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吏治_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吏治

第四百四十七章 吏治(1 / 2)

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

曆史的車輪在把安南像輾蟲子一樣軋過以後,似乎在永樂元年的末梢,微微停頓了片刻,才會繼續向著未知的前方駛去。

而在此之前,新一輪的內部整頓開始了。

這次是薑星火的回合。

“參見陛下。”

在滿城歡慶中,薑星火來到了皇宮之中。

“將考成法與京察相結合”的這種想法當然不是突然產生的,事實上考成法是於洪武三十五年提出並醞釀的,並於永樂元年上半年正式試點執行後生效,開始向全國推廣,也是永樂新政刷新吏治的重要舉措。

隻不過在新政施行初期,因為種種原因,考成法並沒有進行高調宣揚,隻是要求朝廷從上至下各級衙門進行執行,甚至連一些地方都不太重視它的存在。

畢竟對於絕大多數的基層官吏來說,他們隻管做手頭那些幾十年不變的事情,然後就可以享受生活,至於朝廷所謂的官員考核,那些東西離他們實在是太遙遠了,跟自己的生計完全扯不上關係。

說白了,都是日子人。

在這些日子人的眼裡,考成法也無非就是皇帝一時興起而已。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棣這個新皇帝,自然也得燒上這麼幾次火,再正常不過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等皇帝沒了新鮮勁兒,想來也就回歸正常了。

畢竟火燒的最狠的洪武朝,那時候官員數以萬計被處置,可說白了,基層不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嗎?

但這一次,顯然就變得截然不同了。

在明朝前期,京察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出現了建文朝把京察改為十年的事情,這就充分說明了,中樞的大小官員都不樂意京察。

但是隻要讀過明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京察在明朝中後期,將會成為整個廟堂鬥爭的主線節點,每一次京察,隻要有黨爭,那必然是血雨腥風。

薑星火也不清楚,他把“京察”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以後,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怪物。

但眼下既然已經決定在謀朝換代這條路上走下去,為了日後自己的所有努力不會被士紳文官複辟,為了自己最後不淪為王安石、張居正那樣的結局,他也隻能打開這個盒子。

“國師來了,說說你的想法。”

朱棣並沒有在彆的地方召見薑星火,還是在城牆上。

而這城牆,就是當初薑星火阻止國子監監生們叩闕時,朱棣等人當初站的地方。

隻不過與此前不同的是,這裡多了一座固定的大倍數望遠鏡

是的,皇帝待著沒事又不想出宮的時候,就會在這裡觀察一下太平街對麵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身邊沒有太多大臣,就是兵部尚書茹瑺、吏部尚書蹇義,還有一直沒說話的工部侍郎金忠。

薑星火清了清嗓子,說道“之前曾與陛下說過,理想中的國家運行,那就是能對各級衙門實行嚴格的綜合核定,對各級大小官吏實行嚴肅的考察,使從中樞到地方任何衙門,在理論上,都是在有監督有管束的狀況下履行其職能,行使其權責。”

“是,朕有所耳聞,這便是國師在大明行政學院裡,講授的行政管理學所倡導的。”

顯然朱棣並沒有減少對薑星火日常行動的關注,而幾位大臣也都跟著聽著,這都是堂皇王道,倒也沒什麼好質疑的。

“考成法的目的就在於,讓任何官員的公務活動,亦必一一有記錄可憑,政績可考,優劣可核,並據此接受稽查。人有專任、案有專責,事有時效,起訖清楚,處理過程和結果清晰,就會使得一切都在規章製度的範圍內運作,如此才不會出現各衙門互相踢皮球,敷衍塞責以至於拖遝擱置的情況,而一旦沒有人核查,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不了了之。”

嗯,如果打個形象的比方,大明是一台機器,那麼考成法就是對機器的定時檢修和加機油。

在薑星火前世,張居正改革正是通過考成法的推行,才保證了大明這台鏽跡斑斑的國家機器重新恢複正常運行,對於萬曆初期長達十年的各項革新,都起到強有力的推動和保證作用。

那麼為何現在薑星火要來重提呢?

這裡麵的道理就在於,變法的第一階段,是爭“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而“該不該變法”的名,已經爭論完了;第二階段,是爭得“實”,在朝廷那裡也就是變法到底能不能富國強兵,能不能給國庫搞來錢;第三階段,就是變法的全麵深入推進。

而任何變法政策,落實到了實地,都是由人來執行的,那麼不管是出於目標的需要,還是得為三階段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人事鬥爭,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臣以為,今年的考成法,未必會如預期那般上行下達,繼而國朝一體通達。”

薑星火話鋒一轉,開始唱起了衰,這不由地讓朱棣覺得有趣了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考成法是薑星火提出的,而如今卻另起波折,想來是有什麼算計在其中的。

但吏部尚書蹇義這時候卻也站出來說道“臣也有話要說。”

“講。”

蹇義行禮說道“考成法一事,臣以為是良策,但未必能堅持下來。”

“喔?此言何意,難道天官都認為考成法無法推行嗎?”

如果說剛才薑星火的覲見,讓朱棣隻是有些意外,那麼此時蹇義的補充,就讓朱棣徹底重視起來了。

畢竟蹇義作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是沒道理跟薑星火達成一致的,而且錦衣衛始終保持著對朝中重臣的關注,也沒有發現兩人私下裡有什麼交集。

既然不是事先謀劃約定好的行動,那就說明,蹇義確實認為考成法有些弊端。

可這明顯不符合蹇義的利益,因為蹇義掌管吏部,而考成法在事實上是對吏部權力的一次極大加強,即便蹇義真的認為有什麼弊端,也不該說出來,否則是會影響自己的權力的,而手中的權力,無疑是這些大員們的立身之根基。

“空印案。”

蹇義的麵色很嚴肅,神色間有些凝重,似乎陷入了對往事的短暫追憶。

空印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原因就是官員因為時間成本等實際情況,為了偷懶,直接在空白的公文上預先蓋上印章,然後後麵再填寫上具體內容,有現實需要,但無疑是弄虛作假,被老朱發現以後,老朱相當重視,並且勃然大怒,然後就是人頭滾滾環節。

“從空印案到現在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官員的懈怠以及對審查製度的消極對抗,是不避免的,這從秦漢時期的‘上計’製度就開始了,這不是靠殺人能解決的問題。”

京察,在朱元璋死後被改成了十年一次,而考成法的殺傷力,可比京察大得多,反彈也一定是更大的。

目前在很多官員的認知裡,考成法還是皇帝剛登基腦子一熱,想整頓一下吏治,隻要消極對抗,沒幾年就自動偃旗息鼓了。

而如果今年不僅考成法對天下官員出重拳,京察也對中樞各衙門再進行一輪優勝劣汰,官員們馬上就會從幻想中清醒過來,繼而人人自危,到時候對考成法的抵製,就會成為一種普遍共識。

蹇義接下來說的話,就比較難聽了,甚至可以說是當著皇帝的麵,在攻擊薑星火。

“老臣以為,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國師建議行考成法以來半年,造冊章奏繁多,各衙門似乎殆無虛日,頗為勤勉,但敷奏雖勤,而實效多少,還是未知之數。”

“所謂上之督之者雖諄諄,而下之聽之者恒藐藐,大約如此故而考成法之成效幾何,還請陛下不要報以太大期望。”

不管蹇義是忠直體國敢說真話,還是借此得了考成法施行權力的便宜還要在這裡賣乖,借此攻擊薑星火,朱棣心頭都有些不滿。

因為在朱棣看來,有一萬個理由,都不如好好整治這群士紳文官來的舒服

朱棣沒說話,但皇帝的嘴替金忠說話了。

“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儘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這是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裡麵的一段話,意思也很明顯。

——先乾了再說能不能成。

蹇義被這麼反駁,自然也不會再說什麼,於是焦點又回到了薑星火這裡。

但薑星火卻反而大方地承認道“蹇尚書說的有理,考成法第一年確實不應該指望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成效,未來也一定會有很大的阻力,但正因如此,才要重新縮短並啟用京察,將京察與考成法、禦史巡視製度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從中樞到地方,從三年到每年、每季,形成多梯次全方位的吏治整飭。”

聽聞此言,朱棣的心頭隱約閃過了一絲猜度,在吏治整飭上,朱棣與薑星火的立場當然是一致的,但不一致的是,這個權力到底要握在誰的手裡。

如果是考成法,那麼權力肯定是在吏部的。

而按照洪武朝舊製,京察的權力也是在吏部手裡的。

五品以上的官員是一套,決定權主要在皇帝的手裡,吏部實際負責的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包括翰林院、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各部寺官員,主要環節有筆試和麵試。



最新小说: 蒼穹任遨遊 紅樓:李紈,餘乃謙謙君子 學霸的係統養成 眼睛一閉一睜,無限我來啦 斷陰陽 海賊:出門打架要帶奶媽 逃荒團寵:拐個太子當夫君 小師妹不能惹!她能吃又缺德 蓄謀餘生 怎麼辦?被豪門三姐妹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