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場_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 >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場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場(1 / 2)

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

理欲統一!

這四個字如洪鐘大呂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坎上。

薑星火理論的完整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從本體論的角度,薑星火的理論,對於整個現實世界的解釋,對於之前的曆代大儒,尤其是宋儒而言,詳實等級無疑是輾軋級彆的。

無論是張載的“太虛氣本論”還是程頤的“理氣二元論”,亦或是朱熹的“天理人欲論”,氣本論的世界觀框架,對於現實世界的解釋,都很難讓人完全理解和信服。

氣,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沒有人觀察到?

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就像是一條傳了四五代人的破褲子一樣,每代人都在縫縫補補,隻是爭取它不會露餡丟人太難堪,至於想要多美觀,那就做不到了。

而現在,這條破褲子徹底被薑星火的名為“細胞”的大剪刀給裁剪爛了。

跟抽象的、無形無質的“氣”相比,細胞是能夠被普通人在幾乎所有生命體上普遍觀察到的真實存在,這種真實存在,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同時幾乎不會因為觀測者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隻要觀測手段固定,使用標準的顯微鏡,那麼不同的人,就能得到相同的觀測結果。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

在傳統的各種派彆的本體論中,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對於本體論的觀測,都是“因人而異”的。

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根據資質悟性佛緣等因素的不同,對於各派彆的本體論,在觀測或者說體悟過程上,得到的結果是不統一的。

這就導致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也有理。

正因如此,三教之間互相爭執不休,持續了上千年,對世界的結構和構成,都有自己的一套認識理論,也就是本體論。

但薑星火的“物質一元論”,通過發現微觀層麵上細胞的存在,完成了本體論劃時代的變革。

從此以後,本體論的觀測者,嗯,用儒家的話說就是“體物之人”,不再需要個人稟賦,所有人用同樣的方法,都可以觀測到相同的詳實結果。

這樣一來,不僅具有眼見為實的說服力,而且這套理論能普及的程度,也極大地增加了。

受眾多了,信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公論。

實證主義方法的最大效果,就是“不信你自己看”。

這種效果,在科學原理和實驗的普及過程中,已經初見端倪。

譬如熱氣球氣壓原理,以及棱鏡散射原理,都是能夠通過實驗複刻的。

正因如此,科學原理才在國子監生中受到追捧,繼而流行。

這個道理,在座的諸位大儒都很明白。

所以他們都清楚,一旦今日的成果麵世,尤其是以孔希路的名義發布,那麼隨著顯微鏡的普及,薑星火以細胞物質學說作為基礎的“物質一元論”,將會迅速風靡大江南北,而且理學家們根本無力反駁。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細胞物質學說能夠實證自己的存在,理學家怎麼證明“氣”的存在?

證明不了,沒這個能力你明白吧。

而除了“物質一元論”這個本體論,基於本體論延伸出的人性論,薑星火顯然也下了相當程度的工夫。

“暫且休會吧,諸位且歇息片刻。”

就在這時,胡儼作為東道主,利用了一下手中的權力。

薑星火當然清楚,胡儼這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就像是打比賽,打到最後隻能喊暫停。

但他並不畏懼胡儼等人能怎麼樣,這時候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了,強行推進下去,也沒什麼必要,不如大度一點,容他們喘息片刻。

“好,諸位且起來活動活動,一炷香以後繼續。”

辯論不知不覺已經持續了很久,太學之會的與會眾人年齡普遍偏大,平均下來也得五十了,所以確實也都需要稍微休息。

“方才他們說的有點亂我怎麼沒聽明白?”

隔壁的胡漢蒼,靠著牆壁,用一口滿是廣西口音的漢語,向其他人詢問道。

實際上,剛才是好幾個人一起加入了論戰,再加上觀點都比較有深度,涉及三教關於人性論的方方麵麵,所以他聽不懂才是正常的。

而且,不僅是幾個人七嘴八舌地互相接話,話題的核心,也一直在不斷圍繞著主線變遷,這就給旁邊的聽眾,造成了嚴重的困擾。

呂恭這位呂宋留學生自不必說,壓根沒聽懂。

而無論是李傑還是賀段誌,這兩個琉球國來的資深留學生,也都是似懂非懂的狀態,小胖子也沒好到哪裡去。

跟他們麵臨同樣困擾的,就是一直沒說話,但在會場中負責記錄的楊榮和楊溥。

薑星火基於“物質一元論”的本體論觀點,延伸出來的人性論觀點,是逐個遞出的,整體而言成體係,但在辯論過程中表述比較零碎。

而楊榮和楊溥越是梳理整合,越覺得其中的道理精妙無比,堪稱幽微深邃。

第一階段。

對於理學家的理氣和心性,薑星火將理(規律)歸屬於氣(物質),將性(天性)歸屬於心(人心),也就是物質→規律,人心→天性。

而理學的人性論終極公式

人心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知覺

第二階段。

薑星火認為“知覺”是屬於人體的器官性體驗,是物質的一部分。

同時,薑星火還認為,“天地之性”並不存在,人隻有基於生命運動和細胞遺傳的“氣質之性”,這就相當於,把“氣質之性”也歸結為物質派生,同時“高級”的仁義理智之理是性,“低級”的聲色臭味之欲同樣是性。

由此,得出薑星火的心性論公式

人心生命運動+細胞遺傳+器官知覺

天性理(道德)+欲(物欲)

第三階段。

薑星火認為,人心和天性都是基於物質而產生的,天性中的物欲是為了保證人類生命的正常運動、繁衍、延續,而天性中的道德則是為了端正人心。

由此,薑星火推導出了“理欲統一”的觀點。

——理欲統一,強調天理和人欲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互相依存,共同構成了人的心性本身。

在這個觀點下,自然就沒有“存天理滅人欲”的道理了,更不可能存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

楊溥看著青衫玉帶,正與孔希路一起在孔子雕像麵前私語的薑星火的背影,心中不僅升起了一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

“一代宗師啊”

聽了楊溥的話,楊榮先是一怔,旋即苦笑。

在參加太學之會前,他們與楊士奇苦思冥想了一夜,一同準備了許多預案、話術、技巧。

但真到了現場,他們才發現,基本都用不上。

對於大明的廟堂來說,三楊已經算是才學、能力都相當出眾的青年才俊了。

但在學術界,尤其是在參與太學之會的這些大儒麵前,三楊的學術水平,還遠不夠看。

仔細數數,能來參加太學之會的辯手們,哪個是白給的?

胡儼、王允繩,這都是大明最高等級教育機構的一二把手,能在這裡教書育人,水平毋庸置疑。

高遜誌、汪與立、楊敬誠、曹端,個個都是繼承學術一派的大儒,都是現在就被稱“先生”的存在,縱使達不到理學諸子的高度,在現在的時代,也是排在最前列的。

胡季犛,安南國儒學第一人,穩居安南學術界第一的位置三十多年。

姚廣孝、張宇初,佛道兩家的扛把子。

名望威孚海內的孔希路就更不用說了,聖人的人間行走,硬實力穩壓薑星火半頭的終極boss。

在這些人裡邊,就連有著“大明第一才子”稱號,已經成名十餘年的解縉,也隻能墊底的存在。

而一個令人感到絕望的事實是,即便是最墊底的解縉,在才學和儒學造詣上,都是能把三楊全方位吊起來打的。

所以,楊士奇的參與,其實是出乎太學之會眾位辯手的預料的。

楊士奇之前不是不知道這種差距,他想要一試,也僅僅是不甘心而已。

薑星火給了他這個機會。

而試過了的楊士奇,才知道自己與這些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苦心琢磨的、基於現有理論的小技巧,都是沒有用的。

最最令三楊絕望的是,此前他們都是以某種“旁觀者”的身份,來感知薑星火的。

狗屁“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明明就是“旁觀者不知輕重,當局者汗流浹背”!

真到了自己入場的時候,薑星火這種令人絕望的、碾壓性的實力,讓三楊甚至覺得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正如泰山會製服每一個嘴硬的人一樣,薑星火同樣會用堂堂正正的實力,讓所有質疑他的人無話可說。

“你們說,以後薑星火會不會超越北宋五子?”

楊榮忽然鬼使神差地想到了一個問題,旋即脫口而出。

楊士奇在身後看著他倆整理會議記錄,聽到這個問題,也是一愣。

薑星火的學術表現,在太學之會前,已經解決了理學大廈的最後幾塊空白的一部分,僅此而論,保守點說,也足以在當世坐五望三這是他們不知道心學新論同樣是薑星火提出的前提下。

如果再加上對心學的突出貢獻,那麼坐三望一是沒什麼問題的,甚至隨著上一代大儒的凋零,穩居第一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薑星火還這麼年輕。

但就“以矛盾解太極”這些學術貢獻來說,雖然很重要,但還不足以追平北宋五子和朱熹、陸九淵、葉適、陳亮這些能夠單獨開宗立派的“諸子”級彆的存在。

或者說,沒資格稱“子”。

因為無論是北宋五子,還是理學朱熹、心學陸九淵、實學的葉適和陳亮,都是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理論體係的,這套體係,包括了本體論和心性論在內,涉及方方麵麵,能夠邏輯自洽。

薑星火之前沒有,但現在顯然有了。

有自己的理論體係,有自己的門徒,再加上位高權重,數十年下來,薑星火的學問,也就是包含科學和實學在內的“新學”,很可能會代替理學,成為大明新的官方學問。

到了那時候,薑星火在學術界的曆史地位,顯然就能夠追平北宋五子了。

但想要超越,卻很困難。

因為“諸子”這個級彆再往上,那就是“聖人”了。

屠龍之術,當然可成聖人。

姚廣孝認同薑星火的理念,所以認為他是聖人。

但這套屠龍之術,在眼下卻難以廣泛流傳。

所以,楊榮的意思是,薑星火有生之年,能不能單憑創建出一個完整理論體係的學術造詣,超越北宋五子,逼近封聖的地步。

儒家現在孔廟裡有六位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顏子、曾子,嫡孫子思,孟子,荀子,荀子是這兩年才抬進去的。



最新小说: 紅樓:李紈,餘乃謙謙君子 學霸的係統養成 眼睛一閉一睜,無限我來啦 斷陰陽 海賊:出門打架要帶奶媽 逃荒團寵:拐個太子當夫君 小師妹不能惹!她能吃又缺德 蓄謀餘生 怎麼辦?被豪門三姐妹纏上了 快穿之在三千世界鹹魚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