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在場的祭酒、博士紛紛感歎:“王建陽真個名聲響亮,一說是會講便有學子雲來。”
“是啊,仁宣之後國子學中怕是百餘年未見到如此場麵了。”
其實王文龍也不是國子監中最有名的講師,但架不住其他講師都不上課,王文龍難得做了助教還老實上班,《尚書古文疏證》最近又名聲大噪,所以才吸引來了這麼多注意。
國子監生們平均年齡都有二十多歲了,普遍都是士人階級,對於時政非常有參與熱情,就像這年代所有的書院會講一樣,學子們到達之後就自顧自稱兄道弟的談論開來。
王文龍一臉笑容的走上講台,衝眾人打了招呼,台下眾人卻還議論不休,王文龍沒開口,台下一個站得近的學生卻先問王文龍道:“建陽先生以為如今緬甸犯邊之事如何?”
王文龍聞言笑了笑,回答說道:“這話題卻是扯遠了,緬甸犯邊之事我猜無非個把月就能平息。”
“建陽先生以為緬甸不會大舉進犯雲南?”那學生頗為好奇的問道。
“大概如此。”王文龍點頭說。
那幾個學生討論的是八月份緬甸侵犯雲南騰越州之事,萬曆年間的大明還是能打的,現在大明在西南的重兵還沒完全撤去,緬甸這回隻是看著西南稅監之事鬨得厲害,找個對抗大明地方殘暴的借口到雲南搶掠一把。
現在緬甸該搶的東西也搶回去了,雲南不想把這事情鬨大,最後必然是兩邊糊弄,大明吃個暗虧,緬甸賠個禮了事。
這邊問題剛回答完,又有一個年紀,四十多歲的學生起身,滿臉激動說道:“建陽先生,我原以為你是當世大儒,專買了你的新書來看,卻怎知你在新書之中非議聖賢,實在是過分!”
王文龍並不著急,而是笑著詢問:“你可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這人的本經大概是修的《尚書》,回答說道:“自然是看完了,否則也不至於如此氣憤。”
王文龍卻笑著說道:“一本書洋洋灑灑二十多萬字,介紹了許多研究方法,你確如何隻盯著最後結論來說事。”
那學生卻說道:“汙蔑聖人言,此事太過惡劣,如何不讓人死盯著?”
王文龍笑著抬起頭對眾人朗聲說:“既然如此,咱們今日會講便從《尚書古文疏證》開始。”
眾人漸漸也不再議論,而是好奇地盯著王文龍等著聽他講話。
王文龍朗聲開講:“先待我與大家講件事情:
千百年前,儒學大興,但由於始皇帝,焚書坑儒,大量儒學經典都被損壞,莘莘學子,渴求一部完整的儒學著作,無數士大夫四處尋訪,終於有一大賢在鄉野間得到一部書籍,其中載有時人所不傳的幾十篇文章,而且附錄寫著此書乃是聖人後人在修補家廟之時於牆壁之中發現,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儒家子弟藏於板壁中避禍,用黃土掩蓋百年之後才流傳於世的。”
“但這附錄中所記載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及藏書之事,距離聖人的後人從板壁中發現此書已過去二百年,而聖人後人於板壁中發現此書,再到此書流到此大賢手中又已過去百年,前後四五百年之事,猶如今人之看宋人,此時這位大賢如何能夠確定這書以及書籍附錄之中所言及的故事是真?”
幾句話講完,已經把眾人給聽的心中驚訝,王文龍所說的明顯就是晉人得到五十八篇《尚書》的故事。
有人忍不住朗聲問道:“建陽先生以為晉人梅賾所得《尚書》是偽作?”
《尚書古文疏證》雖然從各個方麵去證偽《古文尚書》,但是名字裡帶著“疏證”,好歹有把各家的證據分列出來的意思,並沒有直白表示《古文尚書》就是假的,而王文龍剛才的話相比之下卻更是誅心之論,直接說了作偽之言。
聽到那學生的問題,王文龍卻先笑著問道:“這位學子以為《古文尚書》是真本還是偽作?”
那監生想說《古文尚書》是真的,卻又怕被王文龍給辯倒,他看過《尚書古文疏證》,雖然對其中論點不甚同意,但是知道這本書的論點條分縷析寫的清清楚楚,以他的能力多半說不過王文龍。
見那學生沒有回答,而是笑著繼續問道:“我再往深一層問,為什麼我們說一本書是真的?或者為什麼我們能說一本書是假的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