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翻臉_我就想修個仙有這麼難嗎_思兔 

第十二章 翻臉(1 / 2)

我就想修個仙有這麼難嗎!

宋矜歌萬萬沒想到,在被一隻狐狸認主後,又被一個如同狐狸般狡猾的獵人給帶坑裡了。

她揪著狐狸的頸間毛,不理會它近乎嗚咽的叫聲,努力在心中組織語言,試圖能蒙混過關。

“我在煙海樓看過很多本書,有五本書都提過天降功法。”

宋儒戍聞言,冷冷一笑,毫不留情地指摘“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天降功法在宋家屬於秘辛,煙海樓所有的書籍都是經過虜弈院檢查,天降功法四個字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你們的認知中,你最好老老實實地告訴我,你到底是怎麼知道天降功法的。”

唉,要她怎麼說呢?

當初宋矜歌在煙海樓中閱百書,用前世被考試逼出來的閱讀理解能力,提煉概括重點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複出現了五次的套路,其中一個差點沒把給她酸死。

主人公掉下懸崖或者身處絕境,意外得到一本絕世功法,從此之後修為蹭蹭蹭地往上漲,修仙變得如此簡單。

若乾年後,主人公回首往事,感慨仿佛是上天賜予他的功法。

簡而言之,天降功法。

本來宋矜歌是想取名天賜功法,但感覺賜是命中注定,降是突然而然,命中注定的意外實在晦氣,故不用此名。

她把此事說出,末了忐忑不安地問了一句“我絕虛言,你若不信,可以去煙海樓把這些書找出來看看,便知道我所言不假。”

宋儒戍似變臉般,從無情瞬間切換到讚歎,“我曾說過,一直以來我都特彆看好你,聰慧過人,適合虜弈院,尤其是汗青閣。從龐大的信息中甄彆出有用的信息,這不僅需要記善,更需要敏銳,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細微末節,或許就是其中隱藏關鍵。如果說先前的你尚讓我心有疑慮,那麼現在你的表現讓我十分滿意。”

宋儒戍走到最近的書案旁邊坐下,翻開一本書,語調輕柔“太白門千仞峰峰主葉川,先前是平平無奇的外門弟子,偶得機緣,後成為一峰峰主,揚名立萬,飛升是天象吉祥,為瑞獸麒麟。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很耳熟?”

不僅耳熟,還震驚。

宋矜歌近乎失去冷靜地搶過宋儒戍手中的書,看向書脊的位置,太白葉川四個字闖進視野,無比刺目。

原來拿走這本書的人是他!

“我不明白,你究竟在試探我什麼。”

一步一步,喜怒皆形於色,或是誘導或是恐嚇,鬆緊有馳,仿佛她是置於他手心的玩物,可以輕易拿捏。

宋儒戍見狀,先是無辜一笑,繼而變成爽朗大笑,麵色稍稍有一絲的失望,惋惜道“還是太年輕,沉不住氣啊!如果你能再忍一忍,我會對你更加看好。千萬千萬要記住,如果你知道彆人藏有目的,卻不知道目的是什麼,這時候就要格外沉住氣,以言語誘之,以心術攻之,迫使對方說出自己的目的,而非急不可待。”

宋矜歌低頭不語,掩住眸底的得逞之色,心道若不假裝沉不住氣,宋儒戍往後對她的忌憚怕是有增無減,曾經的看好也會全然變成不好。

轉念又一想,雖然說是考驗,倒不如說是試探。這個節骨眼上,她出現在煙海樓,恐引人深究,難怪宋儒戍要以言語誘之。思緒百轉千回,她便裝作少年心性,問出先前所問,給宋儒戍一種果然如此的錯覺,使他說出其目的。

先前宋儒戍兩次直言她尤其適合汗青閣,她便明白話中的有意招攬,且綴上一句‘一直以來特彆看好你’,說明他對自己的觀察由來已久。

這令她分外不解,堂堂司簿何必執著於她一小角色。若說聰明,虜弈院一抓一大把;若說過人之處,貌似她也沒有,宋儒戍的這一行為著實叫人摸不著頭腦。

還有飛鳥令,應該是乾山院院長交給虜弈院院長看,虜弈院院長又交給他。

但這是不符合規矩的,飛鳥令不會經由低一等身份的人之手,六院院長身份平等,乾山院院長可以把飛鳥令給虜弈院院長,後者可以告知宋儒戍此事,但絕不可以將飛鳥令直接交給他。這是為了保證飛鳥令所象征的身份和安全,畢竟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分泄露的危險。

唯有的一種可能就是,宋儒戍的地位與虜弈院院長相當。

宋矜歌回想起房門掛著的的木牌,上麵空無一字,頗為吊詭。

是否有可能,虜弈院有兩個院長,一明一暗?

“怎麼不說話,生氣了?”宋儒戍拿走她手中的書,丟在案上,“年輕人啊,氣性太大可不是一件好事。”

宋矜歌抬頭,麵無表情地問“你的目的。”

“呦,才說你沉不住氣,這麼快又忍不住了?”宋儒戍邊說邊搖頭,三分不滿七分打趣。

“可不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怎麼能比得過六百多歲的您沉得住氣。”宋矜歌把他的話還給他,說完還附贈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假笑。

“拐彎抹角說我老,你啊你,算了算了,誰讓我看好的人不尊老呢!”宋儒戍隻得報以無奈,說出其目的,“我本打算今日去找你,誰知你先來了汗青閣,我想知道你可有興趣進入虜弈院?”

宋矜歌半信半疑,輕聲質問“就這麼簡單?”

“簡單?這可一點都不簡單,尚還有三年才可招收事者,破例請你入我虜弈院來,可是要花費好大工夫遊說一遍。”



最新小说: 相濡以沫秦姝謝瀾之 獸語皓澤 冷酷人生的救贖 諜戰:開局反水投靠軍統鄭主任 征服999個聖女後,我成了龍皇 魂穿1990 開局合歡宗,被師姐拿捏命脈 如果不廢後 世子爺玩脫了每天都在後悔 大唐:人民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