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的緊張也緩解了不少。
“在這個工匠學校裡,主要就是一些空閒的工匠對孩童們進行教導,提前讓他們熟悉日後會接觸到的工作。”
“並且會進一步的提高他們的識字率,在這樣的學校裡麵,這些輪流教授課業的工匠們還會將自己的獨門秘訣教授給這些孩童。”
“這些措施有利於大明的工匠技藝再上一層樓!”
“這樣的學校不僅隻是開放給孩童,還會開放給部分不識字的工匠,提高他們的識字率。”。
“這是睿王殿下特意交代給我的,現在諸多新興事物出現離不開睿王殿下的圖紙。”
“很多工匠因為沒有士子,根本看不懂睿王圖紙上所繪製的內容,這才專門弄了這樣一個工匠學校來滿足睿王殿下的諸多需要。”
聽到金忠這樣一個邏輯自洽,有理有據,挑不出半點毛病的言辭,站在一旁的士子雖然滿臉的憤怒。
但短時間之內還是想不到一個可以反駁金忠的理由。
不過,畢竟這件事情是宋濂在推波助瀾,早在敲響登聞鼓之前,宋濂就已經專門的對楊遠誌進行了交代。
對可能出現的諸多情況同他進行了一一分析,保證他不會自亂陣腳。
這種情況雖然宋濂並沒有意識到,不過他們也是做過相應的預案。
楊遠誌一拱手說道
“陛下,看來這樣的工匠學校雖然聽起來跟私塾有諸多的不同,可是實際上同私塾並無兩樣。”
“隻不過是其中所教學的內容不同罷了。”
“這才是臣等最關心的內容,不管他們如何學習,工匠隻要是在課堂當中學習,那就一定要去接觸古代聖人的言論。”
“讓他們知曉古代聖人對待萬物的看法,才能讓他們在日後明事理。”
“臣等剛才也是聽到了對於這工匠學校的解釋,但臣還是固執的認為這工匠學校不能就這樣放任不管。”
“而是要派出大儒對工匠學校所教授的內容進行監管,去派出足夠優秀的老師去傳授這些孩童們基礎的道理!”
宋濂給出的對策就是退而求其次,不主張一口氣的將工匠學校給除名……
畢竟工匠學校的出現一定是有它出現的理由。
他們如果是直接提議廢除工匠學校的話,以睿王殿下的才情,絕對是會想到解決的辦法。
那乾脆就讓工匠學校繼續開辦,他們派出大儒對工匠學校進行監管並且去教授知識。
這樣一來,他們所擔心的事情便會被無形中的解決掉,而且這件事也會去賣朱高熾一個麵子。
宋濂的本意並不是想要發生衝突,但在他們謀劃的時候突然得知朱元璋51有意讓他們敲響登門鼓。
這才是臨時更改了他們的計劃。
現在事到臨頭,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已經是當下最好的方式了。
朱高熾即便是提前想出了對策,對這樣折中的方案,多半也會同意。
宋濂對此信心滿滿。
他已經算到了所有的情況,事情的發展方向也會按照他的方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