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烽火狼煙此時起。_我相親超有經驗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我相親超有經驗的 > 第252章:烽火狼煙此時起。

第252章:烽火狼煙此時起。(1 / 2)

我相親超有經驗的!

想了想,陳遙又問“那還有最後一路……是什麼情況?”

最後這一路肯定不會是王黃之流,因為聽梁大哥的意思,這一路反賊還沒起事,便被當地官府無情鎮壓,舉旗者連同其家屬更被一一正法。

這群賊人入夜時分舉旗,三更便遭鎮壓,縣令指揮誅殺其族係更是從三更直殺到天明還未停歇,所派斥候趕至此地之時,被斬下的頭顱都已是在用牛車搬運。

……聽梁大哥這麼一說,這家夥更不可能是王仙芝了。

奇怪。

這情況非常奇怪。

聽梁大哥侃侃說完,陳遙心中愈發覺得事有蹊蹺,若此間出現的,是王黃之流那還好說,陳遙可能會覺得自己猜得不錯,時機正好;

但王仙芝沒出現,反倒出現了三四個亂七八糟的角色……這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也難怪,畢竟這幾路反賊都是薛崇瑞的手筆。

想了想,陳遙又問,“梁大哥,長恒方向的斥候如何說?”

“長恒?”

梁晃聞言一愣,略一沉思,當即搖頭道“長恒方向所派斥候當下還未回報,怎麼了老弟?莫非你覺得長恒縣內……”

陳遙搖搖頭,不置可否,昨日若不是擔心梁大哥起疑,他也不至於在地圖上圈出那麼多莫須有的地界,雖說苦了那些斥候將士,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然而沒想到,重點標注的長恒沒出事,其餘幾處卻是狼煙四起?

“陳老弟,現下當如何?依大哥的意思,作為天平守軍,自當是出兵增援匡城。”

梁晃沒陳遙那麼多心思,將事態悉數告之完畢,當即便準備調撥兵馬,直取匡城。那地方離濮州不遠,更何況那義成節度使李種也非貪生怕死之輩。

正所謂同食大唐俸祿,又秉承英雄惜英雄之念,梁晃覺得,當是派兵增援,切不可延誤。

陳遙點頭,但對此卻不是很上心,他告訴梁大哥

“匡城一役濮州自是要出兵增援,但依小弟之見,此番增援隻可調撥五千兵馬,而且領兵之人還需另選。”

“為何?”

梁晃聞言很是詫異,匡城告急,城中反賊總數當在萬餘,又有城牆作防,城外百裡那隊匪寇也在千餘眾,若非天平軍全軍出動,隻怕是難以扭轉戰局,搞不好還會得不償失,稍有差池便有可能通通葬身匡城外。

“承匡為小城,規模不大,那牙將既然敢舉兵嘩變,自然是有恃無恐。然此人鼠目寸光,占城不出也可見膽識不足,當下城中尚有糧草,他還能做困獸之鬥,再多幾日,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見梁大哥不解,陳遙便蹙著眉頭做了些簡單的分析,梁晃兵家出身,聽陳遙這麼一說,當即拍著大腿反應過來。

“老弟的意思是……這五千兵馬,從濮州出發,不去匡城,而是直接自後吃掉那一隊山匪?”

“不錯。”

陳遙點頭“這一路山匪隻有千餘人,雖人人悍勇,卻無險可守,無憑可依,裝備不如我軍精良,配置更是一塌糊塗,更何況他們才曆一戰,還押運著官家糧草。”

“如此一來,隻要將這隊匪寇斬殺於半路,那麼匡城之危便可緩解。”

“正是如此。隻要將這隊匪寇儘數誅殺,將他們所運糧草送到城外義成軍中,爾後告知那李大人,圍城不攻即可,數日之內,當城內糧草斷絕之時,反賊可平。”

“陳老弟果然腹有韜略,胸藏溝壑!”

“大哥謬讚了。對了,這五千兵馬當以騎兵打頭陣,官道暢通無阻,正是騎兵發揮作用的最佳時刻。另外,梁大哥,三日之內還需大哥將長恒一帶的斥候召回,小弟有要事求證。”

“得嘞!陳老弟你放心,這些事交給大哥便是!”

望著梁晃策馬而回,陳遙站在院門前再次陷入沉思,當下諸事的發展走向與自己前世所熟知的曆史越來越遠,真不知道最後會便成什麼樣。

想是這麼想,但其實……陳遙的顧慮很快便被打消,到底此三路隻是薛崇瑞暗地裡扶持所成,翻不起什麼浪花,也成不了什麼大事,倒是三日之後,始終讓陳遙在意的長恒方向,終是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大消息。

一夥私鹽販子自長恒縣揭竿而起,發出反唐檄文,憤怒聲討朝廷種種罪行,不僅指出其“吏貪遝,賦重,賞罰不平”等種種弊端,為首之人更是自立名號為“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

此人正是王仙芝。

而之所以濮州方麵沒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後來從梁大哥那裡得知,當時派往長恒的幾名斥候都死在了王仙芝手裡,待消息傳開,王仙芝等人已是集結三千餘人,祭告上天,發出檄文,統領長恒一帶,儼然已是形成了義軍的規模。

梁大哥當時是帶著所謂的討賊檄文過來的,陳遙得知此事,心裡一塊大石總算是落定,看來當前位麵曆史的基本走向與自己所想相差無多,隻要王仙芝露頭便好,就怕他一直隱於暗處,最後以另一種方式出現。

在陳遙的印象裡,唐朝末年這批起義軍頭目……非要說的話,也就黃巢可以看看。

畢竟這人家底殷實,文武雙全,不僅參加過科舉考試,更有幾篇佳作流傳於世,所以若是黃巢書寫反唐檄文倒還好說,但這王仙芝……

隨意瞟了幾眼長恒檄文,陳遙反倒被其吸引,細細琢磨起來。

王仙芝這篇檄文言簡意賅,寫得極為犀利,其中更羅列出了當下世道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謂之“八苦五去”。

八苦為官吏苛刻、私債征奪、賦稅繁多、所有乞斂、替逃人差科、凍無衣饑無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病不得醫,死不得葬。

五去為勢力侵奪、奸吏隱欺、破丁作兵、降人為客、避役出家。

除這八苦五去,王仙芝還在檄文中提到——

“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之破矣,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流竄於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如此,不如順天應道,天補平均!”

檄文寫得是真好,隱隱有仙家筆墨,這一點倒是讓陳遙略為意外,若不是穿越地點不對,說不定陳遙自己都會受其感召,加入王仙芝這天補平均的隊伍,與一眾兄弟們共謀大業。

可惜現下已是沒有這種可能,王仙芝寫得再漂亮都沒用,隻要他心裡還存有攻克濮州城的念想,陳遙便不能對其坐視不理。

“如老弟所言,匡城、以裡鄉,以及滑州官道三路賊寇都已平定,當下李大人正調集兵馬趕往長恒,估計這一路賊寇也鬨騰不了多久。”

將消息帶到,梁大哥心情卻是極好,在他看來,這一路賊寇與上四路也無不同,隻要稍加調度,分分鐘也教他們悉數伏法。

但陳遙的話卻是如同一盆涼水,當頭澆下。

“梁大哥,即日起整頓軍務。四萬守軍,悉數入城,架箭樓,起滾木,調配百鳳弩,搭建留客住,人人當以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

“什麼?”

梁晃沒太聽懂,還未及細問,陳遙又道“城中百姓,凡身強力壯者,也當發放軍備,與官軍共守之。”

“城中百姓如何共守?軍備向來緊張,並無餘存啊?”

“那便斬木為杆,礪石為刃,集羽為箭,剝筋為弦,逐成箭矛,習其體術,以禦反賊,護此州城。”

見陳遙說得嚴重,梁晃當下也不敢怠慢,忙問起這番計策都是為何,為何這長恒一役會令陳老弟如此在意。

陳遙歎氣搖頭,緩緩言道

“此人以販賣私鹽為生,又能隱忍不發,撰寫檄文,昭告天下,如此一來,軍備膽識皆在上乘。又殺縣官,開倉糧,屠斥候,心機更是深不可測,說不好軍中還有仙家高人助陣。梁大哥你莫非忘了,之前四路反賊之中,皆不見那火禦真人之蹤跡?”

聽陳遙這麼一說,梁晃方有所醒悟,當即一拍腦門,慘然道,“老弟的意思!莫不是那血獄魔頭……”

“恐怕便是如此。”



最新小说: 你的真名已經被我識破了 誰說戰力天花板,就不能戀愛腦了 圖騰誓約 無名之垢 快穿之老公你的功德借我一用 我跳個舞,竟成為了全世界團寵 神相風水師 你入夢來 神獸物語之九重天邊 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