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京營_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薑星火朱棣_思兔 

第五百零三章 京營(1 / 2)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薑星火朱棣!

正月十六,民間百姓還在享受著燈節的最後兩天快活,南京各部、寺衙門已經開衙上值。

因為很多年沒進行過京察,經過了改朝換代,京官的人數又有些過多,吏部考功司的熊貓們正頂著熬了半個月的黑眼圈,繼續在小黑屋裡加班

估摸著還得個幾天的時間,而吏部沒乾完活,文官這邊的京察就不能繼續下去。

但武臣們操刀的三大營軍改,卻是馬上就要順利落地了。

這裡麵的道理很簡單,這一輪改革對於文官來說是貶官或丟烏紗帽,而對於武臣們來說,則是重新劃分利益蛋糕,積極性自然不一樣。

而且還涉及到一個事情,那就是所謂的“名不正則言不順”。

靖難之役以後,大明的五軍都督府裡,從以洪武開國勳貴為主,變成了以驟然躍居高位的靖難勳貴為主,薑星火所提議的京營三大營改製,非常符合燕軍和靖難勳貴的利益傾向。

因為這樣一改,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大明最核心的軍權,捏在自己手上。

同樣的道理,這也符合朱棣的利益。

因此,在京營三大營改製開始最後一輪高層討論,隨後就要正式形成製度落地的這一天,薑星火也作為為數不多的文官之一,被邀請了過來列席討論。

實際上,除了薑星火和半個武臣茹瑺(雖然是兵部尚書但有伯爵爵位)之外,其他的涉及到的文官,哪怕是兵部的兩個侍郎級彆的大佬,都一樣隻能旁聽,不能說話。

今日的五軍都督府會議廳擠得是滿滿當當,頂盔摜甲的將軍們一路排到了外麵。

這些將軍的軍階一般都是少將,但也偶有幾個中將,都是列席旁聽的,沒有上桌討論的資格。

當然了,倒也沒人要求他們一定要披掛整齊,穿個大棉襖來也不是不可以,可打工人嘛,就怕內卷,就像是正式開會場合沒人嚴格要求穿正裝,但底層打工人一定會怕彆人穿了自己沒穿一樣,那不就成了萬花叢中一點綠?

這要是讓皇帝一眼看到了記下來,以後前途八成就廢了。

而且對於經常出塞作戰雪地裡廝殺的燕軍悍將來說,穿著盔甲站幾個時辰有什麼打緊的?是一定要開年給上麵留下一個好印象的。

在這種內卷之下,哪怕是已經成了繡花枕頭的某些二三代勳貴,這時候也不得不強忍著寒冷和負重,穿上動輒四十斤起步的沉重甲胄。

“國師好!”

對於薑星火,勳貴們的歡迎態度都表現得很積極熱烈。

因為人家國師不僅給他們謀福利,而且是真給錢啊!

但凡出錢參加了海外貿易初始投資的勳貴武臣,今年過年沒有說自己家沒過一個肥年的。

而隨著呂宋等戰役傳回來,封賞給下去,這也讓更多鬱鬱不得誌的將軍,開始考慮轉型水師或是水師陸戰部隊來尋個新的發展前途了。

畢竟跟各個都是猛男,卷的要死的騎兵、步兵等兵種來說,轉變賽道迭代打法考慮一下新的藍海行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同僚們好。”

薑星火為表尊重,特意穿了一身麒麟服,身姿筆挺,徐行如林,此時一路走來,端地是惹人敬慕。

會議廳裡,默默地坐在椅子上看著天花板發呆的茹瑺,羨慕地看了看薑星火。

兵部右侍郎師逵是個很著名的清官,但他為人處事比較死板,竟是真的扭頭問旁邊的左侍郎喬穩道“咱怎麼沒這個待遇。”

“唉”

喬穩歎了口氣,隻說道“不招人待見唄。”

該來的已經差不多都來了。

五軍都督府這頭,曹國公李景隆在安南當太上皇,魏國公徐輝祖在北京喝西北風,剩下的幾位國公,按座次排序是成國公朱能、淇國公丘福、榮國公姚廣孝、定國公徐景昌前兩位是五軍都督府實際上的正副手,老和尚是以前負責軍需後勤和統籌的,徐景昌則是現在軍方的財神爺。

至於侯爵,洪武開國侯爵這邊,隨著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的過世,已經算是凋零殆儘了,來的都是二、三代靠邊站的侯爵們,屬於是今天正式被切走權力蛋糕的那批人,沒什麼發言權,安陸侯、鳳翔侯、欒城侯等,現在都坐在角落默不作聲,雖然有發言的權力,但肯定任人宰割不敢出聲就是了。

沒辦法,誰讓南軍打輸了呢?實力配不上位置,那保住榮華富貴都是極好的結局了,再多的肯定不用奢求,這也是為什麼安陸侯會在兩淮鹽稅案中果斷棄卒保帥。

而稍微能說上幾句話,但話語權不大的,就是靖難勳貴裡的侯爵們了。

這裡麵包括代表大寧係的思恩侯房寬,代表蔚州係的安平侯李遠和靖安侯王聰,代表水師的武城侯王聰。

除此以外,就是燕軍嫡係以及河北係的侯爵們了,兩者其實就是從龍時間先後的關係,在朱棣心裡肯定有遠近之分,但從外部來看,基本上是一體的,包括永康侯徐忠、武安侯鄭亨、成陽侯張武、同安侯火裡火真、泰寧侯陳珪、成安侯郭亮等幾人。

總的來說,武臣這邊就是能拍板的公爵們多說幾句,作為代表的靖難侯爵們少說幾句,洪武侯爵們閉嘴,其他伯爵一律靠邊旁聽。

不多時,朱棣也到了。

朱棣此時也是一身戎裝,滿麵肅殺之氣,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讓人望而生畏。

來到眾國公麵前,朱棣撩起裙甲,在上首位子端坐,目光如電,威儀赫赫,掃過堂下諸將後,目中掠過一道冷芒。

“眾位愛卿!”

朱棣沉聲喝道“今日之會,朕有意改革體製,建立京營,欲推行新製!以往部分製度都要廢除,今後便按新的規矩來,今日議定,若是以後誰再敢破壞規矩,那便嚴懲不貸,絕不寬容。”

眾將齊齊稱讚“陛下英明!”

在薑星火的乾預下,京營軍製改革比前世的曆史線提前了很多,前世是成於永樂,定於仁宣,散於堡宗,但本質上,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新興的軍功貴族們,為了從開國勳貴手裡麵名正言順地拿到屬於自己的利益,這是大勢所趨,進行軍改也隻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而且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演變,過去洪武開國時定下的軍事製度,確實也不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

不管怎麼說吧,現在朱棣既然下定決心,想必他也看透了一些東西。

朱棣點頭,繼續說道“讓成國公來說吧。”

成國公朱能作為大明軍界的中流砥柱,年紀輕、資曆深、能力強,是未來數十年內大明軍界絕對的第一人,由他來主持軍製改革,是理所應當之事。

朱能麵前的報告很長,因為這次的會議非常重要,雖然之前基本都打過招呼通過氣了,但也並不能完全當做走形式,要準備的內容極為繁雜,麵臨利益爭奪的情況也是必定會出現的。

朱能緩緩說道“京營三大營的作用,即類似於宋朝禁軍,但並不完全相同,更多的是用於衛戍中樞,作為戰略決戰的預備隊,同時也要求承擔起野戰兵團的職責。”

“之所以計劃建立京營,是因為按照洪武朝開國製度,也就是衛所製,確實存在一些缺憾。”

“按照衛所製出征的兵將分離的原則,軍戶們平日無戰事則在各自衛所負責屯墾與訓練,到了臨戰之時,則征召到指定集結地點,交由五軍都督府派出的將領指揮。”

嗯,其實說白了還是宋朝“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那套,隻不過沒有那麼離譜,好歹衛所製下,中層和基層軍官還是帶兵的,隻是高層將領平常不跟他們接觸而已這樣製度設計的好處就在於,一個所那點人就甭提了,一個衛,最多也就是五千來號人,就算真混熟了,五千人能造反還是咋的?不可能的。

而一個地區,基本上隻有一個衛駐防,平日裡也接觸不到其他兄弟衛所,這些軍戶本質上跟農民也沒區彆,信息和交流都很閉塞,如果沒有聯合作戰的任務,十幾年甚至一輩子見不到彆的衛的士兵都是正常的事情。

“但衛所征召製度的弊端在於,涉及到上萬人的任務,譬如演習軍陣協同作戰等,單獨的百戶所、千戶所,乃至滿編衛,都無法實現,而一旦倉促上陣進行十幾萬人、幾十萬人的大兵團野戰,就會造成極為嚴重的指揮失調和配合脫節。”

聽到朱能這話,在場沒有一個將軍流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

因為朱能雖然沒少說,但真就是句句在理,幾乎一個字都刪不得。

——這都是鮮血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和製度弊端。

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靖難之役前中期的時候,南軍大兵團動輒四五十萬人,打燕軍十幾萬人就是打不贏?

原因就在朱能說的這一點。



最新小说: 紅樓:李紈,餘乃謙謙君子 學霸的係統養成 眼睛一閉一睜,無限我來啦 斷陰陽 海賊:出門打架要帶奶媽 逃荒團寵:拐個太子當夫君 小師妹不能惹!她能吃又缺德 蓄謀餘生 怎麼辦?被豪門三姐妹纏上了 快穿之在三千世界鹹魚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