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亢龍,有悔。
龍變得傲慢粗暴,騰飛到極高的地方,後悔不迭。
《道德經》雲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務,以恬淡無味為人間至味。所謂“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如果富貴到了驕橫奢逸的程度,就留下了禍根,就算金玉滿堂也守不住。這告訴我們,要想把事情做圓滿,就要懂得含藏收斂的道理。
孫悟空如果想參加蟠桃宴,可以去找玉帝和王母娘娘據理力爭。他好歹也是齊天大聖,如果嚷嚷著一定要參加蟠桃宴,玉帝和王母就算想要推脫,也不一定抹得開麵子不是?或者他不瞞騙赤腳大仙,而是正正經經給他帶路,陪他去瑤池赴宴,到時他隨手吃幾個桃子,喝幾瓶瓊漿玉液,玉帝總不至於當場翻臉吧?
隻可惜孫悟空心頭無名火起,選擇了最簡單粗暴也最笨的方式。他把太上老君的金丹偷吃光了,把成熟的蟠桃偷吃完了,他幾乎喝光了瓊漿玉液酒,醉醺醺的反下天庭,給花果山水簾洞的猴子猴孫們帶了很多好吃的。玉帝震怒,派十萬天兵來鎮壓他,結果哪吒、木吒、巨靈神和四大天王都被他一一打敗。觀音菩薩推薦灌口二郎真君去拿孫悟空。二郎神與梅山七兄弟率部來到二郎山,把猴子猴孫們捉拿殆儘,卻拿孫悟空沒辦法。
《道德經》雲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狂風不會持續吹一早上,暴雨不會持續下一整天。天地尚且不能長盛不衰,何況是孫悟空呢?他在修煉神通的時候,並沒有抽出時間修身養德。他攪擾蟠桃宴,大鬨天宮,犯下彌天大錯,就必然要承擔後果。
《道德經》又雲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穩重是輕率的根本,沉靜是躁動的主宰,所以輕率會失去根本,急躁會喪失主導。孫悟空思慮不周,輕率行事,埋下了失敗的禍根。太上老君用法寶金剛圈把他打倒在地,抓到煉丹爐裡用三昧真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沒被煉化,反而讓孫悟空練成一雙火眼金睛。孫悟空從丹爐中脫困後,又揮舞金箍棒一直至打到通明殿前,與王靈官及三十六員雷戰成一團,玉帝不得已請如來佛出山,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每日食風飲露,連飯都沒得吃,這就是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龍群出現,沒有首領,吉祥。
這裡所謂的龍群,一般認為代指乾卦六爻,每一爻是一條龍。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合起來就是六龍。六龍之中沒有首領,意指乾卦六爻沒有哪一爻特彆重要。法無定法,隨機而動,隨時而作,如果把六爻看作人生的不同階段,那麼就要根據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方法。
孫悟空大鬨天宮之前,在他的人生前五個階段做得比較好,所以無災無難獲封齊天大聖。如《道德經》所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他如果繼續聰明的不多說話,堵住欲望的孔竅,關閉欲望的門窗,收斂鋒銳,消解雜念,和光同塵,超脫親疏、利害和貴賤的束縛,便不會亢龍有悔,也不會有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災殃。
隻不過,這樣的孫悟空就不再是那個嫉惡如仇、個性鮮明的孫悟空了。這樣的孫悟空,也不可能承擔起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重任。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從官封齊天大聖到被壓五行山下,再到往西天求取真經立地成佛,一次次痛苦和磨難,將會磨礪出更加光彩照人的孫悟空。
《易經》和《道德經》是兩部博大精深的經典著作,兩者共同奠定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基礎。兩千多年來,它們所闡述的思想和理念,已深深地內化到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之中。我們讀或者不讀,學或者不學,它們都在那裡。書中一些重要的、有價值的思想理念、觀點和方法,早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行為處事的方式,也會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不知不覺的影響到一代又一代人。
這大概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一種體現吧!
喜歡跟著姓名學國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跟著姓名學國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