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奪鹿!
隋末奪鹿正文卷第三百八十九章高句麗之戰話說當年蕭銑稱帝,設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舊例。
他追諡從父蕭琮為孝靖帝,祖父蕭岩為河間忠烈王,父親蕭璿為文憲王。
此後,蕭銑封董景珍為晉王,雷世猛為秦王,鄭文秀為楚王,許玄徹為燕王,萬瓚為魯王,張繡為齊王,楊道生為宋王。
隋朝將領張鎮州、王仁壽進擊蕭銑,不能取勝,得知隋朝滅亡後,遂和寧長真等人率領嶺南州縣歸降蕭銑。
當時,林士弘據有江南。蕭銑派遣部將蘇胡兒攻拔豫章郡,派楊道生奪取南郡,張繡略定嶺表。
此時,蕭銑的轄區西至三峽,南到交趾,北距漢水,兵力達到四十萬。
後來,蕭銑遷都江陵,修複先祖園廟,任命岑文本為中書侍郎,主掌機密事務,令楊道生進攻峽州,為峽州刺史許紹所敗,戰士死傷大半。
秦皇靖平四年,秦皇裴璟下詔令江南討捕大使、趙郡王裴行儼征討蕭銑,奪取通州、開州,斬其東平王闍提。
當時諸將擅兵橫暴,蕭銑擔心日後無法控製,便揚言休兵以便農耕,罷免諸將兵權。
大司馬董景珍之弟為將軍,心懷不滿,謀圖作亂,事泄之後,為蕭銑所殺。
董景珍鎮守長沙,蕭銑手書赦免他,並將他招還江陵。
董景珍害怕,派遣使者前往裴行儼處,舉地歸降。
蕭銑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大怒,派遣張繡進攻董景珍。
可董景珍卻說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您沒聽說過嗎?何必互相攻討?”
張繡不回答,進兵圍城。
董景珍潰圍而走,被其部下殺害。蕭銑提升張繡為尚書令。
張繡居功自傲,蕭銑又殺了他。蕭銑性情外表寬仁而內心疑忌,嫉妒勝己者,因此大臣舊將都懷疑懼怕,往往叛離,蕭銑不能禁製,所以日漸衰弱。
秦皇靖平四年,秦皇裴璟下詔,讓大將王伏寶率領巴蜀兵順流而下,大將劉黑闥由襄陽道,黔州刺史秦瓊出辰州道,合兵攻打蕭銑。
蕭銑的將領周法明看到秦軍實力雄厚,心裡明白無力與秦軍對抗,率四州歸降大秦。
裴璟隨即下詔,任命周法明為黃州總管,前往夏口道,進攻安州,將其攻下。
蕭銑的將領雷長潁,也率領到達魯山歸降裴璟。
八月,裴璟率軍南征。
蕭銑便派部將文士弘抵禦裴璟,戰於清江口,裴璟令裴行儼大敗其軍,繳獲戰艦千艘,攻取宜昌、當陽、枝江、鬆滋等縣,江州總管蓋彥舉城投降。
裴璟親率大軍直逼蕭銑都城江陵。
起初,蕭銑放散兵卒,僅留宿衛戰士數千人,等到倉促召集兵馬時,江南、嶺南,路途遼遠,未及赴援。
裴璟布列長圍以守。
數日之後,秦軍攻破蕭銑水城,繳獲樓船數千艘。
交州總管丘和、司馬杜之鬆前往裴璟處投降。
蕭銑自料救兵不會前來,對其屬下說“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儘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亂兵禍害。各位何愁沒有君主呢?”
於是,蕭銑便巡城下令,守城士卒全都痛哭。
蕭銑用太牢告祭於太廟,率領官屬身穿孝服前往軍門,認罪說“應死者僅蕭銑一人,百姓無罪,請不要殺掠他們!”
裴璟受降,將蕭銑收押在軍營之中。
過後幾天,蕭銑救兵趕到,眾達十餘萬人,得知蕭銑已降,便都投降裴璟。
事後,裴璟斥責其罪,蕭銑回答說“隋失其鹿,英雄競逐,蕭銑無天命護佑,故被陛下擒獲。”
“正如田橫南麵稱王,難道對不起漢朝嗎?”
裴璟因其言不屈而大怒,欲下詔斬於都市。
誰知道這個時候,蕭銑的女兒突然出現,向裴璟請求饒其父親一命。
裴璟看在故人的份上,勉強答允,便圈禁蕭銑於長安,將蕭銑月兒蕭月仙收入後宮。
平定了南方之後,裴璟的勢力之中倒是過了兩年安生日子。
秦皇靖平八年,秦皇裴璟又命徐世積為遼東道安撫大使,率左金吾衛將軍薛萬均、營州都督薛萬徹等部,進討高句麗。
九月,薛萬均部率先進抵遼東,大破前來抵抗的高句麗軍隊。
隨後,裴璟下詔,封裴行儼為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並封其為遼王,欲從而扶植起了一支反對高句麗王的新統治者。
這一年年底,裴璟意識到,全麵進攻高句麗的時機已經成熟。
可是,要讓誰擔任此次東征的最高統帥呢?
鑒於隋多次對高句麗用兵均遭失敗,所以對於這一次的統帥人選,裴璟不得不慎之又慎。
權衡再三之後,裴璟終於敲定了一個人選。
他就是裴行儼,裴行儼雖然作戰計謀並不如何出眾,但是裴璟已經有打算裴行儼也為遼王,正好幫助他在高句麗國內建立威嚴。
但是為了這個事情足夠穩妥,裴璟又令徐世積為副將,宋正本為軍師。
從大業年間開始,徐世積曆經隋末的群雄混戰、大秦的開國戰爭,可謂身經百戰、軍功赫赫。
讓他來作為裴行儼副將,那肯定是十分合適的。
秦皇靖平八年裴棣,裴璟任命裴行儼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以徐世積為副大總管,率大將劉黑闥、薛萬均、薛萬徹等人,分海陸兩路大舉進擊高句麗。
秦皇靖平八年七月,裴行儼親率陸路主力進入遼東,一舉攻克高句麗在遼東的軍事重鎮新城。
然後揮師東進,以破竹之勢連下遼東十六座城池,高句麗頓時舉國震恐。
高句麗嬰陽王慌忙派遣軍隊,對駐守新城的秦軍發起反攻,被左武衛將軍秦瓊擊退。
稍後,薛萬徹部進抵金山,與高句麗大軍展開遭遇戰。
秦軍失利,被迫後撤,高句麗大軍乘勝追擊,準備一舉吃掉薛萬徹部。
就在此時,秦瓊部突然從高句麗軍隊的側翼殺出,將其截為兩段。
薛萬徹部隨即掉過頭來,與秦瓊前後夾擊,高句麗軍隊猝不及防,隨即四散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