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掙紮求活!
“那就換個國家,用琉球國的名義出征三韓。”周良昂首說道。
馬淳聞言微微一笑“德音,你是如何想到用琉球國的名義?”
“其實很簡單。”周良走到大廳中央,對眾人拱拱手。“當初君侯出兵林邑,不就是為了不讓朝廷知道我們有實力滅國才沒有滅掉林邑國祚,將林邑設為海外殖民地。並且用林邑國的名義與朝廷通商和征討周邊反對勢力。
如今既然同樣不能用崖洲島名義出兵三韓,那何不用琉球成立一國,再以該國名義出兵三韓?良以為,曹魏就算想破了腦袋也絕不會想到琉球國竟然是萬裡之外的崖洲島屬地。”
是啊,眾人恍然大悟,崖洲島地處東吳東南海島,就連東吳朝廷也隻是知道這個地方在馬淳的治理下非常富庶,根本不知道島上的軍事實力竟然也如此強大。你想連本國朝廷都不知道的事情,作為敵國的曹魏怎麼可能了解的那麼清楚。
曹魏陸上戰力確實強,可他們水師的實力向來孱弱不堪。據說要不是倭國邪馬台女王派遣使者去洛陽朝見曹丕,曹魏都不知道海外還有一個叫倭國的地方。所以他們肯定也不知道琉球在什麼地方,這個國家有多少國土、人口以及軍事實力。
如果以琉球國的名義出兵,那麼曹魏絕對不會想到是崖洲島的部隊。或許會懷疑是東吳在背後支持,但魏吳兩國一直征戰不休,東吳何必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用一個陌生國家的名義打自己。直接用東吳的名義出征不好嗎?
所以他們也不會想到這是東吳搞的鬼,要是毌丘儉戰敗,他們甚至會隱瞞戰況,生怕吳蜀兩國知道自己損兵折將,乘虛進攻自己。
這樣一想,周良的想法簡直是絕妙之策,把所有的問題都完美的解決了。
甘昌對周良深施一禮道“德音兄計出驚人,小弟佩服。”甘昌自從加入馬淳麾下,就受到馬淳的重用。年輕人嘛,自然有點自持才高,不太看得起島上本土官員。
他倒不是說全麵貶低這些馬淳的學生弟子,隻是覺得這些人處理實際事務比較突出,但是在眼光見識上麵到底比不上自己這幾個從京師建業來的世族子弟。有時候在言語上往往帶著些居高臨下的口氣。
不過他沒想到,他們這些高門子弟議了半天卻沒想到的關鍵點,被周良這個主管農桑的典農吏一語道破。頓時肅然起敬,對周良態度也有些恭敬起來。
馬淳當然不會計較底下人這些小心思,就算意識到了,他也不會在意這些事情。隻要都是為了崖洲島好,不至於形成黨爭,他是不會插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周良這個偷梁換柱瞞天過海之計讓眾人茅塞頓開,顧承撫掌笑道“周典農此計甚妙,主公,臣不才,自請領兵出戰。”
這一聲主公,叫的馬淳一愣。自他出仕以來,這麼多年隻有自己對甘瑰稱過主公,從未有人稱自己為主公。今日顧承以江東顧氏之尊尚且低頭認自己為主,可見他們真心承認自己有稱霸天下的資格了,讓馬淳心中驚喜不已。
不過馬淳還是擺擺手,笑道“子直先生莫急,此戰既然是‘琉球國’出兵,當然由‘琉球國主’泊海親率大軍前往三韓。你我幾人作為顧問觀戰可也。”
顧承一愣,旋即回過味來,拱手道“主公思慮周全,臣不如也。”
既然要用‘琉球國’的名義出征三韓,馬淳幾個在東吳都有名號的主臣當然不能出現在戰場上,防止曹魏看出破綻。而用名不見經傳的泊海旗號,就能很好的迷惑對方。
再者說,用誰的旗號有啥關係,臨陣指揮還不是馬淳他們幾個說了算,泊海隻是掛個名而已,又不會真的讓他指揮作戰。
計議已定,馬淳當即召見了景先,告知他崖洲島同意出兵的事情。不過既然三韓願意並入崖洲島,那麼所有合並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和景先交代清楚,不能嘴上說的好好的,到時候打退毌丘儉,三韓國主反悔怎麼辦?
景先大喜過望,立刻賭咒發誓說絕不敢欺瞞馬淳。其實馬淳擔心也是多餘,三韓已經和崖洲島做了好幾年生意,對崖洲島體製熟之又熟,早就想有這麼一個強大的依靠,使得三韓百姓能過上像崖洲島一樣的幸福生活。將來就算國主辰王想反悔,國內各部族也不會允許。
說實話,三韓隻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名義上有三個國家,其實部族林立,國主隻是一個部落聯盟推選出來的首領,並不像中原朝廷那樣擁有絕對的權力。說白了,其實和當初崖洲島的黎人一樣,很多部族還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為了能吃飽飯,生存下去,部落財產都是公有的,
現在有機會加入這個神仙般的國度,怎麼不會感激涕零,積極做好一應準備。
馬淳將柳榮和周良、萬震等人留在崖洲島坐鎮後方,準備後續戰備物資的生產。夫人甘莘帶著兒子馬延也留在崖洲島。自己帶著毛大、周吉、趙鐵以及甘祥、甘福、甘義等一應甘氏部曲,率一萬大軍移師琉球,出征三韓。
隨行的還有參議軍機的顧承、張休,負責情報收集的甘昌、秦川人,負責後勤保障的顧譚,以及崖洲島新設立的參謀司。參謀司規模不小,其中成員主要由崖洲島軍校畢業,經過基層鍛煉,經曆過一些戰事的優秀學員組成。
目前主要負責人就是顧承和張休二人,馬淳希望在他們的指導下,這些年輕人能快速成長起來,成為將來馬淳軍的骨乾力量。
眼下崖洲島常規部隊有兩萬人,分成兩軍十校尉。左軍都督原本是馬淳的夫人甘莘,如今甘莘退出軍界相夫教子,馬淳就兼任了左軍都督之職。下屬周吉、趙鐵、甘祥、甘義、泊海五校尉。毛大為右軍都督,下屬布小義、暨陽、甘福,以及戴斌、張波等五校尉。
這五個人當中除了甘福,都是經過崖洲島軍校培養,在曆次對外戰爭中表現優異的年輕人。其中布小義還做過一段時間的親衛隊長,因為他作戰勇敢,馬淳就將他放出來作為基層軍官培養,慢慢累功成為獨領部隊的校尉。
馬淳打算將左右兩軍輪流前往朝鮮半島接受戰火洗禮,熟悉曹魏正規軍作戰,吸收經驗,以對應將來更大規模的戰爭。
當然了,甘祥、甘義和甘福這三人都是來自甘氏部曲,不僅熟悉水戰,還是馬淳軍中最熟悉騎兵作戰的將領。馬淳希望將來他們能組成崖洲島騎兵部隊,為將來征戰天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