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出價一千萬!
“蘇先生你這話問得,實在是太突然了,我都還沒有心理準備,據我所知,電影業與地產業相比,賺錢的速度慢太多了,怎麼蘇先生也準備涉足電影業了?”林柏欣驚訝之餘,有點好奇地說道。
“林先生應該知道,我在七月末的時候,收購了佳藝電視台,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對影視方麵進行了布局,除了電視台之外,還創辦了電影部門,不管是邵氏公司還是嘉禾電影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院線,而我涉足這個行業,自然也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院線。”蘇城解釋道。
電影行業,賺錢並不算很快,去年香江最高票房的一部電影還是進口的電影《007之海底城》,票房僅有526萬港元。
而本土電影最高票房的是嘉禾出品的《發錢寒》,票房是505萬港元。
香江人口就這麼點,電影市場就那麼大,票房不可能高到哪裡去。
而整個70年代,香江最高票房的電影,是在1976年上映的《半斤八兩》,上映後廣受歡迎,並且打敗了進口大片《大白鯊》,最後獲得853萬的票房佳績。
當然,這些都隻是香江一地的票房,現如今,香江在海外還有眾多重要的市場,如灣灣、新嘉坡等,幾乎都是針對華人群體的,特彆是灣灣,是香江電影最重要的一個票倉。
即使如此,一部冠軍電影票房,加上海外票房也不過是幾千萬港元而已。
而電影並不是說你獲得多少票房就能拿到多少的,還要進行分賬的。
像那些獨立的製片人,沒有自己的院線,在香江獲得的票房分賬比例為30到45之間而已,海外市場的的分賬就更少了,比例隻有20到30之間。
當然,像邵氏、嘉禾這種擁有電影產業一條龍的,利潤會高很多,基本上除去拍攝成本、片酬,剩下的都是公司的了。
香江的演員片酬,可不像後世內地那種動不動一部片一個明星演員就要幾千萬片酬,香江的演員片酬是很低的,基本上實行的是薪酬製,所以拍攝成本並不算高。
這也是香江為什麼這麼多人投資電影的原因吧,投資小。
蘇城為什麼要進入並不算很賺錢的電影行業?
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手中有後世眾多的香江高票房電影,如果運營妥當,一年為他賺幾個億不是難事。
其次,等電影事業發展到一定地步,他還可以拍攝國際上那些高票房的電影。
華人電影不適合歐美市場?他有適合的劇本啊,況且,香江可一點都不缺洋人。
既然西方電影不適合用華人來拍攝,那就用洋人拍出來得了。
到時候,將這些西方受歡迎的電影拍出來,再拿到歐美去搶票房,那時候,可不僅僅是一年幾億利潤那麼簡單了。
華人拍不出西方電影那種感覺?
那就在好萊塢挖人才,將好的監製、導演挖過來,反正劇本他大把。
培養屬於香江的洋人演員,也不難。
而且,電影隻是其中一方麵。
一部高票房的電影,可以捧紅很多的演員。
而這些演員,自然就屬於蘇城旗下的簽約藝人。
藝人紅了,自然能夠為他賺更多的錢。
粉絲的錢,是最好賺的。
所以,電影公司,實際上可以拉動很多發展,不僅僅隻是電影才會賺錢,附加值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