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互相拿來拿去就是常態。
然後他們就把符籙這一套抄了過來,弄出了開光佛寶保護信徒。
兩家就這樣你抄我,我抄你,很快就把這一套體係給完善了。
就在這時,一身血腥味的蔣瓛回京。
先是去見了皇帝彙報工作,並領了新任務。
然後他就來拜見陳景恪:“陳伴讀,陛下讓屬下來聽您吩咐。”
陳景恪給了他一本《猶大書》,將蒲氏的內容重點圈了出來:
“太上皇希望大明永無猶大……我已經吩咐宗教司,將猶教列為邪教。”
“但此舉必然會遭到讀書人的反對,陛下需要一份能堵住所有人嘴的證據。”
蔣瓛秒懂,說道:“是,屬下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證據呈送陛下。”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去吧,此事辦好了,我保你全身而退。”
蔣瓛虎軀一震,激動的道:“謝陳伴讀,此恩屬下沒齒不忘。”
陳景恪笑道:“應該謝太上皇和陛下,大明不會讓功臣流血又流淚,去吧。”
“是。”蔣瓛躬身後退十幾步,才轉身離去。
蔣瓛立即展開行動,一部分人南下去尋找胡商問情報,一部分人出動去抓捕蒲氏後裔。
對於錦衣衛的動作,文官集團很是警惕。
皇帝突然將他召回,然後錦衣衛就展開如此大規模行動,肯定不簡單。
不過發現被查的是蒲氏,大家就不說啥了。
當年蒲壽庚背刺南宋,不光殺死了三千宋朝宗室,還有無法計數的士大夫被殘害。
讀書人對他們有多厭惡可想而知。
事實上,前世明朝民間一直對猶大不友好,很大程度就是讀書人討厭他們。
現在見錦衣衛再次針對蒲氏,讀書人自然不會反對。
相反,還在一旁看起了熱鬨。
且說佛道兩家互相抄對方的創意,然後再進行拓展創新。
很快就拿出了一套簡單,卻非常實用的,具有針對性的說辭。
當最終的成品擺放在眼前的時候,陳景恪還能說啥。
大手一揮,賞。
每家獎勵兩座廟觀,額外發放一百張度牒。
自宗教司重組,朝廷就收緊了廟觀名額和度牒數量的發放。
甚至嚴格到了,按張發放度牒的程度。
所以,對於兩教來說一百張度牒的獎勵,是非常的豐厚了。
他們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還是陳伴讀做事敞亮啊,從來不讓人白忙活。
推行這套理論的時候,就更加的積極了。
被陳景恪重點扶持的媽祖信仰,自然不甘落後。
他們也奉行拿來主義,直接將佛道兩教編寫好東西抄了過來。
不過根據媽祖海洋女神的神職,進行了一些創新。
比如,凡是有猶大猶教存在的地方,都不會受到媽祖庇護。
船上有相關物品?
對不起,媽祖不保佑你。
當陳景恪看到這一條的時候,徹底放下心來。
媽祖親自下場,猶大這輩子都彆想進入中國文化輻射的海域。
以華夏今日今時的世界地位,尤其是在貿易圈的地位,約等於他們告彆了海洋。
在大航海即將到來的時代,無法下海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尤其是對猶大這樣靠商業生存的流浪族群,後果更是致命的。
而且彆忘了,這個時代基教也同樣反猶。
如果東方的反猶信息傳到西方,他們會怎麼做,相信不用多說。
說個冷知識,大家都認為伊教極端。
然而事實上,在過去的千年裡,伊教對猶大相對來說是比較的。
諷刺的是,幾百年後猶大反噬宿主的本性再次暴露。
他們還說出了那句很著名的笑話:猶大被屠殺的時候,沒有得到過任何幫助。
實在是讓人笑拉了。
宗教方麵做好準備之後,陳景恪終於展開了下一步的行動。
將編寫好的《猶大書》刊行天下,並且售賣價格極低。
很多讀書人奔著陳景恪的名聲,購買了此書觀看。
然後他們震驚了。
不是震驚於世界上竟然有這樣卑劣的族群,而是震驚於陳景恪的狠辣。
你和這個猶大到底有什麼仇啊?
竟然將人家給抹黑到這種程度?
是的,大家普遍並不相信書上的內容。
雖然我們華夏看不起蠻夷,可那也不是因為他們多麼邪惡,而是因為他們愚昧落後。
你這書裡,將猶大描寫的簡直十惡不赦。
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族群?
肯定是他們得罪過陳景恪,所以他才會如此不要臉的抹黑。
而且還將蒲氏和猶大放在一起,更是荒謬。
錦衣衛去查蒲氏的原因,也終於有了。
肯定是陳景恪乾的。
為了潑臟水,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對於讀書人的看法,陳景恪並不理會,完全沒必要。
因為很快他們就會知道,這上麵的東西都是真的。
接下來,陳景恪給幾個市舶司寫信,以後所有的船隻上都必須有這本書。
每一個出海的船員,都要熟悉上麵的內容。
否則,不允許出海。
這一下文官集團終於坐不住了。
一開始陳景恪利用宗教、刊印書籍,去針對一個族群,大家還能裝作沒看到。
哪怕他利用了錦衣衛去查,大家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竟然要利用行政係統強行推廣此書,那絕對不行。
一來是觸動了行政係統的利益。
二來我華夏雖然驕傲看不起蠻夷,可如此針對一個族群,也非仁者所為。
但是,等他們拿此事彈劾陳景恪的時候,早有準備的朱標也拿出了一份調查報告。
“這是錦衣衛的調查報告,《猶大書》上記錄之事基本為真。”
“背叛南宋,屠殺南宋宗室和士大夫的蒲氏,就是潛伏在華夏的猶大領袖。”
“嘩……”這下群臣不淡定了。
趕緊接過調查報告看了起來。
錦衣衛是得到了陳景恪指點的,跑到南方港口城市,找各個部族的胡人調查。
得道的情報五花八門,有說猶大好的,也有說他們不好的,還有無所謂的。
關於同一件事情,甚至能出現許多不同的看法。
這是正常的,大家站的立場不同,接觸到的信息也不同,看法也就千差萬彆。
但錦衣衛將情報彙總之後發現,陳景恪之前說的那幾次種族滅絕事件,都真實存在的。
他們左右橫跳,攀附一個又一個強者,也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至於蒲氏那邊的情報……
蔣瓛是個聰明人,很清楚上麵想要什麼樣的證據。
尤其是還得到了陳景恪的暗示,他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蒲氏的後人就供出了很多所謂的隱蔽信息。
他們確實是大食國猶大,祖上遷徙大宋,想要在這裡獲得一塊土地建國。
隻是華夏重農輕商,他們蹉跎幾代人都未能如願。
一直到蒲壽庚時期,靠著鑽營和猶大集團的支持,終於進入了官場。
甚至一度成為參知政事——這是能左右軍國大事的中樞高官。
他們終於看到了建國的曙光。
可惜南宋自身難保,他們眼見事不可為,就背刺南宋投降元朝。
蔣瓛是審訊高手,更知道什麼樣的口供容易取信於人。
他審問了很多蒲氏族人,拿到了很多口供。
有些人的口供啥都不知道,有些人的口供亂七八糟,有些人的口供則說的比較有條理。
但人就是這樣,高度相似的口供,會懷疑是偽造的。
雜亂的口供,大家反而覺得更加真實。
文官們看到這份前後矛盾的口供,果然沒有懷疑。
並且很快就從這些口供裡梳理出了有用信息。
蒲氏確實是猶大……一切都是為了找一塊土地建國。
當這兩條信息被確定,剩下的已經不重要了。
此時,他們隻有一個想法:猶大必須死。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