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望!
太後剛回到宮中,高陽王元雍等諸大臣早已在大殿等候。
“稟太後,河北大旱,六鎮被暫時鎮壓的二十餘萬軍民無處就食,在柔雲鎮兵杜洛周的聚集下又起兵反了。現在杜洛周已經占了燕、幽兩地。”
太後一個人緩緩走向宮廷王座,她真的是覺得特彆無力,剛剛殺死元叉,現在河北又反。從未有過的虛弱充斥她全身,她內心非常的恐慌和脆弱。
若是清河王在,她還有主心骨,現在空蕩蕩的大殿,儘管群臣跪伏,她卻覺得孤零零的隻有她一個人。她多麼渴望清河王還能在她的禦座前侃侃而談。
“不止如此呀,陛下。鮮於修禮已在河北起義,現在河北已經是星火燎原了。”任城王高澄上奏。
太後的手在顫抖。
“那依二位王爺,現在該派誰去鎮壓較為合適呢?”
“太後,情況遠不止如此呀。”侍中元順補奏。“柔然可汗阿納瑰現在已長驅直入,直抵平城。目前平城城門緊閉,請求朝廷支援。”“什麼?“太後大驚,“阿那瑰和元淵夾擊破六韓拔陵之後沒有退回草原嗎?”
“回太後”清河都子監韓子熙回奏,“因柔然草原持續乾旱,故阿納瑰上奏朝廷請求賑濟,但元叉趁機向阿納瑰索要財物,激怒了阿納瑰,故其一路西下,現在已直達平城。”
太後故作鎮定,她努力掩飾內心的慌亂。雖然劉騰已死,元叉被追殺,但這滿目朝臣誰又是她最可信任的人呢?
“諸位朝臣看來,目前朝廷該如何處置?”
朝堂鴉雀無聲。
太後端坐禦座,也久久不言聲。
宣武帝去世時,胡太後24歲,清河王28歲,胡太後文武雙全,清河王飽讀詩書,兩個年輕人都曾抱著振興北魏江山的願望,大力改革,匡扶弊政,希望重振北魏江山。然而也因此而得罪了這朝廷上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以至於他們合力誅殺清河王而後快。
現在清河王已死,朝廷的頂梁柱已失。這黑壓壓的官員跪一地,誰能為她分憂呢?
自清河王死後,胡太後憔悴很多,麵對著各地起義的奏章如雪花片般飛來,太後覺得再也沒有當初的雄心和魄力。
“諸位王爺,大家可有辦法控製現在的局麵?“高陽王、任成王,廣陽王都低頭不語。
“唉……”太後從心裡歎一口氣,隻得退朝。
出了大殿,一陣陣寒氣從背後襲來。自從清河王死後,太後常常一個人走著走著就肅靜而立。
具有詩人氣質的胡太後,望著這大殿,不由地想這殘缺的青磚曾有多少大臣心思重重的踩過,拱橋上的龍頭石雕曾目睹了多少宮廷屠殺,這拱門紅柱又曾有多少柔媚笑靨在這裡觀望……
是的,她也曾多少次端坐在禦座上,深情注視著清河王翩翩而來。
“唉……”,她又一次歎息。
拓跋宏在革俗漢化的過程中,將人分為三等,分彆是“國姓”、“郡姓”和“庶姓”,又將門第分為六等,分彆是“膏粱門第”、“華腴門第”、“甲姓門第”、“乙姓門第”、“丙姓門第”和“丁姓門第”。
現在北魏朝廷所有的官員都以血統來劃分,隻要投胎好就能得到相應的官職,目前整個北魏朝廷已被官二代充斥。整個王朝充斥著得過且過的官員,現在整個洛陽已被各種貴族和後代塞滿,整個北魏朝廷暮氣沉沉,官員們除了想削尖腦袋當官,就是想爭相鬥富。該怎麼辦呢?
大臣崔光所製定的“論資排輩”的人事製度雖然愚蠢而可笑,但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至少這個政策暫時緩解了朝廷的危機。羽林虎賁之亂以後太後也隻是懲治首惡,脅從不問。因為誰敢明目張膽的堵死軍人進入中央政府的門路呢?
“唉……”,太後又一次歎息。
“清河王,你曾說過,堂堂北魏擁有遼闊的疆域,北至河套,南至江淮,東至渤海,西至流沙。但現在朝廷烽煙四起,死敵柔然又兵臨陣下,以朕一己之力怕是難以為繼這北魏的基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