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家族!
直到2014年,徐騰的銀魅計劃和華騰工業聯合體依然存在著一些缺失的領域,半導體應用材料的缺失比例就比較大,光刻機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致命性的缺失。
從2003年開始,徐總就已經在徐騰的建議下,用最強勢的投資推動國內的光刻機產業發展,同時和光電所、微電所合資了兩家高科技企業。
2008年以後,這兩家企業陸續納入華騰科學發展基金會的旗下投資項目,2012年整合為一家滬州華微光電科技公司,基本是組建了國內光刻機領域的夢之隊,在比利時擁有分支研究機構,與ic合作。
2013年,華微光電公司終於實現國內45n超高精度光刻機的工業化產能,基本解決軍工需求,確保asl必須對華出口28n22n20n這一代的光刻機。
這是在半導體製程領域起決定性作用的前道光刻機市場,落後asl整整兩代,最大的好消息是光源可以國產化,這其實是最關鍵的,不用被蔡司卡脖子……真要說團隊,其實也是蔡司的團隊,先在英國隱蔽並購一家規模不大的光學儀器公司,05年挖走蔡司的部分核心人員,09年徹底並入華騰高科集團旗下的海納光控,結合國內的光學光源係統的人才組建夢之隊。
至於後道、led光刻機領域,華微光電的研發速度更快一些,這個領域主要用於芯片的封測部分,到2014年時,已經和國際主流廠商沒有較大的差距,利用成本優勢,占據了接近50的國際市場。
徐騰講真話,他已經儘力了,大家可能無法想象徐家在這個領域到底投入了多少,幸虧軍工體係和中科院有一套自己的陣容,國家從上世紀70年代就有一個穩定,但不算多的自主投入規劃,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和人才儲備。
否則,徐騰真的扛不住。
除了光刻機,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一直還有一個很大的空缺——日化。
07年以後,華銀財團在資本上的壓力是很輕的,才開始正式介入這個領域。
07年9月,永泰化工以35億rb的報價超過主要競爭對手德國漢高,並購絲寶集團,隨後又並購了多家國內的日化用品企業,完善產品規模,但在整體水平上,相距國際巨頭還是太遠。
隨後的幾年,華銀財團和英國鳳凰資本集團聯手控股帝國化工,完善上遊原料的控製,繼續向下遊擴展,瞄準的目標是德國漢高和聯合利華。
綜合利弊,最後的選擇是聯合利華,不斷增持和談判的過程也是相當艱苦,因為聯合利華的全球營業額一直是穩定增長,股價也慢慢增長,這個並購難度肯定很大。
幸好,徐家有錢,華銀財團有錢,砸的起。
一邊是增持聯合利華,一邊是擴大絲寶集團,在國內通過並購擴大永泰絲寶旗下的產品線和市場份額,特彆是通過混合所有製的模式,不斷整合納愛斯、冷酸靈、黑人牙膏、大寶d、藍月亮、美加淨多個品牌,將產品線覆蓋整個日化領域。
控製下遊,就是穩定上遊。
這一次,徐騰到滬州就是要處理整合滬州家化集團的事,將六神、美加淨、雅霜這幾個中華老字號也納入旗下,他去年此時到滬州談妥投資一家全國最大最先進的12寸圓晶廠時,就已經談妥這件事。
華銀財團的整合其實很簡單,保留國有股權,原有團隊基本不動,企業員工給予股份,國資委拿到20左右的溢價收入。
反正滬州家化的主要資產都在上市公司,肯定不會虧。
徐騰和滬州市委也談的很清楚,談妥這件事,他就去英國,推動聯合利華“並購”永泰化工集團的日化產業,實質上形成華銀財團對聯合利華的絕對控股。
按照他目前的估測,華銀財團最終在聯合利華的持股權能達到35,英國鳳凰資本集團和帝國化工持股權在17,基本實現超過51的絕對控股。
加上國有股比例,基本能達到55的控製規模。
這些都是沒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投票權和董事會的控製權,反正最終要用錢解決問題的話,100億美元以內,徐家和華銀財團這邊基本沒有問題。
因為在此之前,徐家和華銀財團已經陸續花費了210億美元不斷收購聯合利華的機構持股。
對於滬州這邊,徐騰能做的承諾就是保持原有在滬州的日化產業投資比例,亞太區總部也會繼續放在滬州,至於滬州要求的產能,這個真的不能答應,成本太高。
他不僅要考慮員工的工資成本,也要考慮員工的生活成本和滿意度,薪水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員工在長江經濟帶生活和在滬州生活,同樣的薪水,生活滿意程度是絕對不同的。
所謂的亞太區總部放在滬州,其實真沒有多少人,主要就是營銷部和科研部門,生產、物流這些基本都還在絲寶集團那邊,集中在華中地區。
徐騰甚至不會放在江州,因為江州產業密集度也相當的飽和了,他的下一步產業轉移就是集中向華中區域擴散。
他不答應產能的要求,這個談判就有點難,其實在企業那邊的談判都已經結束了,和聯合利華那邊的談判也基本結束了,現在就是等滬州領導最後給予一個同意的答案,而且是等了半年之久,國內媒體也不知道報道了多少遍。
這幾個月,滬州家化一直是處於停牌狀態,一切隻等領導同意。
徐騰這一次親自赴滬參加圓晶廠的投產儀式,就是希望市領導給他一個麵子,陳永年的麵子不用給,他的麵子總要給的吧。
他的麵子確實很有用,但是,做生意永遠都要麵臨複雜的利益搏弈,他親自到滬州談判,前後也談了一周,做了不少讓步才終於達成一致,正式達成了這一次的整合交易。
交易合同簽署的第二日,徐騰就和梅嘉莉、陳永年一同飛往英國,繼續下一輪談判,讓聯合利華並購永泰化工旗下的日化業務。
做生意嘛,隻要能達成最終的目標,誰並購誰並不重要。
隻要錢不是問題,隻要能實現雙贏,很多目標就有希望達成。
徐騰其實也不是說不想收購寶潔公司,真的收購不了,第一時間就選擇放棄了,幾周前剛突破21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真是巨無霸,規模是聯合利華的4倍級彆,真的扛不動。
他隻能瞄準一個稍微現實點的目標,柿子撿軟的捏嘛。
何況,華銀財團在這個領域的要求真的不高,畢竟不是一個工業大國的核心產業,能達到全球前三即可,慢慢向著中國第一的市場發展唄。
相比去年和瑞典財團之間的十幾輪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商業談判,這一次和聯合利華的英荷控股機構的談判要順利的多。
因為華銀財團為聯合利華股東層的一百多家持股機構,準備了一個長期的宏偉計劃,準備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故事。
一個好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資本!
按照徐騰和華銀財團設定的藍圖,幾年內,納入華銀財團旗下的聯合利華公司,將會展開頻繁的收購和內部整合,通過兼並蒙乳集團、康寶萊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家化、化妝品、婦嬰用品企業,同時也將成為嶄新的生物科技企業,變成一家更有科技使命和研發能力的新興企業,憑借一流的生物與基因技術,為人類最優質的食品、保健品、家化、化妝品,為婦嬰最有科技價值的新產品。
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高新科技,生物與基因技術!
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聯合利華的總市值將會在未來十年,逐步成長到兩千億歐元的規模。
在今天的時代,會說故事是一個企業必備的要素!
這幾年在英國不斷展開並購投資的華商帝國不止是徐家,香港李家的長和財團也一樣大舉擠入英國市場,兩家合起來,差不多是真將整個英國都買下了。
然而,華銀財團的待遇一直比長和財團高一截,也沒有遭遇明顯的抵製潮。
原因很簡單,長和財團在英國的收購都屬於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盈利範疇,而華銀財團在英國主要采取資本與技術投資相結合的策略。
英國媒體基本有一種避談徐家和華銀財團的政治正確,儘量不去炒作這方麵的議題,除了華銀財團對英國媒體的特殊影響力外,這裡麵也涉及到了聯合王國和盎格魯撒克遜的尊嚴問題。
徐家和華銀財團在英國的投資,完全是重新塑造了英國的高科技產業,將英國自己玩垮的汽車、核電、化學材料、高硬度合金、半導體及應用材料產業重新發展起來,英國的生物製藥、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基因工程、網絡科技……這些領域的投資,幾乎都是華銀財團在幕後運作。
無論是bbc、《泰晤士報》,還是保守黨和工黨,心裡其實都很清楚,所以各方都有默契,儘量不觸及幕後的這些東西。
英國這些年,特彆是保守黨執政的這4年能一直維持在3以上的“gd超速增長”,和華銀財團在英國投入的上千億英鎊密切相關,特彆是高新技術領域,已經成為歐盟的高科技典範和創新大國。
華銀財團以英國為據點,大肆吸收英美歐體係的高科技人才,以英國為據點,維護整個財團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強勢地位,這是全球精英世界眾所周知的事情。
按照保守黨的奧斯卡財相的說法,華銀財團是中英合資的世界財團。
原則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因為徐家和華銀財團的大多數財富追本溯源,注冊地都是在英國,隻不過是英屬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
英國人還是要臉的,所以,抵製長和財團之餘,對徐家和華銀財團則是視而不見,儘量不去討論,包括這一次的聯合利華公司並購永泰化工旗下的日化業務,英國媒體的報道相對中國和美國方麵都慎重的多。
其實,稍微有點頭腦的認真分析一下就能發現,這實際上是整個華銀財團在控股聯合利華,隻是包裝的更好聽,更好看一些而已。
重點還是一句話,好的故事,更多的資本。
或者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做為整個銀魅計劃的最後幾個環節,華銀財團試圖控股聯合利華的各項工作已經開展了七年之久,準備的非常充分,也願意向公司內部數以百計的中小股東讓利,提出最合適的價碼和長期計劃。
徐騰是3月4日抵達英國,12日就速戰速決,簽署了協議,實現聯合利華公司與華銀財團旗下日化業務的合並,為這件事畫上一個句話。
當然,鑒於荷蘭的企業稅收規則更具優勢,聯合利華的實際注冊總部依然位於荷蘭,運營總部則保留在英國,實際產能較為分散,相對性的更集中於中國。
好的故事,好的計劃。
新誕生的聯合利華集團不僅有更好的故事,也將更精妙的利用各國稅收體係和生產、銷售成本的管控,追求更高的利潤。
下一步,徐騰會將帝國化工和永泰化工合並,這件事就要稍微慢一點操作了。
同聯合利華公司的董事會簽署正式的並購協議後,下午4點,徐騰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前往唐寧街,拜訪卡相,要就聯合利華的很多問題對保守黨內閣做出一些承諾,比如就業之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