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天王!
《人在囧途》係列,在這十年間成為爆款i。徐崢半路出家當導演,12年賀歲檔憑《泰囧》登頂票房冠軍。
18年度華語片最大贏家《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影片爆紅之前大眾認知度為零。
19年度三大爆款《流浪地球》《哪吒》《少年的你》,皆出自十年前非科班出身的無名之輩,郭帆、餃子、曾國祥。
仿佛狹路相逢時,英雄不再論出處。
第n代導演的劃分逐漸失效。不知不覺間,一輪洗牌已然發生。
諸多類型之中,國產青春片獨占鼇頭,在十年前演繹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
11年的台灣青春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在內地院線票房成績僅有七千多萬,但在當年引發廣泛的關注,街頭巷尾都是《那些年》的主題曲。
13年可謂是國產青春片元年,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破七億,年度排行第三,正式引爆國產青春片創作的井噴期。
從改編i,到墮胎撕逼,接下來幾年的青春片裡你都能看見《致青春》的影子。或者不如說,前者隻是後者的影之分身。
郭敬明的《小時代》係列拉開帷幕,同時點燃的還有全民對於爛片的聲討。《匆匆那年》《梔子花開》《何以笙簫默》《誰的青春不迷茫》《同桌的你》等紮堆上映,一部部猶如批量生產。
共同點是濾鏡清新、演技堪憂、劇情狗血、來錢容易。
盛極而衰,市場逐漸疲軟,16年吳亦凡主演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票房僅有當年的一半,卻已經是當年最賣座的青春片。
19年仍然想吃青春片這口飯的《一生有你》,上映半個多月,也隻以四千多萬票房慘淡收場。
所有猶如一個寓言,青春片曲終人散。
同樣曇花一現過的還有綜藝大電影,看著也很熱鬨,不過花期更短。
綜藝《爸爸去哪兒》大火後,湖南衛視果斷挖掘第一桶金,大電影登陸春節院線,狂收7億多。
大電影不再以電影為本位,更像是一種在電影院播放的綜藝周邊,節目餘熱未消,進一步開掘粉絲的價值。
嗅到金錢的息,緊跟而來的是《奔跑吧兄弟》大電影、《極限挑戰》大電影,甚至《歡樂喜劇人》大電影……
不顧自己的老東家華誼也投資跑男的電影,馮小剛忍不炮轟綜藝大電影這是電影的自殺!
美國綜藝那麼發達,人家也不這麼弄自己的電影。韓國綜藝也很火爆,但是論到把綜藝節目拍成電影,韓國電影公會集體抵製為什麼?
都要保護電影,一部電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掙好多個億,讓投資人心都亂了,他們隻會去搶這種項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電影。
這讓電影人心都涼了,今後還會有人去好好的拍一部電影嗎?
劣幣驅逐良幣,就是從錢太好掙開始的!
這十年,有過熱錢,有過快錢
但不管是青春片還是綜藝大電影,都像是一陣不回頭的風,除了吹散的滿地雞毛,沒有為電影產業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