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在1643!
經過林家嘉的鼓動,文會的招商會在三橋街令德書院召開,在此前經馬生,丁三公子私下聯絡晉商大戶,把林家嘉的設想轉述而出,這些商家一聽也感新奇,花銀不多,幾十兩銀就能揚名,參於“文會”中去,全是一口應承下來,在這裡就要說一說明代又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重農輕商觀念,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末等,商人的地位低下,俗話說“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就是說如果有哪家女子想嫁入商家,都會收到來自父母親人的忠告,那樣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商人常外出經商,一年裡隻有幾日在家,十年裡有九年在外,正所謂“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所以商人對文人很是敬重,文人辦個書社,文院、詩會、文會很是看重,往往會有大商賈出資,其目的能得到文人得看重。
正因為這樣,今年的文會大家都可以參於其中,連小商戶也能加入文會中,前來招商會的商戶就多了許多,熱鬨非凡,加上花樣百出的幾個買斷權,還有可選餘地,馬上就熱鬨起來。
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這個明清時期中國最大的商人群體,他們在大明與後金對峙期間,源源不斷的將大明朝的糧食、鹽鐵、火藥走私到後金,而這些都是大明律例嚴禁與後金貿易的違禁品,晉商幾乎掏空了大明。一邊是大明將士缺糧少衣,發不出軍餉,一邊是山西晉商將中原緊缺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東北,甚至直接捐贈白銀給後金作為軍餉。大清建立後多爾袞當麵向晉商致謝,以範永鬥為代表的八大山西商人成為大清的皇商,可以說山西商人的發家是靠著出賣大明的利益起來的。
其實不然,在明末亂世每個大臣都在打自己的算盤和後路,沒有一人關心大明的存亡。這能怪晉商嗎?明朝的滅亡要說是晉商的作用,還不如說自身體製出了很大的問題,高居廟堂上的一眾大明官員,心中沒有大明,還要在商人身上撈好處,能怪商人嗎?
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要說這裡麵沒有朝廷官員參於其中,打死也不信,黎城在建立營地初期,為何選在一個四麵環山,進出不便的黎城縣,考慮到了晉商的強大,如果在發展期跟八大晉商硬拚的話,得不償失,等於跟整個山西商人為敵,而黎城必定要走經商這條路的,目前太原走廊人口最豐,當黎城勢力進駐平遙、祁縣後,也不得不直麵晉商的圍攻,好在黎城有自己的工業品產出,衝突不是那麼尖銳,特彆是成立中央銀行,直到目前,人民幣的發行直限於轄區內部政府人員的工資發放,就因為晉商的票號太強大,隻能慢慢變革。
為了不跟晉商起直接衝突,委員會在進駐黎城起就商定一套規範,止步武安、邯鄲。原因就是石家莊是晉商對外輸出的集散地,向北就是大同、往返關內外張家口,所以這些地方不摻合,目前太原雖然被黎城控製,而在祁縣關防沒有撤,對太原隻是扶植一個三人組“偽政權”,對晉商的利益沒有侵害,反而晉商依賴黎城商品,所以在辛安泉鎮紛紛設立分號。黎城的商品通過這些晉商流入到石家莊、殺虎口、張家口分散各地。
當初就因為晉商的胃口很大,黎城不得不扶植一批小商號,優先供應緊俏商品,像餘有發、費自玉、張和興、趙清之等等,人民幣的公開發行,等於把晉商的票號生意直接拍死,而黎城也沒有掌控全國,隻能在自家地盤上經營,為了防止被商人做空,所以還不能公開發行。在黎城目前就有八大晉商營造的會館達五個,山西會館、山陝會館、山陝甘會館、秦晉會館、潞澤會館,票行七處。
晉商的強大,在於流通,目前黎城商品流通大部被晉商掌控,以河南南陽賒旗鎮山陝會館為例來說,這裡在明代尚是裕州(方城縣)興隆店,也就是一個過路小店。在明代的河南地圖上還無“賒旗店”。在現今的河南圖幅上,才標出賒旗店。也就是從清入關開始,賒旗鎮才有所發展。原來賒旗店地處漢水交流的唐河上遊,潘、趙二水環繞如帶,由鎮東北與西南流過,後二水合流,向南入唐河,唐河繼續南流入湖北襄陽(襄樊),最終彙入漢水,直通漢口,而北經萬城、平頂山,可直達洛陽、開封,越過黃河浮橋就是黎城地界,於是賒旗店逐漸成為一個四通八達的水陸要衝,為兩湖、江西、福建、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陝西九省通衢,也是北京通往雲貴驛道的中間站,於是山陝等省商人紛紛到此建房設店,流寓定居,使賒旗舟楫車馬,熱鬨非凡。糧食、棉花、食鹽、布匹、煤炭、竹木、茶葉、桐油、生漆、藥材、曲酒等各種物資彙集此鎮貿易、儲存、轉運,形成一個物資貿易中心。
在後世的電視劇《喬家大院》很著名,可是此時在山西,喬家還沒有發跡,而平陽府臨汾市的亢家漸漸暴富,成為此時一大晉商,當家亢嗣鼎在後世的發家傳說中描繪得十分傳奇,亢家的起家與李自成的遺藏有關,史書上記載,李自成曾在京城搜刮了大批金銀,他命令匠人將金銀熔煉成金餅銀餅,用牲口一路馱回西安。有些真實性難辨的史料中,曾記載李自成由於在逃亡路上無法繼續攜帶這些財產,所以,把這些金餅銀餅都藏在亢家後院裡,最終,使得亢氏無端發了一筆大財,就此開設票號。關於李自成遺藏的另一個版本,則是李自成在逃亡路上掩埋了財產,後來,被晉商孫家的發家人孫高山無意間發現,借此起家。在這些流傳下來的傳說中,雖然,李自成遺藏的具體地點和取得寶藏的人各不相同,但是,這些財產被遺落在山西地區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這些傳說都不可信。
有人說亢嗣鼎吝嗇驕橫,慳各貪婪,為富不仁,其實這些全是仇富而起,亢家的暴富跟黎城有關,原本的曆史亢家在平陽府就是一個大地主,幾乎把臨汾周邊上萬頃土地全是亢家的,黎城接管臨汾後,首先就是土地改革,為了讓亢家減少土地,就用運城鹽做交換,讓亢家專賣,由於黎城精鹽品質很高,幾年下來積累了大量財富而發達。亢嗣鼎又有經營頭腦,分彆在揚州經營起了鹽業生意。嘗到了好處的亢嗣鼎就想著要跟黎城聯姻,把小妹亢玉嬌嫁給黎城“首長。”經多方打聽後,相中了還未婚配的林家嘉,後又打聽到了林家嘉在太原,就帶著妹子趕來了,正好趕上了文會招商會,毫不猶豫出手買下“冠名權”。
亢嗣鼎為何那麼有信心把小妹嫁給林家嘉,亢玉嬌年芳二十一,再不出嫁對亢家來說,臉麵上很不光彩,亢玉嬌一直生活在揚州,清廷入關時,為避兵禍回到山西,亢玉嬌是個很有主見的女強人,在亢家的生意上主政一方,管理著亢家票行,當鋪,連年的忙碌把婚事給耽誤了,曾一時想招婿,亢玉嬌風華絕色,見到過的人無不會發出一聲哇塞,亢玉嬌的美在淡雅中露出一種超塵脫俗的氣韻,配上聰明伶俐自幼好學,為亢家在生意場上謀劃發家起到了關鍵作用。自身條件好,一般人還真看不上,直到平陽府被黎城接管後,跟黎城有了交集,亢嗣鼎做生意很拚,亢家的富裕不是一般人想像的暴富,而是拚出來的,有點錢就買地種糧食,建房,1636年因連年乾旱、兵災、瘟疫,蟲災,糧價大漲。當時明駐守寧夏(寧夏銀川)士兵,因兵餉無措,發生兵變。饑兵群起圍攻官署。巡撫右僉都禦史王楫因不能措餉,饑兵索餉無著,乃鼓噪而殺之。兵備副使丁啟睿率軍鎮壓,籌措糧餉,亢家從中賺的盆滿缽滿,此後愈發不可收,票行、當鋪開遍湖南、河北、河北、山東、江蘇、廣東。1650年後,隨著平陽府亢家的土地減少,原本的糧食買賣改成了茶葉、精鹽、鐵器。
目前亢家想要最發展,隻能在黎城的管製下,雖然亢嗣鼎把大部分生意轉到清廷占領區,可是對黎城源源不斷的工業品很是眼紅,以前亢家販運糧食是主要經營業務,做的也是傳統的商品,如要有所突破,就需要有黎城這條路才行,還有江南這片地方,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對亢嗣鼎來說,很是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