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京營_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薑星火朱棣_思兔 

第五百零三章 京營(2 / 2)

南軍的大兵團,無論是耿炳文還是李景隆亦或是何福,都無法克服的一個指揮問題就是,諸軍素質嚴重參差不齊,且極度缺乏聯合作戰的能力和意識。

一個衛五千多人,五十多萬人那就是一百個衛!

想想看,一百個從天南海北各地方調過來的衛,平常根本沒見過麵,操著不同的口音,習慣於不同的戰術,你是統帥,你怎麼協調?光是想想腦袋都要炸了。

事實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對於普通現代人來說,玩個5v5遊戲就配合指揮不明白,你要在數十裡寬度的戰場上,在海量信息的堆積下,靠著戰爭直覺和拉跨至極的通訊條件,及時、準確地指揮100個原子化的軍事單位進行作戰,伱覺得是什麼難度?

而對麵的燕軍呢?

對麵的燕軍主力是燕山係和大寧係,投降的河北係和蔚州係負責填線打下手,而燕山係和大寧係的軍隊不僅戰鬥素質首屈一指,配合默契無間,而且機動能力極強。

這就造成了每次戰略決戰,燕軍的戰術其實都是那麼一套——讓河北係和蔚州係的步兵以及大寧係的步騎兵負責正麵防禦,這些軍隊由張玉和朱能、丘福分彆指揮,然後當戰場充分展開以後,朱棣和朱高煦率領燕山係的嫡係精騎以及蒙古韃官從側翼展開突破迂回。

套路很簡單,但南軍那麼多名將一開始就是破不了招。

原因就在於不是教練看不透,而是定下了戰術,選手也執行不了。

因為想要逮住機動能力強的燕軍,以步兵為主的南軍就必須在野地裡進行迫近決戰,那就必須保持一定的正麵寬度,否則人數太多根本鋪不開,數十萬人最少也需要十幾裡的戰線。

而攤開戰場寬度,就意味著左右兩翼會有一翼被燕軍精騎迂回突破,繼而繞背威脅中軍。

這麼寬的戰場,數十萬人擠在一起,全都是臨時召集在一起,以前從來沒打過配合,甚至大部分戰爭經驗極度匱乏的衛,在極端拉胯的通訊條件下,一旦被燕軍精銳繞背,前麵又攻不破燕軍主力軍陣,那就必然會發生崩潰。

真定、鄭村壩全都是這麼打的。

後來白溝河之戰的時候,李景隆苦思冥想,想出了對策,那就是讓鬆潘精騎等少數精銳騎兵,同樣對燕軍進行繞背,這就直接導致了白溝河之戰鏖戰到最艱苦時刻的時候,負責後方的大寧係元氣大傷,不少中高層將領都重傷或陣亡,也正是因為大寧係咬牙挺住了,才讓朱棣和朱高煦捅了李景隆的中軍,繼而取得了戰役勝利。

一切戰術轉換家,看起來很簡單不是?但在冷兵器時代,能夠組織和協調一支數萬人的部隊在戰場上脫離後方進行戰術迂回穿插,那真的是頂級名將才能夠做到的事情,而能執行的部隊,也寥寥無幾,必須有長年累月的配合和實戰訓練,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至於靖難後期,燕軍的套路確實基本失效了。

這就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隨著戰爭進程的加速,大量的南軍部隊完成了大浪淘沙的過程,彼此之間配合程度提高了,或者說不會跟友軍配合的,基本都自然淘汰了;第二個原因則是燕軍從戰略防禦轉向了戰略進攻,後期都是燕軍主動出擊,南軍處於防禦狀態,因此不需要太過寬大的正麵來包圍燕軍(也沒有那麼多兵力進行兩翼包圍作戰了),戰線縮短的同時,也開始用車陣和火器部隊來應對騎兵的迂回,防禦效果很好。

無論是德州還是槁城、夾河,燕軍的騎兵迂回都沒討到什麼便宜,甚至好幾次撞得頭破血流,折損了多名大將。

到了建文四年淝河之戰的時候,燕軍猛將王真與白義、劉江各率精騎進行遠距離機動,結果中了平安的圈套,援兵被南軍死死地擋在外麵,王真等人被重重圍困,其人大呼“我義不死敵手”,自殺身亡。

王真的死亡,意味著燕軍的戰術對於鐵了心縮龜殼裡當王八的南軍已經基本無效了,反而成了進去多少送多少,直接把包括朱棣在內的燕軍全體將領信心都給打沒了。

當時諸將都勸朱棣退兵,因為深入敵後後勤補給線隨時可能被斷,大軍糧草馬上告罄,而且現在野戰也啃不動南軍了,再不撤沒準就要全軍崩潰,是朱能按劍而起,說“漢高祖十戰九敗,最終卻能奪得天下,而今我們連連得勝,豈能小有挫折便退兵而回,再向他人稱臣”給硬勸回來的。

朱能向朱棣保證,一定能迭代戰術想出破解辦法,朱棣這才厲聲叱責,諸將也都不敢再言。

後來朱能果然改了戰術,靠著“火器+重步兵”正麵硬碰硬擊敗了平安所部銀牌軍,又擊敗前來救援都督陳暉,這才有了後來的靈璧決戰這也是為何燕軍騎兵將領們明明都瞧不起火器,但真就沒幾個反對使用火器的緣故。

兩字,真香!

五個字,誰用誰知道!

回溯曆史,放眼當下,誰都知道想要打勝仗,衛所製肯定是不行了。

沒了衛所製怎麼辦?

“故此,五軍都督府暫擬決定更改國朝部分軍製,在中樞建立京營三大營製度,在邊疆設立掛印總兵官製度,內地則依舊保持衛所製不變。”

總兵官製度倒是沒有出乎意料,因為這已經是默認的現行製度了。

寧夏總兵官寧遠侯何福、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遼東總兵官保定侯孟善

在洪武朝時期,除了塞王們負責鎮守邊疆,老朱就經常派遣勳貴武臣去非塞王駐防的區域坐鎮,而到了眼下的永樂朝時期,為了取代塞王守邊的製度,也形成了各關鍵地區由鎮守總兵官負責統籌軍備的情況名義上總兵官是臨時差遣,但實際上就是長期職務,統領整個地區內的所有衛所兵,紙麵上規定的“平時兵將分離、戰後散歸衛所”在執行中已經被打破了。

故此,勳貴武臣們其實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京營三大營。

京營一旦組建,那就一定是所謂的禁軍,是整個明軍的核心組成部分。

在過去不是沒有這個提議,但老朱怕如五代故事,又整出來一個“點檢作天子”的事情來,是不允許組建類似五代殿前司這種性質的京營的。

但京師周圍的好幾十個衛,確實有一點跟其他衛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他們共用訓練場地。

《大明會典》載“國朝京營之製,主訓練在京官軍……國初立大小教場,以練五軍(非五軍營,指的是五軍都督府下屬)將士。”

但也僅此而已了。

而一直到建文四年,燕軍大軍南下的時候,建文帝還隻是讓魏國公徐輝祖領京師諸衛援山東,跟京營這種同一的指揮、訓練、參謀、後勤單位是有巨大差異的。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將最親信的燕軍主力留在南京,而以北平、大寧的部分部隊回去駐防,還是沒有統一的京營。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是永樂六年的時候調集的內外馬步軍八萬人北巡北京,全軍分駕前軍和五軍,永樂七年因為丘福在漠北全軍覆沒,朱棣無帥可用必須親自北征,所以又抽調各都司兵馬共八萬五千人赴京從征,加起來十六、十七萬人,組成了北征大軍也就是京營,出征軍中督率左右哨、掖的總兵官,就是率外地軍趕赴北京的各地鎮守總兵官。

譬如何福後繼任的寧夏總兵官陳懋,史書上就記載“十一年冬還鎮,十二年春,上複親征,公仍將左軍,明年還鎮。二十年春,上複北征,公率所部兵以從,還京”。

第二次北征結束後,外地軍隊也是解散還鄉的,所以第三次北征需要再度調兵將入京,而後三次北征連年發動,絕大部分外地軍未曾遣返,在京師保持著出征時的五軍營編製,繼而形成了京營三大營的班底。

而之所以說京營三大營“成於永樂、定於仁宣”,就是因為前兩次北征後,各部隊解散還衛,連駕前精銳部隊也未保留,但後三次北征在三年中連續發動,軍隊常駐北京,來不及解散還衛,而隨著朱棣死於榆木川,仁宣在一年內接連登基,內憂外患俱在,為了抓住這支能征善戰的主力野戰部隊的軍權,把京營三大營定下來,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明太宗實錄》裡麵如果不是戰鬥,就肯定沒有三大營的名字出現,而以後的實錄則是頻繁出現,就是說京營三大營開始變為常設機構了,而從宣德元年開始調河南、山東、大寧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隸淮陽等衛及宣府軍士共八萬人到北京操演,這些外地精兵就這麼留在了北京,其實就是把原來從外地抽調加入北征大軍的部隊製度化了。

“那京營三大營?”

這時候沒等朱能回答,朱棣淡淡開口說道“按靖難舊製。”

短短五個字,算是給會議定調了,也打破了洪武勳貴們僅存的一絲希冀。

什麼是靖難舊製?說白了就是燕軍舊有的軍事製度。

而這個所謂的“舊”,仔細追溯的話,其實也就是四五年的事情,一開始是北平被圍城,朱棣千裡奔襲大寧,收編了大寧係的軍隊,然後重新編組,當時命張玉統領中軍,鄭亨、何壽充中軍左、右副將,朱能統領左軍,朱榮、李睿充左軍左、右副將用的是前後左右中的五軍製度,其實就是五軍都督府那套。

而後來隨著戰爭進程的加速,兵員開始了大規模換血,製度也開始了調整。

之前說過,燕軍在靖難前中期取勝,依靠的就是精銳騎兵的迂回,這個由朱棣和朱高煦統帥的精銳騎兵也是有名號的,全程叫做“大纛下三千小韃子營”,這是最初的名號,嗯,就是後來的三千營實際上靖難之役打到中期,編製就膨脹的厲害,已經遠不止三千人了,這裡麵一部分人就成了現在的忠義衛。

雖然說出來不太好聽,但實際上由於北方胡化嚴重,燕軍真正乾長距離迂回這種刀口舔血工作的,基本都是內附和漢化的韃官,當然了,其中也有部分燕地漢兒,但客觀來講,蒙古韃官占多數,這也是為什麼建文朝的文臣在戰爭中總是宣傳“再一次蒙古南侵”的論調的根本原因。

不過精銳騎兵確實是蒙古人比例高,但除此之外,燕軍百分之七八十還是漢人的,跟安史之亂的那個燕軍性質還不太一樣。

除了三千營,就是主力五軍營,以及負責斥候的哨馬營。

建文四年燕軍進入南京,論靖難戰功時,就把燕軍分成了五軍營、三千營、哨馬營、守城及其他雜類,三大營算是初見端倪了。

至於三大營的變革,在薑星火前世,朱棣第一次北征的時候,是用的三千營、哨馬營和五軍哨掖的體製,與靖難體製基本一致,算是完全承襲,隻不過把五軍營的改成了更利於指揮的中軍、哨、掖;到了第二次北征的時候,就複雜了一些,全軍分為隨駕三千營、神機銃手、大旗大營馬隊並哨馬官軍、圍子手、幼官幼軍與旗鼓手、五軍馬步官軍、傳令營、舍人以及其他後勤、配屬官軍,編製很龐雜,而柳升帶領的神機銃手,正是在第二次北征的忽蘭忽失溫之戰中大放異彩,才給了後來神機營單獨成立製造了機會;第三次北征則是記載的清楚,“時營陣,大營居中,營外分駐五軍,連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以總之。步軍居內,騎卒居外,神機營在騎卒之外,神機營外有長圍,各周二十裡”,正式有了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這三大營。

果然,既然有薑星火這個穿越者,那就不用這麼慢慢摸索了,這次算是一步到位了。

“京營,設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為三大營。”

“第一版製度,三千營編製員額四個衛,神機營編製員額兩個衛,五軍營編製員額三十個衛,共計三十六衛,二十萬一千六百人。”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星葉兩位大佬太強了!! 都市妖孽醫尊 致命誘惑,沈總忙追妻 東安小吏 重生九零:我對家暴男拳打腳踢 官場:瘟神係統,惹我必定倒血黴 瞎編日記,女神們被我虐哭了 神瞳聖醫浪都市 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 長安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