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華國現存的海草房大都是幾十年前蓋成的,近些年新蓋的房子基本都是瓦房,最多用海草作裝飾、保溫。村子裡還在世的老苫匠都已經七八十歲,老工藝幾近失傳,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此,王胖子長這麼大,也沒有親眼見過苫海草,隻聽一些老人描述過大致流程,一些操作細節隻能邊乾邊摸索。
苫海草需要用一種工具,王胖子根據自己的回憶製作了一個,就是在一塊厚木板上裝一個把手,拿在手裡對海草進行推、擠、壓。
苫海草要從屋簷開始,順著下坡的方向擺放。為了加強海草的附著力,他們準備了三合土,和成稀糊狀,先在屋麵塗一點三合土,再將海草梳理成捆靠上去,就這樣一層壓一層往上苫蓋,每一層都要壓實壓密,而且越往上越厚,最終形成一個大約五十多度的陡坡。
坡度陡有兩個目的一是讓雨水下流得更快,不容易滲漏;二是上層的壓力更多的來自於垂直方向,將下層壓得更緊。如果坡度緩,下層很容易被吹散。
層層苫到屋脊之後,再往上就看不到屋麵了隻有海草了,這部分最容易被大風吹掉,更要多摻三合土,一是起粘接的作用;二是靠土的重量壓住下麵的海草。
海草房其實最怕的是台風,王胖子聽老人講過,每次遇到強台風,都會有幾戶人家屋頂的海草被刮跑。好在海東沿海遭遇強台風的機會並不多,幾年也遇不到一兩次。
但是他們這裡不同,基本每個月都有一、兩次台風。所以,海草苫蓋完成後,他們又用幾張之前收集的破漁網,修補勾連在一起,將靠近屋脊和兩側山頭的海草罩住,漁網邊緣用細繩綁到檁條、椽條上。
海草苫好,新房的主體就基本完成了,他們蓋屋頂用了三天,苫海草又用了兩天。
這天傍晚,眾人在新房裡裡外外地參觀,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肖恩感歎道“胖子,你這個苫海草的建議真的是太好了,質量比茅草好,成本比瓦房低。
其實之前我是計劃燒製瓦片蓋屋頂的,當時估算製坯、晾乾、砍柴、建窯、燒製、鋪設,起碼需要十多天,而這個海草房兩天就弄好了,居住效果還比瓦房好。”
王胖子謙虛道“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啊,其實這還是我操作不熟練,十幾人搞了兩天。咱這房子不大,正常個人、一天半就能苫好。”
磚瓦的燒製成本還是很高的,費柴費時費力,還破壞環境,他們上島才兩個月,燒陶、打鐵、做飯,已經砍伐了一大片樹林,按照這個速度,肖恩推算,年之後這島上的樹可能就砍光了,這還沒計算島上還有其他人。
如果樹木砍伐殆儘,島上的所有人都生存不下去,所以,他們打算以後限製砍伐。
如果用磚瓦蓋同樣一座房子,光燒磚燒瓦就得一個多月,還要再砍一大片樹林,這也是肖恩選擇土製房屋的原因之一。
秀蘭一邊看新房,一邊急切道“肖哥哥,那咱們是不是可以住進來了?”
肖恩搖搖頭,“還不行呢,門窗還沒有,還得盤炕、砌灶台。”
灶台可以晚點砌,但是門窗和炕不能沒有。
門窗的製作,與其它木匠活的主要區彆,一是戶樞,二是窗欞。
首先門的一邊要做出轉軸,轉軸的上下兩頭從門板的一邊伸出來,並做成圓柱形。
戶樞分上下兩塊木料,各挖一個圓柱形的孔,安裝時套在轉軸上,一起固定在門框上。
戶樞的具體外形可以靈活處理,簡單的方形也可,弄一些造型更好。但關鍵之處,在於上下兩個圓孔要在同一條線上,而且要垂直,門軸與門板也要在同一平麵,這樣門才能不歪不斜、嚴絲合縫地蓋到門框上。
其中下麵的圓孔裡他們還墊了一塊上了釉的碎陶片,它比較光滑,可以減小開關門的噪音。
廚房和東屋的門都是入戶門,入戶門的上半部分和所有的窗戶都需要做窗欞。
因為他們沒有玻璃,隻能采取古代的辦法,用窗欞糊上窗紙,以便采光。
窗欞做起來不難,就是用細木條交叉、連接,將窗子分割成小格。其中十字交叉處可用十字交叉榫,也叫馬蜂腰;t字型交叉用“蛤蟆肩”的榫型。
所有門窗的木料,他們都刷了桐油以提高防水性能。
窗欞做出來,他們還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窗戶紙還沒有解決。
肖恩和王胖子他們想了半天,實在不行,隻能等將來造出紙再糊窗戶。如果台風來了,就先用木板堵上,放棄采光。
聊到這個問題,秀蘭突然發話了“唉?我有辦法!比用紙糊效果還好。”
“哦?什麼辦法?”肖恩詫異道,眾人中他最懂建築、木工,他其實早就開始想這個事,隻是沒有好辦法。他們既沒有紙,也沒有玻璃。
“用塑料瓶啊!”秀蘭微笑道。
肖恩是多麼聰明的人,一點就透,立即悄然大悟道“呃~呀!秀蘭你這個主意太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們從海邊撿來各色塑料瓶,用剪刀剪開洗乾淨,去掉瓶底和瓶口,將瓶身展開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