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開心,但各路主將臉上卻不太好看。
北平城在燕王妃、燕王世子的堅守下,的確難以攻破,可並不代表攻不破。
這麼多大軍,加上大炮,若是不間斷的玩命攻擊,最多一晝夜便能攻破北平城,可一天就打這一個半時辰,過年也破不了城。
瞿能二子百思不得姐,憤憤不平,“父親,李景隆欺人太甚,明明我們已經攻破了張掖門,非得把我們喊回來,要不然早就結束了。”
“就是,定是我們攻破城門,被李景隆所忌……卑鄙小人。”
“好了!”瞿能喝止倆兒子,幽幽歎了口氣,“他是主帥。”
倆兒子猶自氣憤,“主帥了不起啊,父親你是都督,回去後一定要彈劾那廝。”
瞿能苦笑一聲,又重複了一句“他是主帥。”
見兒子還不理解,瞿能提點道,“破了城,打贏了仗,誰的功勞最大?
我們破城就被他所忌?
好笑!
難道他還能提著刀,親自殺入城?
他不是針對我們,換成彆人破城,一樣會被叫回來。”
瞿能二子呆了呆,旋即臉色大變,“父親,你是說……”
“慎言!”瞿能及時叫停,淡淡道,“我們聽大帥帥令即可。”
頓了頓,拍拍兒子肩膀,飽含深意道“那群筆杆子太過跋扈,這樣也未嘗不可。”
二子若有所思,臉上的憤怒漸漸消弭。
~
帥營裡。
李青小聲道,“老弟,你這樣做,回去免不了被彈劾,太明顯了。”
他現在真的有些擔心戰神,此次出兵的都是精銳,帶兵的主將豈會看不出來?
“放心吧,局勢儘在掌控。”李景隆一臉自信,“武將不是傻子,他們如此憤懣,卻還是這般配合,已經說明了一切。”
李青心中一動,詫異道,“老弟你從一開始就打算這樣?”
“不然呢?”李景隆翻了個白眼兒,“你不會真以為我是個草包吧?”
不然呢……李青乾笑道,“哪裡哪裡,老弟還是挺厲害的。”
李景隆沒好氣道,“行啦,我承認,論打仗我藍玉甩我十萬八千裡,燕王、寧王我也是拍馬難及;
但好歹我也是在父親的熏陶中長大,領兵作戰什麼的,豈會一無所知?”
李青認真點頭,確實,李景隆不是帥才的料子,但也絕沒有史書上那般不堪。
畢竟史書上的李景隆,其草包程度,簡直就是個智障。
想到這兒,李青又想起了耿炳文,他記得史書記載的是,耿炳文之所以會敗,是因為他善守不善攻。
當時偏聽偏信,但當他來到大明,並經曆過戰場之後,李青才明白,這個說法,根本不成立。
將領的確有攻守之分,但並不是說守將就不會攻,事實上,兩軍對壘三分取決於戰術,七分取決於實力。
而且,戰場之上,大多都是陽謀,想以陰謀詭計取勝,除非雙方主帥能力相差太過懸殊。
耿炳文在戰火衝殺出來的老將,又怎麼輸給不足他一半兵力的朱棣。
朱棣確實厲害,但並不是天神下凡。
李青暗歎或許曆史上的靖難之役,這些武將都多少放了水,隻是因為我的出現,加速了這個過程。
再想想曆史上的李景隆,先是放水,後又開城,他似乎全明白了。
李景隆不是智障,更不是叛徒,從頭到尾他都是朱棣的人。
隻是,最終朱棣享受光環,而李景隆得則成了‘戰神’。
李青籲了口氣,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歎道“委屈你了。”
……………………
————————————
ps我知道這麼寫,肯定會有讀者罵永樂大帝怎麼會這麼弱?
可靖難之役,尤其是到了後期,就是文臣,武將在暗中較量,明實錄太宗實錄,國榷,都有跡可循,甚至已經寫明了,到了建文四年,建文為何讓齊泰、黃子澄等人去征兵?
朝廷百萬大軍,還有城可守,短短幾年就被朱棣殺光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軍隊向著朱棣,打仗都是在劃水,隻有平安、鐵鉉、盛庸等幾位將領,真心實意的為朱允炆做事。
舉個例子《國榷》1建文元年八月,燕庶人至真定,朱能率二十餘騎突入陷壑,燕庶人,率眾從之,南軍失亡九萬,戰馬兩萬餘匹。
2建文四年,燕南下,兵部尚書齊泰調遼卒十萬,令其兵絕其後,軍潰散無,一致清南!
意思是齊泰調遼兵十萬抄朱棣後路,結果,遼軍將領尋了個由頭,直接解散了大軍。
例子太多了,數不勝數。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靖難之役,幾乎沒有寫過朱棣多少人,都是寫南軍多少人。
最最詭異的是白溝河之戰……數次刮大風,每次都是向著朱棣,大風竟能把李景隆的帥旗旗杆刮斷。
若帶著辯論的眼光看明史,很多詭異之處,將會迎刃而解。
還有,為什麼軍隊不直接造反?
因為沒必要,明明有退路,誰贏都不算輸,乾嘛要造反?
靖難之後,武將之中,朱棣除了鐵鉉,甚至連平安盛庸都沒殺,他們是自殺,朱棣壓根就沒動武將。
若真是武將個個下死手,以朱棣的性格,掌握大權之後,會這麼寬容?
書不儘言,青紅不想糊弄讀者,青紅想輸出的是真正的大明,真正雄才偉略的永樂大帝,而不是無腦吹捧。
………………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