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嘩啦嘩啦…”
看到由遠及近的連天水幕,狄阡和墨穎然多少有點連滾帶爬地躲進帳篷屋。
壞消息是雨下得跟潑水似的,錢江市的台風天也鮮有這種程度的降水。
好消息是沒有台風雨必備的狂風,而且閃電和雷聲也沒有想象中的炸裂,狄阡討厭的那種電影熒幕上典型的「末日景觀」並沒有在現實中上演。
當然,僅僅是今天沒有上演。
天色沒有陰沉到可怕,透過棕櫚葉的縫隙,可以看到海天之間的雨幕隨著風蕩起陣陣「漣漪」,畫出一道道介於寫實派和印象派之間的波紋。
就像狄阡總是感覺自己在現實和幻想中徘徊一樣。
“然然,你說這麼大的雨,就算救援隊來到附近,也沒辦法找到我們吧。”適應了暴雨後,雨點打在棕櫚葉上的動靜變成白噪音,狄阡聽得有些出神。
“這種天氣,直升機可不敢起飛。”墨穎然坐在帳篷屋的門邊捏著陶碗,黏土乾燥了就伸手出去接兩滴雨水。
整整四層棕櫚葉的遮蓋,防雨效果真沒得說。
“隻希望如果救援隊的船經過這個島能上來仔細看看,至少繞著島轉一圈。”狄阡也抓了把黏土開始捏起來,眼睛卻一直瞟向外麵。
海灘上的兩處「s」標記,她每天趕海的時候都會檢查一下,如果有損壞就趕緊補好,確保救援經過時能一眼認出。
之前拿椰子殼擺的部分,疑似被螃蟹搬走,之後就全換成深色石塊了。
下雨為數不多的好處就是可以接一些淡水,正好再泡一道木薯,最早泡下的那幾個滿打滿算泡了五天五夜,可以開吃了。
是直接蒸熟吃好呢,還是做成薯粉,或者乾脆做成西米吃好呢?
雖說最早的西米真是從西米棕櫚的木質部裡提取的;但在後工業化時代,市場上的所謂「西米」,絕大多數都是以木薯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好在味道和營養價值差不多,所以就不計較了。
“說起來,上一次這麼認真地聽雨聲,還是在然然家裡?”狄阡忍不住回憶。
墨穎然在濱海區的住所,名字就叫「聞雨閣」,是行家設計、匠心建造的聽雨聲好去處。
隨著不同季節的植物生長,雨聲也是四季分明。
盛夏的「聞雨閣」,雨聲多是荷葉演奏的,大珠小珠落碧葉,清脆躍動,率真颯爽。
閉上眼睛,一幅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我超,好刺眼的光頭。
“等回去了,多來「聞雨閣」坐坐吧。”墨穎然低頭淺笑,不知道是在對身邊的人還是在對其他人如此邀請。
「聞雨閣」不止有每周訓練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還回得去嗎?連墨穎然自己也不確定。
…
似乎隻是「預警」性質的,這場雨才下了半個小時就匆匆結束,很快就雨過天晴了。
午後的陣雨並沒有帶來一絲清涼,反而在陽光的蒸發作用下格外悶熱,正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
不過狄阡沒所謂,再毒辣的午後豔陽也阻止不了她趕海的步伐。
雖說真相是陽光沒法對她造成傷害了。
忍不住對「體質」加到10點開始期待,以至於她看著係統頁麵的『可用屬性點3』,有些蠢蠢欲動。
囤著的屬性點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隻有加到特定項目上之後才是自己的。
“算了,還是給「敏捷」留著吧。人在荒島,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後,狄阡甩甩腦袋走向海邊。
不出所料,「s」標記被雨水衝刷得麵目全非,花了幾分鐘時間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