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煌煌太宗業_跟著姓名學國學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跟著姓名學國學 > 第210章 煌煌太宗業

第210章 煌煌太宗業(1 / 2)

上六過涉滅頂,凶,無咎。

渡水涉河,河水淹過頭頂,凶險,沒有災難。

唐太宗以前朝為鑒,幾乎避開了表叔隋煬帝曾經遇到過的所有坑。但是在高句麗這裡,他仍然差點跌了一跤。

從地圖上看,高句麗隻是一個彈丸之地,為什麼卻連續讓隋、唐兩朝大軍多次無功而返呢?

實際上,高句麗本身並不難攻克。

三國時代,曹操就曾率大軍攻破高句麗。

公元598年,因高句麗不斷騷擾邊境,隋文帝忍無可忍,下詔廢黜高麗王高元爵位,並起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兵馬未到,高元已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見狀放過了他。

隋文帝為什麼如此輕易就放棄北征呢?

因為這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

中原地區與朝鮮半島之間遠隔白山黑水,若勞師遠征,雖然後勤補給困難,一鼓作氣也能碾壓過去。但打下來後,因為鞭長莫及,政令難達,固守和治理都是很大的麻煩,所以最後還是要還回去。

既然明明是一塊食之無味的雞肋,隋唐兩朝帝王為什麼又要對它屢屢用兵呢?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磨死人的小妖精。

表麵上客客氣氣,暗地裡小動作不斷,逮著機會還要惡心一把,像高句麗這種反複無常的島國作派,即使到現在,我們的國人依然感同身受。你說隋唐人身臨其境,怎麼受得了?

無論在隋初還是唐初,高句麗一直都是中國的屬國,高句麗的王要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才算名正言順。

比如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淵就冊封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

但一如隋初故事,高句麗一邊做著屬國,一邊不安份地在遼東修建千裡長城,並且還悄咪咪地與突厥結了盟。

行為有些不地道,但我們都能理解。畢竟高句麗國家再小,仍然擁有無可爭議的獨立自主權,再說一個彈丸小國,挖空心思為自己積攢一點本就不多的安全感,這無可厚非。

然而這小東西卻有大野心。

公元643年,高句麗夥同百濟國欺負唐朝的另一個附屬國新羅,甚至還意圖斷絕新羅通向唐朝的參天可汗道。

這就有點過分了。唐太宗於是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戰爭,結果遭到拒絕。

唐太宗一看,哦豁,小兄弟不聽話,那就打打小屁股吧。

公元645年,他以高句麗侵暴鄰國新羅為由,率軍禦駕親征。

其時,刑部尚書、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已率水軍自萊州渡海包抄平壤,而名將李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亦已領六萬步騎抵達幽州。

李積搞了一個瞞天過海之計,明麵上似乎要通過懷遠鎮,暗中卻領軍北上,出其不意突襲高句麗。與此同時,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及營州都督張儉相繼到達。三軍合攻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市),俘獲百姓兩萬多人,得糧食十多萬石。

隨後,李積兵鋒直抵遼東城(今遼陽市區),與李道宗再次大破高句麗軍,斬首一千餘級。

不日,唐太宗親抵遼東前線,攻陷遼東城,殺敵一萬餘人,且俘虜一萬多士兵、四萬餘百姓。

緊接著,唐軍再下白岩城(今遼寧省岫岩),並在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外斬首兩萬餘級,招降三萬六千餘人,另繳獲戰馬五萬餘匹,牛五萬多頭,鐵甲一萬多領以及其他大量兵器。



最新小说: 開局主動辭官,皇帝卻要逼我淨身 廢柴王爺不經撩 花瓶通古代,我囤貨嬌養了女帝 徐寧唯一 允許你恃寵而驕 鳳醉山河 反派大佬,你的金絲雀喊你打錢! 嬸嬸們彆慌,我無敵了 饑荒年代,殺了鬼子我終於吃飽飯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