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愛與非攻,顯然不會被各朝各代的統治者接受。
而也正是這個原因,墨家在墨子死後就漸漸沒落了,直至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在遙遠的先秦時代,君王貴族等級森嚴。”
“所有平民都想成為士人,所有的士人都想成為貴族,就連孔子這樣的落魄貴族整日還保留著對貴族的向往。”
“但墨子不同,他以底層平民自居,不求顯貴。”
“整日節衣縮食,粗茶淡飯,步履草鞋。”
“整日埋頭苦乾,以萬民之利而奔波。”
“像墨子這樣的先秦思想家,其實是最難得的。”
“或許,墨子的這種思想太過超前,導致他曲高和寡。”
“生前的偉大,掩蓋不了墨子死後的寂寞。”
“墨家不僅僅是一個學派,還是一個神秘的組織。”
“他們不僅有自己的學說,還有一幫忠實的信徒,從而形成一個神秘的防禦武裝。”
“約在公元前445年,魯班幫楚國造雲梯,打算攻打宋國。”
“墨子聽聞後,一方麵徒步十天十夜趕往楚國,另一方麵讓自己的徒弟手持自己的防守器械在宋國城牆上布防。”
“最終軟硬兼施,避免了這場戰爭。”
“這個故事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墨守成規,最早就是指墨子很會守城的意思。”
“除了工程技術,墨子在基礎物理學上也有研究。”
“比如墨子認為,一個東西之所以能夠動起來,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
“墨子還認為,一個物體在受力的時候,也會產生反作用力。”
“除了力學,墨子還對光學,聲學,乃至數學等多個領域均有研究。”
“墨家的內部結構十分嚴密,他們的領袖叫做矩子,而且是終身製。”
“墨家弟子以興萬民之利為原則,堅決執行矩子的命令。”
“縱使前麵是刀山火海,也不後退半步。”
“墨子的很多哲學理念,放到今天,同樣很先進。”
“墨子的許多精神品質,放到今天,也同樣高尚。”
“墨家學派見義勇為,急人所難的精神是值得弘揚的。”
“墨家學派勤儉節約,埋頭苦乾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墨家學派言行一致,不說空話的精神是社會所需的。”
“墨家學派赤子之心,一切為民的精神是萬世不朽的。”
“墨子和他的墨家學派如此偉大,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卻集體消失了。”
嬴政:如果說是楚惠王屈服於墨子,不如說是屈服於一個新的學派。
在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
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準備攻城之用。
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
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都城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
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不要攻打宋國,這就是墨子救宋的由來。
這個故事又衍化出一個成語,墨守成規。
墨子勸阻楚王伐宋,楚王終於同意了。
但是他們都舍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
墨子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為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彆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
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
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儘,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自己有辦法對付墨子,但是不說。
墨子說知道魯班要怎樣對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說。
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
墨子說魯班是想殺害自己,以為殺了自己,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
魯班哪裡知道墨子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楚國去進攻。
楚王眼看沒有把握取勝,便決定不攻打宋國了。
墨子用他超人的智慧征服了魯班和楚惠王,楚惠王在智者麵前放棄了征服宋國的想法。
墨守成規的故事,是墨子將兼愛、非攻思想付諸行動的經典案例。
“有四大原因,導致了墨家的絕跡。”
“第一,為民不為君。”
“墨家主張平等與博愛,以保護百姓為己任。”
“說白了,墨家本質上是為了百姓,並不是為了統治者。”
“這種為民不為君的學說,在封建社會很難存活。”
“第二,曲高和寡,墨子的思想實在太過超前。”
“在很長一段時間,墨子的弟子隻能領悟到基本層麵,導致到了後期無法深度傳承和開發。”
“縱觀墨家代表人物,除了墨子,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這也是墨家衰落的原因之一。”
“第三,組織的可怕之處。”
“墨家不僅僅是一個學派,他還有一個非常強悍的武裝組織。”
“這些墨家子弟以領袖的命令是從,在戰亂年代,他們有市場。”
“但到了天下一統後,這種組織對統治者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墨家必然遭到打壓。”
“第四,精神要求太高。”
“墨家學派要求弟子嚴以律己,衣如囚,食如丐,剛興起時或許能吸引許多人。”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理想主義的光芒退去,許多弟子被物欲橫流所引誘,傳承人則越來越少。”
“不是墨子要求太高,而是社會發展沒有到那一步,墨子太超前了。”
“第五,競爭對手的侵蝕。”
“在先秦時期,墨家思想特立獨行,和儒家、法家格格不入。”
“因此,無論是以法家治國的秦國,還是獨尊儒術的漢朝,墨家勢必遭到排擠。”
“尤其在漢武帝之後,儒家被確定為天下正統。”
“外儒內法成為統治者普遍采用的工具,墨家這個老對手就更沒有生存空間了。”
劉徹:墨家的思想主張並不能被各朝的帝王接納,最終銷聲匿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墨家與儒家在思想上的分歧,就注定了墨家走不長遠。
首先一個,就是天命。
比起儒家的相關思想來,墨家主張非命。
即不相信命運,富貴與貧賤更不是上天注定。
門第貴族組成的秩序,就此被非命打的粉碎。
而從非命引申開來的,就是墨子的尚賢主張。
所謂統治者,應當由老百姓來選擇他們心目中的賢。
甚至哪怕是手工業者與農民,隻要有才能,就應當被推舉。
而更顛覆的是,尚賢就連統治者也沒有放過。
所謂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墨子看來,也可以由老百姓來選擇。
各級官員可以尚賢,天子也可以尚賢。
這新穎的主張,儼然挑戰著當時的等級製度,被君王打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比起這一類顛覆理念的政治主張,墨子與儒家更對立的,還有三表法的哲學理念。
在認識事物的問題上,墨子提出了三表觀念。
即曆史經驗,所見所聞,國家百姓利益。
任何一件事物,都要以這樣的標準來考評。
諸子百家種種政治主張,麵對這三表,自然針尖對麥芒。
而在墨子的身後,後期的墨家,更把墨子的三表論進一步深化。
在事物的論證上,墨家發展出了推理模式。
也就是通過假設,比喻,推理,類比等方法,獲取事物的真相。
這全新的思維模式,對於後世中華文明的發展來說,都是悄然的助推。
然而,放在當前的時代,這樣的墨家,卻注定不會被他這樣的統治者接受。
比起儒家的理念來,墨家恰恰站在了君王統治的對立麵。
特彆是當大一統的國家政權建立後,獨尊儒術成為了主流,墨家的空間自然也越來越狹窄。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他已經知道了科學的重要性。
對於墨子的思想主張可以棄之不用,但墨子的科學成就卻可以繼承下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