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摸了半天也沒摸到那個放果脯的碟子,宋濂更心酸了,差點落下淚來。他用衣袖匆匆抹了抹眼角,便趕緊將碟子推到了孫兒手邊,並讓他多吃一些。
…………
在馬車中的宋家爺孫倆對話之際。
望月樓,二樓。
一個靠窗的房間,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扒拉著窗戶往外張望。
這個年輕人,正是換了個尋常富商打扮的當今皇太子,朱標!
朱標一邊張望,一邊時不時地回頭看房間裡頭,說:
“爹,你說他會不會不來啊?畢竟眼睛都看不見了,他要是不想來,老師也不會責怪他的。”
同樣換了衣裳的朱元璋坐在桌前,慢悠悠喝著茶,邊喝邊道:
“宋濂什麼人啊?伱也知道他是你老師,哪怕已經告老,這朝廷裡也不知有多少人正盯著他的動向呢。”
“他孫子出了這麼嚴重的事情,還是個獨苗苗,底下人意思都這麼明白了,宋濂要是不出來定定人心,那還了得?”
朝廷裡的勢力,如今大致可以分成兩邊。
倒不是尋常百姓認為的那種文臣武將絕對不對付的樣子,正相反,在洪武朝,文臣武將們關係都還不錯。
不對付的,是以劉伯溫、宋濂等人為首的浙東文人,還有以胡惟庸、李善長等人為首的淮西勳貴。
淮西勳貴們,那都是跟著朱元璋從頭開始打天下的老夥計了,甭管是李善長他們這樣的文官,還是常遇春藍玉等等武將,算起來都是老鄉,關係絕對不差。
加上他們都是開國勳貴,身上的榮耀個頂個的多,壓根也不怵誰,甚至如今的丞相胡惟庸在朝中的威望,隱隱都有些功高蓋主的意思了。
朱元璋當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早早地就開始扶持另一批人,也就是劉伯溫和宋濂這群浙東文人。
即便李善長那幫人也有不少文人,但出身不同,劉、宋等人天然就跟淮西勳貴尿不到一個坑裡,朱元璋也對他們寄予厚望,想讓朝廷裡的勢力均衡些,以免出現更大的問題。
可惜,文人,尤其是這群讀書讀精了的老文士們,哪有傻子呢?
劉伯溫不接茬,朱元璋就扶持楊憲。楊憲不中用,他就扶持宋濂。
如今宋濂也告老還鄉要走……
剩下的那批浙東文人,自然也就慌起來了。
但朱元璋並未將自己的打算告訴尚且年輕的朱標。這孩子心眼好,壞事他自己做了就行,否則日後朱標怕是舍不下麵皮施恩。
“我覺得老師不是那麼在意名利的人……”
朱標嘀咕了一句,緊接著眼睛就一亮,指著窗外道:
“哎,那是老師的馬車,他來了!不知道有沒有帶上宋慎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