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興
自從重新回到鎮江堡城外的大營裡以後,黃台吉從李倧以及朝人那裡獲得的那種天命所歸、俾睨天下的成就感,很快就流失殆儘了。
巍峨挺立的鎮江堡城,就像是壓在心頭的一座大山,隻要想起來,他就有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早在耿仲明、孔有德率領他們的重炮隊伍返回之前,黃台吉就已經幾次招來留守的納穆泰、拜音圖、篇古以及恢複了親王爵位伴駕凱旋的濟爾哈朗一起商議奪取鎮江堡城的辦法。
然而這些人給出的法子,跟以前的打法並無二致。
他們眾口一詞,主張等待孔有德和耿仲明帶隊的重炮隊伍返回之後再做計較,沒有一個人讚成在重炮隊伍轟塌城牆之前就開始發起對鎮江堡城的強攻。
就連接替死去的範文程出任內秘書院大學士的鮑承先,也在了解到了之前兩次強攻失敗的情況之後,也站到了納穆泰、拜音圖等人的一邊,力主從長計議。
而當黃台吉私下裡單獨詢問鮑承先的意見之時,這個再度成為內秘書院大學士的鮑承先,更是小心翼翼地勸說黃台吉考慮以退為進。
意思是,黃台吉這個大清皇帝八旗共主,不能久離盛京,脫離全局,鎮江堡雖然重要,但畢竟隻是一個堡城而已。
而且他認為隻要黃台吉抽身離去,楊振本人也不會久留在鎮江堡城之中。
而一旦楊振帶著金海鎮的主力離開鎮江堡城,那麼單憑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實力就足以奪回這個地方了。
鮑承先的這個進言,一開始使黃台吉感到十分惱火。
但是沒過幾天他就再次召見了鮑承先,問鮑承先如果自己真的率領兩黃旗返回盛京了,那麼何以見得楊振一定會離開鎮江堡,而不是趁機繼續北上攻打九連城或者寬奠等地。
對此,鮑承先當然無法給出任何保證。
他為黃台吉的唯一一個如此判斷的理由,就是在黃台吉率領正黃、鑲黃以及鑲藍主力巴牙喇營和阿裡哈超哈營前往漢陽城來回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楊振坐失“良機”,按兵不動。
楊振既沒有尾隨黃台吉親率的兵馬,前去支援打他旗號叛亂的朝人,也沒有趁機出兵攻打城外的清營,妥妥的一副不思進取的樣子。
鮑承先沒有跟楊振直接打過交道,但他也是明將出身,而且自以為對大明朝將領們的“德行”十分了解。
但是,鮑承先給出的這個理由,根本無法說服黃台吉。
對於楊振,黃台吉一方麵對他恨之入骨,一方麵又對他十分忌憚。
在他與楊振有限的幾次交手之中,幾乎每一次他都落在下風。
這讓他根本不敢拿楊振現在的表現,去判斷他下一步的動向。
也因此,這些天來,楊振在鎮江堡內備受煎熬的同時,早已身心俱疲的黃台吉其實也一樣舉棋不定。
黃台吉已經離開盛京城將近三個月了,雖然在李朝期間,特彆是在昌德宮居住期間,他從不缺少美女伺候,但是再多的美女也擋不住他對海蘭珠的思念。
而且離開盛京城的時間越長,他對自己這個宸妃的思念也就越發強烈。
從他自己的內心來講,他當然也想儘快班師回盛京。
畢竟在這次禦駕親征之中,他第三次征服李朝,不僅平定了朝人變亂,並且強令李朝上下剃發易服,使他們徹底歸化臣服自己,也算是拿得出手的重大戰果了。
黃台吉借助禦駕親征重新樹立威望的目的,也算是基本達成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就此班師回朝,說一個凱旋,也說得過去。
畢竟,自己一行兵馬從朝人那裡或者說從和寧國那裡所取得的人畜財貨,可是有目共睹,相當可觀的。
然而不管黃台吉怎麼想,怎麼安慰自己,到最後,他還是繞不開鎮江堡城裡的楊振沒有被他拿下,也沒有向他臣服這樣一個心結。
鎮江堡裡的楊振,對黃台吉來說,簡直像是如鯁在喉一般,咽不下去,吐不出來,同時又不能當他不存在。
“前幾日,你們都勸朕,要等耿仲明、孔有德帶著天佑助威大將軍回來才能攻城,眼下他二人回來了,你們還有何說?”
黃台吉從自己的心事中回過神來,看見跪了一地請自己恕罪的王公大臣,不由得一陣心生怒氣。
但是發火也沒有,跪在地上的一眾王公大臣們把頭埋的更低了,沒有一個人直起身跟他說話。
“孔有德!朕聽說你們這次北返,之所以行進遲緩,是因為收繳了和寧國大批銃炮火器,朕問你,若是將你們所有火炮用於攻城,你們幾日能夠打破城牆?”
“這個——,奴才不敢大言欺瞞皇上,這次從和寧國撤軍之際,奴才與懷順王的確從和寧國各地城池搜羅收繳了一批銃炮,累計總有一千二百四十四位之多,可是——”
跪在大帳中的孔有德,說到這裡的時候停下了,扭頭去看耿仲明,卻見耿仲明隻是一動不動,叩首於地,並不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