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兩人上一次的會晤,已經有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幾個月後,卡相會訪問中國。
對這一屆的保守黨內閣來說,徐騰基本就是上帝。
沒有一個政客不喜歡和上帝做朋友,卡相也不例外,一如既往的隨性,就坐在辦公桌的邊緣和徐騰喝香檳,慶祝徐騰又啟動了一次成功的並購,已經快t將英國掏空了。
英國的人工薪資太高,這一點決定了英國隻能從事全球產業鏈的高端業務,從事科研開發、設計、財務運營和金融服務,將產能儘量交給中國。
對英國來說,利用華銀財團的資本,和美國搶奪英美歐體係的高科技人才,借助中國資本的溢出效應和德國爭奪歐盟金融業的主導權,再利用中歐資本和美國搶奪世界金融秩序……這是英國最好的出路。
至少在卡相帶領保守黨執政的4年時間裡,整個戰略一直是成功,就是仔細算算有那麼點悲劇。
卡相講真,他一直是擦著眼淚在笑,好歹比其他歐盟國混的好,好歹比法國混的好,他隻能說,徐騰說的太t準確了,這就是一個比爛的時代,不太爛就算是很成功了。
沒有人可以對theshunfaliy說不!
因為,theshunfaliy,徐家真的太有錢了,而且控製著中國這個1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帝國化工跪了,聯合利華隨後也跪了。
卡相和徐騰的話題一直是很豐富的,很活潑的,兩人性格也有點相似,遊走在穩重與浪之間,喜歡作死,屢屢上演奇跡反撲。
從核電到最近的石油價格問題,兩人談的很多,聯合利華公司的並購案倒是一個小問題。
油價的下跌對英國經濟而言是不利的,因為t的英國也是石油輸出國,沒有北海油田,英國經濟可能還是會挺糟糕的。
當然,也有非常好的一麵,英國現在是歐盟內部僅次於德國的汽車設計與服務大國,也是僅次於德、法的製造國,同時是歐盟第一大的石油化工產業大國。
全球油價下跌,對英國而言是利弊參半,問題是跌多少。
卡相不是很確定這個問題,想從徐騰這裡查詢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三到五年內,全球石油價格會長期穩定在70美元一桶以下,甚至更低,這要取決於國際資本寡頭之間的搏弈,更取決於沙特、俄羅斯這些傳統石油供應大國和美國頁岩油氣技術之間的搏弈。美國的財政並不依賴於石油產業,這意味著美國頁岩油氣的平均成本隻要低於50美元一桶,雙方的搏弈就不會結束,而對嚴重依賴石油產業的沙特和俄羅斯,他們的開采成本很低,但油價都不能低於每桶70美元。所以,我認為雙方會在這個價格區間有一個很長期的搏弈,直到一方認輸,主動減產為止。”
徐騰給出一個很精準的判斷,示意卡相提前做好準備即可,對英國而言,總體還是更有利的。
“你確定?”卡相還是有點震驚的,現在全球所有的財經媒體和投行的預測都是石油短期跌幅超過10左右,而徐騰的預測是長期跌幅超過40。
“當然,對英國來說,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並不難。”徐騰沒有什麼可疑慮的,供需平衡的關係一旦被打破,各方又無法減產,甚至反而要拚死擴大產能,這就必然會導致價格的雪崩。
並且,他已經為俄羅斯設計了一整套的貸款融資方案,確保俄羅斯負債累累又不會崩潰。
“我認為我應該相信你的判斷,而且必須感謝你的真誠回答。”卡相有種預感,徐騰這些國際金融寡頭的目標是將石油價格打崩盤,血洗石油國的外彙,每桶70美元可能隻是他們預設的一個目標之一。
對英國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好事,有助於減少蘇格蘭的獨立態勢,要知道蘇格蘭民主黨最大的口號就是通過獨立出聯合王國,讓蘇格蘭人獨享北海油田的所有收益。
徐騰這一次到唐寧街和卡相的會晤,屬於非公開的私下會晤,但在他走出唐寧街10號的黑色正門時,迎麵還是遇到數家英國媒體記者的追拍。
在這個初春時節,徐騰穿了一身典型英倫風格的andern全定製灰黑色厚呢大衣,濃密的黑發梳理的異常精致和整齊,言行舉止都有著倫敦金融城精英的強烈特征,他也早已習慣麵對這些英國記者,友好禮貌的抬手示好,但沒有接受任何采訪就進入自己的車裡,悄然而去。
準確的說,在控製了聯合利華53的股權後,徐家和華銀財團在英國的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780億英鎊,兩年前,英國內部尚有爭論,對此感到堪憂,兩年後的今天,英國似乎已然習慣了這種事。
這就是theshunfaliy的實力,服也好,不服也好,theshunfaliy讓英國經濟保持在領先整個歐洲的地步。
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還是媒體,英國現在的政治正確就是儘量少議論theshunfaliy,特彆是當theshunfaliy並不願意過多引起爭議,也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投資策略時。
這是一種媾和,沒有人會道破。
哪怕美國媒體反複討論徐家和華銀財團在英國的投資,對於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媒體也不會輕易的隨之附議。
徐騰每天翻開《泰晤士報》和《每日郵報》,還是會經常看到英國人評論中國政府的那些傲慢觀點,總是那副英國人、歐洲、美國才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姿態,但即便是這幾天,英國媒體也儘量避免對聯合利華的並購案展開過於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所有的報道都像是如出一轍的媒體通稿,仿佛這隻是一樁再普通不過的歐洲企業對中國資產的並購案,甚至對於theshunfaliy和華銀財團已經實質掌控了聯合利華公司的絕對控股權一事,英國媒體都基本選擇忽視。
因為英國經濟已經被theshunfaliy捆綁在了中國的經濟引擎上,享受這種紅利,當這一切都成為事實,無法阻止時,英國媒體的選擇就是沉默。
從冷戰至今,政治正確這種事,在西方媒體世界一直是鐵幕般的存在,報道中國的混亂,甚至虛構這種新聞和刻意扭曲的報道都是政治正確。
同樣,當theshunfaliy掌控了倫敦金融城,和英國政界達成共識時,避免宣揚theshunfaliy可能對英國有害的言論也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時,theshunfaliy就仿佛是從英國媒體世界消失的幽靈。
在今天的英國,當一名新記者大費周章的收集各種資訊,整理出一篇對theshunfaliy不利的報道,或者是一篇姿態高傲的評論時,經驗豐富,政治嗅覺敏銳的主編會告訴他,不要這麼做,這是不對的。
在今天的英國,言論自由就是你可以肆意攻擊任何威脅到西方社會和價值觀的一切現象,但是,絕對不要攻擊那個給你支付銀行賬單的人,除非你想拖累所有人。
在美國,如果你想將猶太人和華爾街的暴政聯係在一起報道,你就是最蠢的記者,並且會被打上種族歧視的烙印。
在今天的英國,如果你想將theshunfaliy和中國的威脅聯係在一起報道,你也是最蠢的記者,同樣會被打上種族歧視的烙印。
反種族歧視確實是一個好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會告訴你真相,事實上,即便是在資訊業如此發達的英國,隻要幾十個特殊的人士達成一致共識,確定一個新的禁止討論的規矩時,某一些真相就會被徹底掩埋。
你依然可以通過網絡去搜集這些信息,但當你這麼做時,你在這個國家就是典型的非主流,陰謀論者,極右種族主義者。
徐騰依舊乘坐那輛酒紅色的勞斯萊斯ghost,穿梭在倫敦房價最高的這個特殊區域,往返於唐寧街、金融城和攝政公園。
在2005年之前的75年間,聯合利華一直維持著兩位董事長的特殊慣例,因為這是一家典型的英荷合資企業,在英國和荷蘭擁有兩個風格迥異的支部。
從2005年開始,聯合利華決定對臃腫的企業內部機構進行收縮,並且打破了長達75年的慣例,隻任命了一位董事局主席,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
在過去的10年裡,聯合利華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績越來越落後於老對手寶潔公司,股東層急不可待的反複尋求變化,為此更換了新的主席麥克泰斯庫,新的大中華區總裁。
然後,正如那句話說的,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徐騰很早就覺察到這一點,不斷利用各種方式收購歐洲中小投資機構持有的聯合利華股份,最終,在各方的建議下,麥克泰斯庫和董事會同意接受一種新的秩序,通過並購華銀財團旗下的日化業務,自此進入華銀財團旗下,尋求和帝國化工、永泰化工兩大上遊巨頭的聯盟關係。
同時,在中國市場,聯合利華公司將能借助華銀財團的渠道,迅速而有力的重新挑戰死敵寶潔公司。
在此基礎上,聯合利華公司將會徹底打破傳統的結構框架,按照“董事會”的新要求、新標準,重塑自身的內部管理機構,不再維持那種英荷合資企業的老舊模式,而是變成一家更具有現代特征的跨國集團。
凡此種種,麥克泰斯庫先生作為董事長,已經和徐騰的代表人梅嘉莉討論過很多次。
徐騰從唐寧街離開,返回攝政公園,就在家裡接待了這位其實並不能讓他滿意的麥克泰斯庫先生,雖然不滿意,但在未來三年,他還是會繼續保留對方的董事長頭銜和位置,隻是任命新的ceo和大中華區總裁。
所以,徐騰此次與麥克泰斯庫先生的會談,要求並不高,隻是希望對方能夠有效的完成份內的工作,對聯合利華的機構進行瘦身,而新的全球執行總裁負責對聯合利華高達2400個品牌進行瘦身。
徐騰的要求是收縮到40個核心的全球性品牌和300個區域市場品牌,其餘都要逐步出售,40個還是30個、50個,300個還是500個、200個,這些全部是經過長達一年的反複爭論才確定的。
早在2011年,華銀財團就已經是聯合利華的第一大股東,這幾年,徐騰的很多想法都被董事會回絕了,即便他的想法和董事會不謀而合,董事會最終就是沒有辦法做到,拖遝的一塌胡塗,簡直讓徐騰不敢置信的程度。
fk!
傻比企業!
這要是從一開始就屬於華銀財團旗下,徐騰早就將整個團隊和董事會都撤銷了幾遍,某種程度上,也正是拜這個傻比董事會所賜,徐騰才能輕易說服大部分的中小股東,將這個爛攤子交給他清理。
大家都是資本家,都是投資機構,投資企業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養一群傻比,這一點,資本家內部還是很容易達成共識的。
禮貌,專業,高雅的殺死對手。
這是徐騰的信條之一。
除了在談判中的軟弱,讓徐騰輕易實現目標外,他對聯合利華的高管層和董事會是極度不滿意的,即便如此,他還是很禮貌的招待麥克泰斯庫先生,對雙方都很熟悉的梅嘉莉也在旁陪同。
徐騰的時間並不多,他明天早晨就要乘機返回國內,所以,他要用晚上這點時間和麥克泰斯庫先生談清楚,避免對方真以為他一直很滿意董事會的傻比狀態。
麥克泰斯庫先生顯然是很不適應華騰速度,上午剛簽署完並購協議,原先以為這段時間都要忙於處理並購,至少要幾個月後,才會騰出精力處理管理機構的瘦身問題。
所以,麥克泰斯庫先生是空手過來的,沒有任何計劃報告要呈遞給徐騰。
依然是那句話,如果是華銀財團旗下的其他公司董事長,以這麼老態龍鐘的速度處理工作,徐騰早就讓對方滾出去了。
這是完全缺乏一個對財團理事長應有的恐懼心理啊!
徐騰還是決定忍了,因為並購合同裡規定了麥克泰斯庫先生將繼續擔任聯合利華的董事長職務,直到3年後的聘用合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