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係遁,有疾厲。畜臣妾,吉。
有所牽絆的遁隱,如疾病纏身一樣艱險。畜養仆人和妾室,吉利。
如果有太多的牽掛,有太多的七情六欲,顯然是不合適歸隱山林的。好比一個落發出家的僧人,如果還記掛著酒肉和美色,多半是個酒肉和尚、花花太歲,遲早要還俗。
當然,很多人會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朋友們,我們是得有多高深的道行,才能做到不拘泥形式而守本真呢?
我們如果不能做到返璞歸真,就千萬不要用酒肉穿腸過和大隱隱於朝,來為自己的口腹之欲和權力欲望找借口。
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會不知不覺侵蝕內心,讓人們喪失道德是非,比毒雞湯還要可怕。
如果我們仍然還有牽絆,怎麼辦?
人生在世,怎麼可能完全沒有牽絆?重點在於如何取舍,斷舍離,是一種智慧。
大概從東漢末年開始,我們讀中國曆史的時候,似乎很少聽到儒家這個詞了。
真是奇怪啊。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所謂的儒學家、經學家一直不絕於耳,就連皇帝也以善讀儒家經典而自得。但是魏晉南北朝期間,突然之間,我們聽到更多的是玄學,是隱士,是佛學,是禪機。
嚴格意義來說,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三千年,這個說法是不夠準確的。
孔子之前的中國社會思想主流,能說是儒家的嗎?就算勉強點頭稱是,那也是儒家生拉硬拽過來的。
有人會問其他諸子百家為何不生拉硬拽?因為儒學理論要厚古薄今,要直言今不如昔,而其他學說卻不必,所以他們缺乏生拉硬拽過來的動力。
就算儒家興起的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也未必就是獨領風騷的思想流派!我們應該還記得,戰國時代極盛的也許是黃老之學。
實際上,五千年中國文明,儒家思想起起伏伏,大約有五個興盛時期。而吊詭的是,每一個儒家的興盛時期,緊跟著的必然是漫長亂世。
儒家的第一個興盛時期,是春秋戰國時期,其亂自不必言。
第二個在西漢末期,接踵而至的是王莽篡漢。而王莽這個一度堪稱模範的儒生,從此被驅離出儒家隊伍。
第三個,恰好發生於唐德宗時期,隻不過影響極為有限。
第四個是兩宋時期的程朱理學,很快便有了第二次衣冠南渡,南宋偏安一隅。
第五個時期最為漫長,貫穿明清兩個朝代。伴隨而來的,是兩千年封建帝製的沒落,是繁榮強盛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次興盛,伴隨五次罹亂,就算隻是巧合,這個巧合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儒學興盛的時候,尤其明清時期以“四書五經”統一三觀的時候,儒林多禮似偽,多仁如衰,多理近暴。
但儒學真的很不堪嗎?
當然不。那麼儒學帶給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它的價值究竟體現在哪裡?也許我們可以讀讀韓愈的《原道》。
唐德宗年間,在工詩善文的皇帝支持下,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以白居易、劉禹錫為代表,掀起了詩歌的現實主義潮流。
無論是韓柳的古文運動,還是劉白的新樂府運動,都強調要言之有物。所以,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韓愈則提出“文以明道”的觀點,他要闡明的“道”,是儒學之道。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韓愈在《原道》中開宗明義,定義了儒家的仁義道德。
然而,儒學不興久矣!
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