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夥感覺到了危機和威脅,所以才駕駛各家的樓船趕來這裡示威,美其名曰迎接。
對於這些事情,早在來揚州之前,李醫就已想到。
他也知道,這趟揚州之行很可能會很不平靜。
但他還是來了,他很想看看揚州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也想看看揚州鹽商和糧商能玩出什麼花樣。
如果有必要,他絲毫不介意抄幾個鹽商和糧商的家,來個殺雞駭猴!
隔空客套幾句後,揚州刺史等人乘坐的那艘樓船就在運河上調頭,然後帶領著李醫他們這艘樓船向前駛去,直奔揚州城。
揚州鹽商和糧商的那些樓船,則靠向岸邊,等著李醫乘坐的樓船過去。
就這點而言,她們還是有些眼色的,至少表麵文章做得不錯。
當李醫乘坐的樓船經過時,那十幾艘樓船上的人全都出來,紛紛躬身施禮,高聲問候,一個個畢恭畢敬的。
“見過公子”
一時之間,這樣的問候聲響徹了整個運河河麵。
站在船頭甲板上的李醫,則不停衝這些家夥點頭致意,堆著一臉和煦的笑容,似乎人畜無害!
但是,這支船隊裡的很多人都知道。
他這次來揚州,絕不隻是來這裡遊曆一番,很有可能會掀起漫天風雲,甚至是一片腥風血雨。
沿著運河向前航行了沒多遠,李醫突然看到。
在運河東側的岸邊,前後相接停著上百艘貨船,如同一條長龍一般,一直蔓延到前方很遠的地方。
看到這一幕,大家都為之感到震撼不已。8
這麼宏大的場麵,李醫他們還是o第一次見到。
之前在長江上見到的運鐵礦石船隊,跟這支船隊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基本沒有可比性!
李醫快速掃了一下這支船隊,然後高聲詢問道
“刺史大人,這支船隊是運載什麼貨物的?為何停泊在此?”
前方船上的揚州刺史立刻回應道
“回公子,這是運送軍糧的船隊,正在等待裝運糧食”
“它們在揚州裝上糧食後,將會運往洛陽”
“然後經洛陽運往涿郡,供應東征大軍!”
“饋運使韋大人過幾日就將抵達揚州,親自押運這批糧草北上!”
李醫隨即點了點頭,讚歎不已地說道
“原來如此,這場麵真是宏大,令人歎為觀止!”
就在他們對話之際,那些運糧船上的船工,已紛紛站上甲板。
他們一邊好奇地打量著李醫的樓船,一邊躬身施禮,大聲問好。
相比那些揚州鹽商和糧商,這些普通老百姓就顯得真誠了許多,每個人都滿懷崇敬。
一直向前航行了兩裡多地,才到這支運糧船隊的最前方。
在這支船隊裡,除了運糧船,還有不少守衛的船隻。
岸上也有不少守衛的士卒,在河岸上不停來回走動巡邏。
李醫乘坐的樓船經過是,無論船上還是陸地上的將士,都會高呼見禮。
相比普通百姓,這些軍中將士對李醫更加崇敬。
彆的不說,單單供應軍中的那些乾菜,就讓所有軍中將士對李醫心懷感激。
再加上特種部隊、馬蹄鐵、更加鋒利堅韌的武器、以及各種新式裝備等等,都足以讓軍中將士們感激不儘。
經過這支龐大的運糧船隊,高大宏偉的揚州城,赫然已出現在大家前方。
相比長安和洛陽,揚州城牆和城門略遜一籌。
但相比大唐其他城市,這卻是一座煌煌巨城,遠遠看去就給人以巨大的壓迫感。
此時,揚州水門早已打開,正在迎接李醫他們的到來。
在揚州刺史所乘坐那艘樓船的引領下,李醫的這艘樓船徑直穿過水門,緩緩駛入了揚州城。
從水門下經過時,包括李醫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在抬頭看著這座巨大的水門。
這是大唐境內最大、最宏偉的一座水門,令人震撼。
抬頭看著上方的水門城樓,大家都有種泰山壓頂般的感覺。
唯有寧思羽那個小丫頭,卻在此時陷入了沉思,滿眼的疑惑,似乎在回憶什麼事情。
她的這種表現,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
說話間,樓船已穿過水門,正式進入了揚州城內。
剛一進城,大家就看到。
在城內運河支流兩岸,密密麻麻早已擠滿了人,摩肩接踵的。
從樓船上放眼望去,儘是黑壓壓的人頭。
無一例外,這些揚州百姓都是前來迎接李醫的,也是來湊熱鬨的。
看到樓船、看到李醫的一刹那,兩岸的人們就紛紛躬身施禮,並不停高聲問候。
“見過公子”
這樣的問候聲此起彼伏,響徹運河兩岸,也響徹整個揚州。
李醫則舉起右手,不停衝岸上的百姓揮手致意,跟大家打著招呼。
就在此時,身後突然傳來一個怯怯的聲音。
“揚州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可比江寧多太多了!”
“而且揚州城裡的建築也比江寧更多,更大,更華美!”
聽到這話,李醫不禁輕笑起來。
說這話的是文繡,以前她雖然也曾跟著父親跑過船,但次數有限,且從沒來過揚州。
她哪裡見過像揚州這麼繁華的城市,早已看花眼了。
與之相比,柳非煙和寧思羽這兩個小丫頭,卻顯得平靜許多。
她們是從長安出來的,途中還去了一趟洛陽,自然不會為揚州所震撼。
李醫並沒有回頭,而是微笑著朗聲說道
“揚州是大唐第三大城市,僅次於長安和洛陽,自然非常繁華”
“如果隻比人口,不說城市大小,揚州還在洛陽之上”
“揚州共有80萬人口,僅次於長安,是大唐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由於守著大運河,離海很近,揚州占據糧道和鹽道的便利,非常富庶”
聽著他這番解釋,現場眾人都輕輕點了點頭。
接著又向前航行了一段距離,李醫乘坐的這艘樓船,終於在城內一個碼頭上靠岸了。
船剛一停穩,還沒等李醫他們下船呢,先一步下船的揚州刺史等人已來到船邊。
等李醫他們下船,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跟在後麵的那些樓船,也陸續駛來,相繼靠岸,停泊在了岸邊。
那些樓船上的揚州糧商和鹽商都匆忙下船,紛紛向這邊趕來。
來到近前,他們紛紛向李醫鞠躬施禮,一個個都非常恭敬。
直到此時,他們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李醫,一個個都好奇地暗中打量著他。
站在一旁的揚州刺史,則在不停向李醫介紹這些揚州豪商。
“公子,這是四海糧行的東家,趙四海”
“四海糧行是揚州最大的糧食商之一,過兩日運往洛陽的這批糧食,有三成半都是由四海糧行籌措的”
李醫立刻衝這位頂級糧商點頭打了個招呼,讚賞不已地說道
“四海糧行乾得非常不錯,值得嘉獎”
“這種通曉大義的行為,必須好好弘揚一番!”
隨著他這番話,趙四海的一張老臉頓時就笑開了花。
“公子,這是嘉實號的東家,陳澤民”
“嘉實號是揚州最大的鹽商之一,也是少數擁有朝廷所頒發鹽引的商號之一”
揚州刺史繼續介紹著。
這次介紹的是一個鹽商,四十多歲,看著精明乾練,還有幾分儒雅的氣度。
李醫衝對方拱了拱手,又是一番客套。
接下來,揚州刺史又介紹了幾位重量級糧商和鹽商,以及幾位官員。
其餘那些份量稍輕一點的,則都一帶而過。
大家互相認識,客套一番後,這才離開碼頭,走上碼頭旁邊的街道。
下一刻,聚集在街道上的人們都紛紛躬身施禮,高聲問候。
李醫則跟以往一樣,跟老百姓們親切互動著,噓寒問暖,關心百姓們的生活。
正行進間,路邊突然有人高聲問道
“請問公子,我們這些船工的子孫是不是也能去春苗學堂進學?”
李醫看了看提問的那位,然後微笑著點頭說道
“沒錯,隻要是我大唐百姓的子弟,無論出身貴賤,都能去春苗學堂就學”
“他們能不能出人頭地,全看能力,不看出身和家世”
話音未落,現場已響起一片激動不已的歡呼聲。
“太好了,沒想到咱們這種草民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
“是啊,咱百姓家的子弟,以後或許也能出人頭地!”
歡呼聲中,人們紛紛躬身施禮。
其中一些百姓,更是跪了下去,這就準備磕頭感謝。
看到這一幕,李醫立刻邁步上前,準備攔阻一下。
就在走近路邊人群的一刹那,他的眼角突然撇到一道寒光,直衝自己而來。
下一瞬間,他雙腳猛地向前一蹬,整個人立刻閃電般向後竄了出去。
與此同時,他的右手也已飛速握住掛在腰間的短劍劍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