻好暫停了廢立計劃。”
榮祿太後糊塗啊大清國都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這個節骨眼怎麼還能輕易廢黜皇上呢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那些頑固派大臣不明事理,怎麼連太後也犯糊塗了。
皇帝是大清國的象征,凝聚著天下人心。
原本大清國就動蕩不安,風雨飄搖,人心惶惶,全國上下心思各異。
要是在這種關鍵時刻,太後再把光緒皇帝廢了,那隻會造成大清國更加動蕩。
連朝廷的高層都動蕩不安,就更彆說原本就人心思變的老百姓。
一個弄不好,趁著大清國改換皇帝的動蕩時刻,說不定全國各地會趁機爆發更大規模的百姓造反。
“可是就在事件漸漸平息之際,北方鬨起了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興起之初,清政府的態度模棱兩可。”
“有一些官員反對義和團,比如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山東的義和團就是被袁世凱率武衛右軍打的銷聲匿跡。”
“但當時也有許多官員支持義和團,比如原山東巡撫玉賢。”
“玉賢主政山東期間,縱容義和團燒教堂、殺洋人,在被西方各國連續抗議後被清政府免職。”
“後來玉賢回朝述職,跟慈禧講義和團扶清滅洋可以為朝廷所用。”
“慈禧聽說義和團打洋人,又想起當初西方各國反對他廢黜光緒,心裡頓時便產生了利用義和團製衡列強的想法,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由此也發生轉變。”
“1900年1月,慈禧不顧外界的反對,發布維護義和團的詔令。”
“有了慈禧的默許,義和團在直隸地區很快就發展到了二十萬之眾。”
“感覺手上有了籌碼,慈禧召開王公大臣會議,在會上宣布光緒孱弱多病,上負祖宗社稷,下誤黎民百姓。”
“決定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為皇楚大阿哥,並計劃於1月31日舉行光緒的退位儀式。”
“見慈禧又要廢除光緒,各國公使隨即再次強烈反對。”
“端郡王載漪擔心慈禧打退堂鼓,煮熟的鴨子又要飛。”
“立即跑去跟慈禧說,洋人囂張氣焰不可長,咱有二十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正好可以利用他們驅逐洋人恢複舊製。”
“為了讓慈禧下定決心,端郡王載漪當時還勾結李連英。”
“找了一些義和團在宮裡表演刀槍不入,讓慈禧相信義和團有實力對抗洋人。”
“後來剛毅跑到涿州溜達了一圈,回來也對慈禧說義和團槍炮不傷,猶如神明附體。”
“就這樣,在身邊人的影響下,慈禧對義和團僅有的一點不信任也煙消雲散。”
嬴政都已經昏聵到這種地步了嗎連刀槍不入的鬼話也能相信。
他都有些無語了,手底下的大臣昏庸無能也就算了,作為實際掌權者的慈禧居然也能這麼愚昧。
他原本還以為慈禧隻是禍國殃民的妖後,現在看來,居然也這麼愚蠢。
刀槍不入一聽就假得離譜,就更不用說槍炮不傷了。
要是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人,清政府也不會接連遭遇西方列強的欺辱了。
就慈禧想要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的戲碼,在他看來無異於飲鴆止渴。
義和團雖說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但作為農民起義,最後肯定也不會和清政府站在一邊。
即便義和團有能力對付西方列強,也注定會成為清政府尾大不掉的心腹大患。
再說了,就義和團這種江湖騙子,怎麼看都不可能是洋人的對手。
他猜測慈禧估計是氣瘋了,要不然也不會失去理智看不清當前的局勢。
“然而,慈禧和頑固派們萬萬沒想到,他們的自欺欺人玩脫了,死了很多人,也激怒了列強。”
“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會清政府。”
“限兩月之內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水陸各軍入直隸地區代為剿平。”
“6月初,限期已到,各國公使見清政府無法控製形勢,便決定組成八國聯軍直接出兵平亂。”
“6月中旬,大沽口炮台失守。”
“慈禧緊急召開禦前會議,發出解散義和團的上諭。”
“此舉表明,慈禧怕了,又服軟了。”
“可是就在上諭發出的第二天,慈禧又接到端郡王載漪杜撰的假情報。”
“說外國公使發出照會,要求慈禧立即歸政於光緒,廢大阿哥,並允許洋兵入京。”
“慈禧一聽,讓我把權利給讓出來,交給光緒那小子,難道洋人不知道我與光緒有矛盾嗎”
“這要是交權了,我還有活路”
“這幫洋鬼子我服務了你們四十年,現如今卻要幫那個逆子來奪我的權。”
“是可忍孰不可忍,憤怒之下,慈禧喪失理智。”
“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連下兩道詔書。”
“一道是下給頑固派的,慈禧讓他們整軍備戰。”
“另一道是發給地方督撫的,慈禧讓他們派兵進京勤王,協助朝廷驅逐洋兵。”
李鴻章太後平時挺聰明的,怎麼這種關鍵時候就糊塗了呢
他收到太後的宣戰詔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懷疑太後是不是老糊塗了。
雙方的實力差距如此之大,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國聯軍的對手。
以大清國的實力,彆說是八國聯軍了,就是隨便一個西方列強,都不是彆人的對手。
要是大清國真的這麼硬氣的話,也不會淪落到今天這般田地了。
當初太後發布維護義和團的詔令時,他就是反對的,認為這太扯了。
刀槍不入,槍炮不傷,他一聽就知道假得很。
他都有些懷疑太後病急亂投醫,居然也能相信這些江湖騙子。
用這二十萬的義和團去對付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他隻能說以卵擊石,毫無勝利的半分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慈禧發給地方督撫的詔書,如今有三點經常被人誤解。”
“第一,慈禧當時隻說要跟欺淩我國家、侵占我土地、勒索我財物的入侵者開打。”
“但她沒說要跟誰打,並沒有具體指明開戰對象。”
“現在一些電視劇中演繹成慈禧指名道姓對十一國宣戰,這其實是虛構的情節。”
“第二,所謂的宣戰詔,並非正式公文。”
“清朝的正式宣戰詔書裡麵一定會有類似布告天下的字樣,比如光緒在甲午年頒布的宣戰詔書中就有,但慈禧在庚子年頒布的宣戰詔中並沒有相關內容。”
“結合慈禧也沒有具體指名宣戰對象,不難發現,庚子宣戰諭旨其實隻是內部通知。”
“慈禧通知地方督撫,洋鬼子打到家門口了,朝廷決心迎戰,你們都來幫忙。”
“由於隻是內部通知,所以慈禧當時也沒有將宣戰詔遞交給各國公使。”
“也就是說,清政府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各國正式宣戰。”
“各國也沒有對清政府宣戰,雙方是一種戰而不宣的狀態。”
“第三,由於郵電係統混亂,地方督撫當時收到了前後不一致的詔書。”
“義和團運動最興盛的時期,拆鐵道、拔線杆,把北京對外聯絡的電線杆子都給拔了。”
“這導致朝廷的詔書無法通過北京的電報局下發,隻能先用六百裡加急送到河北保定,再經由保定電報局轉發給各地。”
“路上耽誤再加上辦事效率低下,等到詔書下發到地方督撫手上時,已經是幾天後了。”
“而讓督撫們感到非常無語的是,就在收到宣戰詔的同時,他們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電報。”
“頭腦發熱的勁頭過去後,慈禧又冷靜了下來。”
“畢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載漪那樣為了圖私利泄私憤,也不能像義和團那般狂熱而不計後果。”
“於是慈禧便給督撫追加旨意,讓他們保護使館,伺機行事,保守疆土。”
李世民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身為晚晴的統治者,實在是愚蠢至極。
他不禁微微搖頭,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清國的末日。
看得出來,大清國的局勢之所以一步一步惡化,以至於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全都是慈禧這個妖後一手導致的。
要是沒有慈禧禍國殃民,說不定大清國不會落到這般田地,老百姓也不會遭受恥辱。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仿佛已經看到大清國在慈禧手上走向滅亡。
原本大清的實力就弱小,遠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
現在又在雙方交戰的時候朝令夕改,發布大相徑庭的詔令,隻能讓大清敗得更快。
不知道為什麼,他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大清國很可能會亡於這場戰爭。
畢竟要是對付義和團的話,還不至於八國聯軍一起出動。
以他對西方列強貪婪成性的了解,八國聯軍發動的這次戰爭很可能不僅僅隻是為了消滅義和團,主要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為了瓜分大清國。
“看到大相徑庭的兩封電報,督撫們陷入混亂。”
“一會說要打,一會說要自保,一會說要滅了洋人,一會又要求保護使館。”
“在這種情況下,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奎、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堂、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不約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種選擇。”
“既然朝廷讓我們保護使館,伺機行事,保守疆土,那我們就以這道聖旨為準。”
“至於宣戰詔,那是亂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