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核查了一遍燕雲地區的官吏和駐軍安排無虞後,乃於三月五日清晨,統眾軍前往幽州郊外新建成的陣亡將士的陵墓前致祭後,凱旋啟程回汴京。
在路上行了二月餘,於五月六日抵達了汴京。
符皇後率文武百官及數十萬自發趕來的百姓,迎接聖駕於城郊二十裡,一番歌功頌德的儀式後,一同走進了汴京城中。
為慶祝取回“燕雲十四州”的功績,柴宗訓在皇宮中和汴京城中設宴十日,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休息了二天,柴宗訓於太廟和社稷壇隆重告祭後,大加獎賞此次“開熙北伐”的功臣:
折禦勳封“遼國公”,加食邑至萬戶。
景勝封“幽州侯”,食邑五千戶。
張凝封“涿州侯”,食邑五千戶。
鑒於林仁肇和楊業二人在此次戰役中的突出功績,擢林仁肇為第六兵團大都督,封伯,食邑二千戶。
擢楊業為軍長,仍歸第四兵團曹彬麾下。
張詠加食邑至萬戶,賀耀賞銀二萬兩,允其過繼族人的兒子中一子入太學。
全軍將士每人賞銀二十兩起,官升三級。陣亡將士每人撫恤二百兩銀錢,牌位入汴京“忠烈祠”。
傷殘而退役的軍士,每月發放1兩二錢銀錢,之前的為國傷殘的軍士皆依同製,恩養終生。
全軍將士接聖旨後,歡聲雷動。
開熙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早朝上,君臣統計了一下北伐的耗費。
戰時一切軍需加上戰後的封賞,計用去了一千五百餘萬兩銀錢。
柴宗訓歎道:
“李白有雲: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僅北伐燕雲一戰,便幾乎將我大周全國百姓二年積攢的國庫稅收用儘矣。
朕此次本想自幽州繼續北伐遼國上京,然而知財政已不濟,而軍士皆疲,這才答應了耶律賢的議和。”
首輔王著出班道:
“陛下此次禦駕親征,大破遼國五十五萬大軍,威震天下!
一改自唐末時,契丹以武力侵淩我中原皇朝的頹勢,令耶律賢自稱“侄皇帝”。
陛下若要開拓財源,臣以為在全國各州府均開設鹽倉榷稅、將鹽業專營,乃快速增加國庫收入之捷徑。”
唐代本有統一榷鹽製,設鹽鐵使一職,課鹽以重稅,致民間私鹽販子盛行,唐末黃巢即出身鹽販世家。
唐朝滅亡後,天下大亂,榷鹽曾停止,後唐重建榷鹽機構,苛嚴法禁,其鹽法繼承唐代而愈嚴。而鹽稅多元化,有蠶鹽、屋稅鹽、隨絲鹽錢等。
但因天下四分五裂,榷鹽未能通行全國,成地區化零星趨勢。
若是依王著提議,將榷鹽在全國廣為鋪開,製度化收稅,增加的稅收將大為可觀,應在每年五百萬兩以上。
朝堂中不少大臣紛紛讚同在如今大周一統天下的情勢下,全麵榷鹽專營,因曆朝曆代鹽、鐵皆為朝廷國庫重要稅收來源。
而榷鹽重稅之下,曆朝曆代百姓經常吃不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