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掙紮求活!
正當馬淳進退維穀的時候,秦川人帶來了一個來自弁韓的部落酋長,求見馬淳。
這個自稱箕子朝鮮貴族景如鬆之後的景先酋長一進門便對著馬淳嚎啕大哭,弄得馬淳和堂上眾人一頭霧水。馬淳示意秦川人做通譯,問一下這位叫景先的人為何要哭。
秦川人低聲對馬淳道“君侯,他們自稱殷人後裔,語言與中原相通,會說洛陽正音。”
馬淳於是問道“景先生何故痛哭?”
那景先慢慢止住哭聲,伏地對馬淳拜了拜道“小人景先,乃弁韓八姓之一的景姓族長,與辰韓十二姓同出於箕子朝鮮。
當年先祖之國為高氏高句麗所滅,殘餘之民流落到辰、弁等韓地,向當地部族馬韓人商借了這兩塊土地方得生存。為此,我們這些殘餘的朝鮮人不設王位,以馬韓辰王為共主。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
這裡景先所說的朝鮮人其實就是當年箕子帶領的那些來到朝鮮半島設立朝鮮侯國的殷商人,地道的漢人。而本地土著建立的國家卻不叫朝鮮,而是例如濊貊、高句麗、馬韓等等,不會稱自己為朝鮮人。
馬淳奇道“既然你們在三韓之地生活了三百餘年,那為何還要痛哭?”
景先擦擦眼淚,繼續說道“原本我們這些朝鮮殘餘在辰、弁等地生活還能勉強度日。辰韓人善於耕種,我們弁韓善於製鐵,馬韓土著體力勇健,性格豪爽,願意保護我們,高句麗無力南侵,大家也就相安無事。
隻是自兩年前大魏幽州刺史毌丘儉悍然出兵,滅了高句麗之後,趁勢南下,脅迫我們交出大量鐵器錢糧,並且不許我們前往大魏交易。
如此一來,三韓每況日下,其後帶方太守弓遵時常帶兵侵擾三韓,馬韓五十餘部族被其擊破虜走二十。今年更是要求我們將出產的鐵器糧秣上交一半,方才放過我們三韓。”
馬淳點點頭“毌丘儉確實有些過了。”
“何止過了,小人聽說毌丘儉意欲滅了我三韓,將三韓之民儘數貶為奴隸,為其飼養戰馬,耕種土地,打造鐵器。小人以同為華夏苗裔前往幽州請求那毌丘儉莫要如此逼迫,哪知道毌丘儉連見都不願見小人,竟派人將我亂棍趕出。小人實在走投無路,故此向君侯求救。”
“我崖洲島離三韓萬裡之遙,景先生何故會來求我?”
“君侯,我三韓一向也與崖洲島有貿易來往,三韓之民誰人不知崖洲島乃世外天堂。聽聞君侯一在琉球建城置民,琉球土著以此為榮,往來三韓時常有誇耀之辭。琉球距三韓不遠,君侯何不接納三韓,以為屬地?”
“琉球與我崖洲島一樣,皆為海外荒島。我崖洲島欲要通商天下,在琉球建城也是為了方便通商。你三韓自有國家,怎能納為屬地?此事於理不合。”
馬淳這是聽出來景先的意思了,看來這三韓時被毌丘儉逼迫的狠了,實在沒辦法就隻好到處找外援。估計其他外援都找遍了,也沒辦法抵擋毌丘儉,隻好急病亂投醫,連萬裡之外的崖洲島都要試試。
他們不敢去求東吳朝廷,是因為當年東吳聯絡公孫淵之時,這些周邊小國與公孫淵一同反水,把東吳一萬水師連同艦船、財物吞了個乾乾淨淨。這筆帳孫權到現在還耿耿於懷,景先要是敢去建業,指不定會被孫權當場斬殺,甚至會派艦隊前去三韓趁火打劫。
而崖洲島海外貿易多年,其實島內很多情況在周邊國家知道的反而比國內多的多。很多國家甚至以為崖洲島就是一個國家,而不是東吳的一個縣。
這景先估計和秦川人有些交情,見馬淳不同意他的建議,便以目示意秦川人,希望他能為自己說情。
秦川人上前對馬淳道“君侯,三韓之地確實多有華夏苗裔,如今他們深受曹魏迫害,誠心歸附與我們崖洲島,還請君侯三思。”
馬淳依然沉思不語。景先急了,再次俯首拜道“君侯,來時我三韓共主辰王有言,隻要崖洲島願意出兵抵擋大魏,我辰王願意取消王號,甘為崖洲島之民,三韓國土皆為君侯所有。”
甘昌見馬淳依舊不說話,知道他在考慮得失權衡利弊,便對秦川人道“秦司馬,你先帶景先生去館驛休息,待君侯權衡一二再做定論。”
秦川人對眾人拱拱手,一把拉起景先,低聲對他說了幾句,然後帶著景先退了出去。
等二人出去,甘昌對馬淳道“君侯是在考慮如何應對毌丘儉大軍?”
馬淳點點頭道“不錯,納三韓為屬地本就是我們的既定策略。原本是以高句麗為練兵對象,不隻是高句麗已亡,若直麵毌丘儉大軍,我有些舉棋不定啊。”
甘昌道“據秦川人所繪三韓地理圖,此地多為高山峻嶺,不利與騎兵作戰,以崖洲島軍隊實力,對陣毌丘儉應該勝算不小,君侯何必猶豫。”
顧承道“文茂說的不錯,君侯擔心的是平地對陣騎兵或有戰敗之慮,可三韓地理利於步兵,君侯無須擔心。”
顧譚搖搖頭道“君侯是否在思慮出兵之名而非出兵?”
馬淳讚許的看了一眼顧譚“子默先生說的不錯,我崖洲島畢竟還屬於大吳。如果貿然出兵與曹魏交戰,無論勝敗,定然會被朝廷所知。若是皇帝陛下發難,我大軍尚在萬裡之外,如何回救崖洲島?”
馬淳確實在考慮這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他現在不打算貿然發動內戰,原因不再複述。但要是以崖洲島的名義據有三韓,必然會直麵毌丘儉大軍。無論勝敗,一仗下來肯定天下皆知。
這樣一來,讓孫權怎麼想?他是欣喜於崖洲島竟然有實力遠航萬裡之外攻擊曹魏,從而嘉獎馬淳呢?還是震驚於崖洲島實力足夠威脅東吳朝廷,從而派遣大軍剿滅馬淳?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攘外必先安內”,這可是自古以來的至理,孫權絕對不會愚蠢到坐視馬淳的壯大,從而威脅東吳政權。
“那就換個國家,用琉球國的名義出征三韓。”一個聲音從角落裡響起。眾人循聲望去,卻見周良站在角落,昂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