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根本不好測算,誰說得清?
茲事體大,誰敢拍板?!
第二,新世紀到底優先發展什麼交通模式?
鐵路、公路還是航空?
這是一個蹺蹺板問題,資金盤子就這麼大,給這裡多了,那裡就少了!
攤薄了就成了撒子嘛,可能幾頭兼顧幾頭皆失,所以還是得有所側重。
按照西方的經驗和認識,鐵路已經是一種麵臨淘汰的交通工具了。
所以美國和歐洲很多年前就不再大力發展鐵路,而是發展公路和航空。
短距離就開車上高速,長距離就坐飛機。
這個時候再投入天量的資金到鐵路上,未來還有沒有價值,會不會是賠本買賣?
第三,這背後有部門的利益在裡麵。
鐵路、公路、交通分彆由鐵道部、交通部和民航總局掌握,誰都想獲得優先發展的地位,所以使儘渾身解數遊說,企圖打動國家發改委,乃至更高層。
這也是時代特色,像這種權力分屬的格局,更有利於充分發揮部門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整體的建設效率。
但弊端就是各自為政,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不考慮全局。
這也是國家發改委存在的意義,是經濟建設的總閥門。
這個時期,三個部門裡最厲害的當屬鐵道部,號稱“鐵老大”。
到了後世,隨著基礎建設到了一定的階段,國家更加重視宏觀整體規劃建設,三個部門合三為一,並歸交通部。
鐵道部變成了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鐵路局,民航總局變成了民用航空局,都歸交通部管理。
當然,這是後話。
因此,這個時期正是爭論正激烈的時候,最終居中裁判靠的是國家發改委,責任也在國家發改委身上。
這件事是高層重點關注的大事,背後是數萬億體量資金的人投入,關乎未來十年的交通規劃和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國家發改委的幾項重點工作,由不得不慎重啊!
“這件事情要做好,需要很強的宏觀視野以及對未來的預判,現在交通運輸司、綜合司、經濟運行局擅長都在分頭承擔,但他們擅長的是具體業務,而如此綜合的大事,我覺得需要一個真正有水平、有能力、有視野的乾部把他們統起來,發揮合力,才能把這件工作做好。”李長江繼續道。
李晏清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他知道,李長江之所以如此提議,肯定不隻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在梁江濤身上壓一個大包袱。
這項工作相當不好做,要承擔巨大的責任,搞不好,可能會引火燒身。
從保護梁江濤的角度講,當然一口回絕是最好的。
但他還有些猶豫,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內心深處也覺得,除了梁江濤,沒人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同時,這也是一次巨大的曆練,如果做漂亮了,絕對是一大政績,對梁江濤的未來有莫大的好處。
梁江濤既有基層的工作成績,如果再加上高層決策的成績,那未來一定能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