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想了想,說“收獲和當代你就彆想了,一是你的文筆還差點火候,二是那裡不適合發表你的作品。至於花城,他們更偏好形式創新的,你這種看起來傳統些的寫法,在那兒可能不吃香。”
“那,協會會不會覺得我不忠心啊?”
蘇豔紅小心地問。
“你這是說的哪裡話?”
老胡哭笑不得,“作家協會什麼時候給你小圈子的壓力了?我們鼓勵會員多向外投稿,各種風格百花齊放才是最好的。而且,多嘗試不同的風格,對找到自己的定位有好處,整個作家群體也更有活力。”
“這麼一說,我就安心了。”
蘇豔紅鬆了一口氣,“其實,我在鐘山上已經發了一篇小說了。”
“啥?豔紅,你這是先斬後奏啊!”
老胡瞪圓了眼。
“你又不是沒看過鐘山,你覺得我那篇狩獵更適合青年文學還是京城文學?”
蘇豔紅有些無奈。
老胡一時語塞,轉而換了話題。
“說吧,今天來找我,不會就是為了討論新小說吧?”
老胡問。
“老胡,還真有件事得麻煩你。”
蘇豔紅開口,“或許隻有你能幫上忙了。”
“彆給我戴高帽了!”
老胡沒好氣地說,“作家協會是咱們的大家庭,隻要是正經事,能幫的我一定幫。但要是有什麼歪門邪道的念頭,就彆提了。”
“老胡,我在你心裡就這麼不堪嗎?”
蘇豔紅反問道。
“說吧,隻要是合情合理的請求,我肯定二話不說就幫忙。”
“我在京城大學學的文學,就想趁著暑假這個機會,找個實習的地方練練手。你能不能幫我聯係下報社或者雜誌社實習的機會?”
蘇豔紅滿臉期待地問。
“這個嘛”老胡陷入了思考。
對老胡來說,安排個人實習編輯,本是小事一樁,但如今找個實習崗位哪有那麼簡單。
京城那些新聞機構,每個職位都是固定的,實習編輯雖不占正式編製,但將來招正式編輯時,有實習經曆的自然占優勢。
畢竟在哪兒都一樣,用熟手總比新手強。
“工資不用你們操心,我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就好。”
蘇豔紅笑道,“我沒其他要求,就是希望能得到實習的機會,如果實習期間表現不錯,希望以後的假期還能繼續實習。還有,等我快畢業時,希望他們能在實習鑒定上給點好評。”
“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呢。”
老胡小聲嘀咕,“這事我得想辦法,不能馬上答應你。你先回去,我替你打聽打聽,下周你再過來找我。”
“那我先謝謝老胡同誌了!”
蘇豔紅高興地說。
一周之後,那個被眾人昵稱為老胡的文壇前輩,真的為蘇豔紅覓得了一個實質性的編輯職位。
懷揣著由文聯精心準備的介紹信,蘇豔紅的心情如同初春綻放的花朵,滿是期待與憧憬。
然而,當她真正踏足那處工作之地時,一種被“交易”的微妙感覺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