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亮在發言,方明華和韓少工兩人坐在一起,竊竊私語。
“喂,明華,我發現張先亮發言有些悲觀啊。”韓少工說道。
“要不,他的題目叫做《九十年代文學是灰色的》?”方明華低聲笑道。
“你認為呢?”
“我總體認可他的說法,不過灰中還是有亮色的。”
“我還是比較樂觀,我認為文學還是很有前途的。”
韓少工這種想法並不奇怪,和張先亮最後半商半文不同,韓少工一直活躍在文壇上,包括後麵辦策劃文人雜誌《天涯》,也沒有離開文學。
輪到方明華發言,他發言的題目叫《私人化寫作流行和暢銷書的興起》
內容很簡潔:
“以新銳作家陳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寫作為代表私人化寫作傾向注意:是藝術風格的核心是寫作方式的獨特性,而不是經驗內容的私人性。
“另外就是暢銷書的盛行,在這裡我先講一下暢銷書的概念。”方明華拿著稿子環顧了下四周繼續說道:
“暢銷書英文叫bestseer,一詞最初起源於美國1895年,美國《讀書人》登載了十九個城市書店中最暢銷的六本書的書名,這被認為是曆史上第一張暢銷書單。暢銷書的特點是符合當時人的閱讀口味.
“像我們省作家陳中時的《白鹿原》、賈平娃的《廢都》,還有餘樺的《活著》,還有王碩的小說等都可以算的是暢銷書,當然我最近寫的也能算上暢銷書。”
說到這裡,方明華加重語氣:“我要著重強調的是,暢銷書不一定都是好書,但也有可能成為名著,這一切都要看的實際價值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
“明華,我插一句,彆的我不敢說,最起碼王碩那幾本小說肯定不會成為名著!”說話的是韓少工。”
方明華微微一笑,沒說什麼。
在人文精神大討論裡,韓少工也是猛批王碩的!
“明華,我們就這個問題是否可以展開討論?譬如,你剛剛出版的那部《解憂雜貨店》將來能否成為名著?”一個男人的聲音從方明華的對麵傳來。
是一位姓劉的作家,年過花甲,叫劉國偉,x省的作協副主席。
方明華曾經讀過他寫的小說,有一種讀浩然的《《豔陽天》和《金光大道》的感覺。
其實,方明華說自己的暢銷書並不是指《解憂雜貨店》。
這本書已經出版幾個月,成績沒法和《天行健》《鋼的琴》這些小說相比,更比不上去年大熱的《人民的名義》
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提高這本書?
似乎有些來者不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