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
今日早朝從卯時一直持續到未時,百官還在激烈討論。
三司把軍情折子報上朝堂,兩大藩王造反了!!
西南的榮王,東部的寧王,兩位藩王,同時起兵造反,理由是天災歉收,而朝廷救濟遲遲不到。
惠帝看著軍報,再三確認,是真的造反了。
氣得他把折子摔出去。
他對他們還不夠寬容嗎?
不用納賦稅,實施優養宗室,確保藩王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如此他們還反?
放著好日子不過是吧?
今兒不管是哪一派的官員,都怒罵兩位藩王,不知感恩,還趁著太後葬禮造反,簡直悖逆祖宗。
武將紛紛請纓討伐。
顧少羽一言不發。
惠帝看了他好幾眼,就連太子都慷慨激昂地發表議論,說這種亂臣賊子,必須派良將去剿滅。
景臣怎麼這麼安靜?
不多一會兒他就明白了。
“陛下,梓州年前發生五十年來最嚴重冰凍,朝廷賑災糧調撥兩次,然而杯水車薪,當地糧商勾結,哄抬糧價,百姓餓殍滿地……”
柳閣老把這個消息報出來,惠帝又是一陣心塞。
“眾位愛卿說說如何解決?”
梓州很大,不少於六十萬人,災情最嚴重的白羊縣,靠近梓州府所在的城池,人口有十幾萬,原本是梓州最富裕的一個縣,因為五大糧商都是白羊縣人。
而今,這裡是天災人禍最集中的縣。
據縣令奏報,糧商不僅哄抬物價,還用略高於市場的價格把全縣散戶手頭的糧食都收購完,囤積起來。
在官府每次平價售賣糧食時,還派人搶購。
所以老百姓手裡沒糧。
“糧價已經到一百文一鬥,入冬時才五十文一鬥。”柳閣老捶胸頓足地說,“百姓哪裡吃得起?榮王和寧王謀逆,若梓州百姓也揭竿而起,…….”
“梓州若不降下糧價,隻怕整個梓州大亂。”
魏氏一黨有官員站出來,疾呼:“降糧價,安民心,依臣之見,非顧閣老不可。”
緊跟著一串“臣附議”。
魏氏一黨的官員、太子一黨的官員,一邊倒地建議顧少羽去解決糧食難題,安撫民心。
柳閣老並沒有惡意,但他也覺得此事重大,其他人去也解決不了,最好是顧少羽去。
“梓州府糧倉已無存糧,梓州五大糧商卻手握大批糧食,奇貨可居。”柳閣老歎口氣,“禍不單行!”
榮王和寧王叛亂,梓州若是大亂,對於朝廷,雪上加霜。
朝堂上七嘴八舌,就顧少羽一直不吭氣。
惠帝實在忍不住,就問他:“顧閣老,你今天怎麼一言不發?”
顧少羽立即出列,恭恭敬敬地說:“臣在想,榮王和寧王為什麼這個時間造反?”
“自然是貪心不足。”太子一黨的人趕緊跟著說。
太子給他們說了,要促成朝廷派武官去鎮壓。
榮王和寧王封地在兩個不同方向,朝廷若派出年輕力壯的將領,京城剩下的要麼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要麼就是勳國公那樣的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