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兩艘三桅帆船的桅杆上卻赫然懸掛著幾麵黃龍旗,明顯是屬於齊國籍商船。按理說,威尼斯海軍不應該襲擊第三方的船隻,因為,此舉很可能會引發與齊國之間的衝突。
但威尼斯人偏偏就做了這種事!
其實,早在四五十年前,隨著齊國政治和商業勢力滲透至地中海地區,便不可避免地與威尼斯人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眾所周知,威尼斯最主要的外部威脅來自奧斯曼,自1453年奧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後,便同威尼斯進行了延續二百餘年的海戰。在奧斯曼人持續打擊下,威尼斯在巴爾乾和地中海的殖民領地幾乎喪失殆儘。
而位於大洋深處的齊國迅速崛起後,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它竟然就跟奧斯曼人勾勾搭搭起來,並借助他們的影響力,一頭闖入地中海。
要說齊國在財政上和軍事上不遺餘力地支持奧斯曼帝國,那倒也罷了,無非就是給威尼斯共和國增加一點軍事壓力,但有奧地利人等一眾天主教夥伴在旁支應下,倒也能勉強應付奧斯曼帝國一次又一次的軍事進攻。
可是,齊國人在傾力支援奧斯曼帝國之餘,他們還憑借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和迅速織就的商業網絡,不斷擠壓威尼斯人的商業勢力,蠶食他們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利益。
要知道,威尼斯本身就不以工業生產賴以存身,所從事的都是轉手貿易,主要是將東方的胡椒、肉桂、丁香、蔗糖、寶石、絲織品等運往西歐各地高價出售,其貿易總額每年達數十萬杜卡特。再加上威尼斯獨有的玻璃製造技術,更是讓他們賺取海量的財富,數錢數到手抽筋。
正因為國家富庶,財力充沛,小小的威尼斯才能力抗龐大的奧斯曼帝國兩百餘年,而始終屹立不倒。
可如今,那些賺錢的東方商品都控製在齊國商人手裡,以洶湧的貿易量和遍布的商業網絡將威尼斯商人打得體無完膚。曾經倚為暴利的玻璃產業,更是讓齊國人做成了“大路貨”,讓無數的威尼斯玻璃工場和手工業者破產。
如此一來,威尼斯共和國的財政立時陷入困境當中,在軍事投入方麵也有些力不從心。要不然,也不至於在近幾十年來,被奧斯曼人接連暴揍,陸續丟掉了莫登、科倫、納瓦裡諾,摩裡亞今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及附近所有島嶼。
奪人生意,如殺人父母!更不要說,齊國人的“資敵行為”和經濟擴張已經嚴重威脅到威尼斯的生死存亡了。
不過,囿於一直麵臨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壓力,威尼斯人一直隱忍不發,但也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籍以報複齊國。
半年前,英格蘭就不斷派使者遊說威尼斯人,要他們在即將爆發的英齊戰爭中,能站在他們一邊。當然,英格蘭人也不期望威尼斯日益衰敗的海軍能開出地中海,與英格皇家海軍聯合共擊齊國海軍。
英格蘭人建議威尼斯人,一旦英齊戰爭爆發,齊國海軍主力艦隊被英格蘭海軍牽製住後,可以調集大量海軍艦船在愛琴海以及奧斯曼沿海地區,攔截和襲擊齊國商船。一者,可以打擊齊國的地中海貿易,稍稍扭轉一下威尼斯商人的頹勢;二者,可切斷奧斯曼帝國從埃及等北非地區獲取物資輸入的通道,為哈布斯堡王朝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眾所周知,奧斯曼帝國海軍在勒班托海戰之後,便就此衰落凋零,已無法完全掌控地中海製海權,僅能維持沿海地區的防衛,麵對威尼斯海軍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隻能龜縮於港口,依托岸防火炮的掩護,抵擋他們的進攻。
因而,奧斯曼人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將大量的地中海運輸工作交給外國人。先是法國人,後來是荷蘭人、英格蘭人,以及部分阿拉伯人。待齊國人來了之後,憑借雙方“如膠似漆”的密切關係,奧斯曼帝國又將地中海往來的商品和人員運輸業務又交給了齊國人。
在短短不到五十年時間,齊國商船幾乎壟斷了奧斯曼帝國六成以上的海上運輸量,地中海上到處都遊曳著懸掛黃龍旗的齊國商船。讓威尼斯人看了,不由嫉妒得發狂。
因而,對於英格蘭人的建議,威尼斯是頗為意動。待戰爭爆發後,齊國部署在地中海地區的五六艘戰艦相繼駛往摩洛哥,頓時使得眾多齊國商船失去了武力庇護,宛如待宰的肥羊。
於是,威尼斯海軍從七月起,便開始頻繁攔截和襲擊途徑愛琴海的齊國商船,並收獲頗豐,先後捕獲了四艘滿載貨物的齊國商船。
加萊塞戰艦的戰術簡單又有效,在迅速拉近目標獵物的距離後,率先用強大的火力打擊敵船,恐嚇和削弱敵人,而後甚至可以再利用碩大的金屬撞角衝撞對手船身。如果這兩種打擊手段都不奏效,還可以極力靠近敵船,與其接舷,派出船上搭載的大量武裝人員登上敵艦用刀劍火槍給予敵人最後一擊。
那兩艘三桅帆船為了減輕船身重量,開始不斷將船上的貨物拋棄到海裡,以期擺脫威尼斯人的追擊。可能是學了荷蘭商船的樣子,許多齊國的商船上不僅配置的火炮數量很少一般不超過十二門),而且水手也不多,僅能對那些武力孱弱、船隻單薄的海盜船稍稍有些抵抗力。
但要麵對武備強大的威尼斯海軍戰艦,怕是就不夠看了。何況,對方的數量還占據絕對優勢,若不能迅速擺脫追擊,及時避入奧斯曼沿海港口,那後果必然是凶多吉少。
儘管窮儘各種手段,並且還采取了分頭逃跑的策略,但經過大半天的追擊,威尼斯人最終還是成功捕獲了一艘齊國商船,看著滿滿一船的棉布、穀物、鋼條,還有大量的工業製成品、軍械物資,威尼斯人爆發出熱烈地歡呼聲。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