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常州上疏
萬曆皇帝靜靜坐著,他沒有罵人,但是心中已經生出極大的逆反心理。
良久之後,萬曆冷冷說道:“我給他們個答複就是了,不就是奏折嗎?”
說著萬曆就直接伸手去翻最下邊的折子。
司禮監掌印太監上折子時都是仔細排過順序的,皇帝先看哪份再看哪份,都有很嚴謹的考慮。
這一過程之中可操作性極大,比如秋季審核每年的問斬名單之時掌印太監可以把要審核處斬罪犯的名冊放到最下頭,如果皇帝一天圈閱不過來很可能連這罪犯名字都看不到,讓他逃過這一年的秋季問斬,能夠多活一年。
萬曆皇帝知道田義很忠誠,每次都會按照實際情況將朝臣們議論的最熱烈的折子放在上麵,不受多少支持的內容則排到下邊。
“陛下,您這是……”田義見皇帝先去翻最下麵的折子臉露驚訝,連忙勸說道:“此時朝議已然紛紛,若是貿然拿一份折子出去定然引得臣工不滿。”
萬曆說道:“臣工們已經不滿了,我便是照著鳳陽巡撫的折子去做,難道情況就會更好?”
“即使我把李三財的折子批了,下一次我足痛發作不能做事,田大伴猜他們會不會又圍著罵我?”
田義默然。
他比萬曆大了二十多歲,從小就在萬曆身邊陪伴,實際上對萬曆的感情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也知道外朝臣工們對於萬曆十分苛刻,無論萬曆怎麼妥協都不會得到多少好話,甚至越妥協,萬曆活動的自由度就越小。
理智上來說,田義覺得萬曆應該要為了國家好好做事,改掉自己的那些壞毛病,鞠躬儘瘁。
但情感上說,田義也不希望萬曆拖著病體乾到死為止,最終還落不下什麼好名聲。
良久之後,田義小聲說道:“奴婢懇請聖上中平以待,若是過激隻怕適得其反。”
他已經準備迎合萬曆的意思了,隻是在心中祈禱萬曆不要做的太過分。
萬曆笑著不說話,專心的從最後一本奏折往前看。
之前十幾年的曆史已經證明萬曆皇帝搞臣子們的心態是有一手的。
他畢竟是張居正訓練出來的好弟子,聰明絕頂,智謀頗多,朝臣們跟他鬥了快十年,還真占不到多少好處。
不是想讓他對於朝中的輿論產生反應嗎,那萬曆就隻要找到一份口風有不同的奏疏,對之加以回應即可。
如此一來作為皇帝,他回應了朝廷輿論,同時又將朝臣們想要他撤去礦監稅吏的事情避而不談。
一方麵讓朝臣們找不到他的錯處,另一方麵也可以惡心一下朝中諸位大臣。
不得不說,一個皇帝,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想著怎麼惡心自己的臣子上,這皇帝做到這份上也是夠奇葩的。
翻著翻著,常州知府歐陽東鳳所呈常州諸生聯名上表的文章就被萬曆挑了出來。
實在是很難不挑到這篇,因為王文龍的文章在一眾上奏文章之中視角分外清奇。
王文龍寫這篇文章之時一方麵是想向常州以及江南的士紳階級傳達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麵純粹就是為了應付東林黨的邀請。
所以全篇王文龍隻是稍稍提了一嘴稅監之事,很客觀的表示稅監的主要問題是影響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甚至王文龍並未反對太監們找大商人收稅,或者按照萬曆所說去收礦稅。
這些文字對於皇帝的批評比起其他文章要弱不知多少,與此同時所提的三條建議內容又極具啟發性。
這時的民間未免沒有這樣的聲音,但是一來很少像王文龍這樣係統性的,二來王文龍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起李三才之流那種牽強附會的神邏輯要強太多,自然更容易讓人接受。
而此時萬曆讀到這篇文章便是頗為驚訝。
首先的感受就是他驚訝的發現這文章居然沒有罵他。
大臣們罵皇帝還要遮遮掩掩,但是諸生的程文因為不是朝廷官員所以往往更加肆無忌憚,哪怕惹皇上生氣了,總不能把一個府學的秀才全都抓起來?
甚至因為自己就是民間百姓的身份,諸生還可以拿出一些自己親身所見的事情,來表明如今天下何等困苦,有理有據地罵人
所以之前諸生的文章田義沒有擺到最上麵,其實也對萬曆有好處,因為翻了幾篇之後,皇帝發現那裡頭罵的話比大臣們罵的可是難聽多了。
而王文龍這篇文章當初在常州得到一些士紳支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同時符合商紳階級和皇家的利益,隻不過是使得地主階級和與之伴生的儒家士大夫的地位有些尷尬,不能幫助東林黨等士大夫階級分化皇權,所以才被東林大佬捂了蓋子。
而反映在萬曆這裡就是他發現這篇文章對於他還有對於礦監製度都比較溫和,雖然也有批評,但基本是有的放矢,並沒有把任何天下的錯誤都歸咎到他頭上。
第一時間皇帝就對這篇文章有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