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頂包師!
折枝於手,要如何才能讓敵人意識到這是‘劍’而不是刀、刺、鞭、鐧?
靠標準的握劍姿勢嗎?
靠招式嗎?
靠自報家門嗎?
刀劍之上的招式常常相通,自報家門無疑是將自家的路數和盤托出,而一旦交手開始,刀與劍的分彆便不再重要了。
“劍本凡鐵,因執拿而通靈,因心而動,因血而活,因非念而死……”
《聖典》的話隻是點到即止,但莫邪已經抓到了關鍵。
劍意!
劍勢!
若僅是要讓一段樹枝、一片落葉變得如同利劍般犀利、堅硬隻要以劍氣加持即可,但樹枝、落葉能承載的劍氣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某個臨界點它們便會粉碎、潰散。
枯枝落葉如此,神兵利器也是如此,正是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莫邪才開始使用‘氣劍’。
但他從一開始就走偏了。
修劍不修意,徒有其型罷了,也就是虧得莫邪天賦異稟兼獨孤劍聖厚愛、令他在境界極低的時候就親身承載過這世間最極端的力量,否則他根本沒可能直到踏入了‘無情劍’後才發現自己沒修出劍意來。
因為依照常理而言沒修出劍意的人根本不可能踏足劍道中更高的境界。
症結找到了,但難題也來了。
“該以什麼做為我的劍意呢?”
有人以青山為劍意,一招一式厚重難當。
有人以滄海為劍意,納得百川波瀾不驚。
莫邪試著以手指代劍演示了幾招,‘萬裡青山’的厚重匹配不上《聖靈劍法》的迅捷輕靈,而‘滄海夜波’被莫邪施在了劍招中之後則完全化作了‘怒濤’。
疊浪之勢,他原來一早已會,當下手中招數滾滾而出,於他心中曾於大江中練劍的經曆也緩緩浮現。
他記得,那是他第一次重傷垂死,也是他第一次知恥而後勇地刻苦修煉。
原來種子一早便已種下。
他的右手不斷地以波浪的軌跡出招,初時還比較慢、比較生澀,但不到盞茶功夫他便又快了起來。
“不錯,不錯,就叫你‘滄浪劍意’吧。”
《聖靈劍法》在莫邪的手中已經走了形,招起招落之間如同江流湧動,聲聲劍氣‘嗤’響有如江濤拍岸。
莫邪從劍一開始演練,大約半小時後他便演練到了劍十八,然後他又從劍十八練回了劍一。
當他再次從劍一往上練的時候就是獨孤劍聖再生也認不出這套劍法是《聖靈劍法》了。
莫邪的每一招都變得歪歪扭扭,難看得堪比天底下最最愚笨的初學者寫出的書法,但他的招式連貫得有如行雲流水,勁氣如浪將他的衣衫托起、鼓動,如當風吳帶。
獨孤劍聖絕不會承認自己創造過這種難看得有如狗爬的劍法。
“呼呼!”
百十平米的居所中不知何時起了風,窗邊的窗簾隨著莫邪對於‘滄浪劍意’的演練開始如同水草般招搖,時而向莫邪伸去,時而又向著窗外探出。最後,隻聞得‘嘩啦’一聲,百十平米的屋子裡八扇窗戶配的窗簾儘數落到了地上。
“呼……”
莫邪收招而立。
“看來得去江裡練功。”
他看著自己的手如此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