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國難臨頭敵壓境,傾宮籌銀解危急_明朝那些事兒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明朝那些事兒 > 第4章 國難臨頭敵壓境,傾宮籌銀解危急

第4章 國難臨頭敵壓境,傾宮籌銀解危急(1 / 2)

"陛下!"這一聲呼喚,如同寒風中驟起的凜冽,讓楊嗣昌的麵色瞬間失去了血色,一抹難以言喻的苦澀與背叛感在心底悄然蔓延。

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躋身內閣,乃至穩坐首輔之位,全賴那番精心籌謀的剿匪大計。

昔日,龍椅之上的天子曾以金口玉言,許下全力支持的莊重承諾,那份信任與期許,曾是他前行的無儘動力。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眼前的這位朱家天子,其心意之變幻莫測,竟似比那四季更迭更為迅速,讓人猝不及防。

楊嗣昌的眼眸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既有不甘,亦有無奈,仿佛所有的努力與籌謀,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泡影。

"楊閣老,您的言辭朕已儘知,但朕心已決,無需多言。"

朱由檢的聲音沉穩而堅定,不帶絲毫猶豫,他輕輕揮手,仿佛是在驅散空氣中那份沉甸甸的陰霾,同時也斬斷了楊嗣昌心中最後一絲僥幸。

楊嗣昌望著那熟悉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君無戲言,一旦天子的決定塵埃落定,便再無回旋餘地。

於是,他緩緩垂下眼簾,掩去了眼底的所有情緒,隻留下一抹淡淡的、難以名狀的哀愁,在空曠的大殿內緩緩蕩漾開去。

這一刻,曆史的車輪再次碾過,留下了屬於他們各自的痕跡,也預示著新的篇章即將開啟。

他決不可能一味地向滿清妥協。

察覺到皇帝語氣的堅決,楊嗣昌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不難預料,失去皇帝的支持,他將麵臨無數的彈劾,繼而重蹈往昔那些閣老的覆轍。

尤為關鍵的是,他或許還會因主張議和而背負罵名。果不其然,話剛說完,一位言官便立即出列“陛下,臣彈劾楊……”

“勿言,朕今日禁彈劾!”

在那驟然靜默的朝堂之上,朱由檢的聲音如驚雷般炸響,不容置疑地截斷了言官的滔滔不絕,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張力。

他狹長而深邃的眼眸,宛如寒星掃過階下群臣,每一道目光都似利劍,穿透人心,攜帶著一股壓抑已久的怒火,悄然蔓延。

他的心中,翻湧著不解與無奈,對這場政治漩渦中的黑白分明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為何在這國家風雨飄搖之際,朝堂之上仍要執著於黨派之爭,而非共謀國是?

楊嗣昌,那位以國為家的首輔大臣,其每一步棋,皆是出於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可在某些人眼中,卻成了畏縮不前的罪證。

“陛下!”言官的聲音雖已微弱,卻仍帶著幾分不甘,“大敵壓境,正是考驗臣子忠勇之時,楊嗣昌身為百官之首,非但不思破敵之策,反而鼓吹議和之論,此乃誤國之舉,怎可再居廟堂之高?”

朱由檢聞言,眉宇間更添了幾分凝重。他深知,楊嗣昌的每一決策,皆是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的結果,麵對外患內憂,誰又能輕易言勝,確保萬無一失?

議和,或許在旁人看來是軟弱,但在他心中,卻是對國家命運負責的另一種表現。

“諸位愛卿,”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楊嗣昌之舉,或有其苦衷,我等身為帝王臣子,當以大局為重,共商對策,而非一味指責。此時此刻,非是計較個人得失之時,而是需我等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眾人皆是一震,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悄然凝聚,驅散了先前的陰霾。

朱由檢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那份堅定與深邃,仿佛已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更加艱難卻也更加輝煌的征程。

黃道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回蕩在大殿之內,他脖頸微揚,仿佛是在扞衛著某種不可動搖的信念“陛下若無意步那南宋高宗之後塵,緣何仍讓此等奸佞之徒立於朝堂之上,玷汙我朝綱?”

原本就顯得萎靡不振的楊嗣昌,聞言如同被猛然驚醒的野獸,雙目圓睜,怒視著黃道周,聲音因憤怒而顫抖“黃道周,你!你簡直是欺人太甚,置同僚之誼於何地!”

黃道周毫不退縮,目光如炬,針鋒相對“欺的便是你這禍國殃民之徒,你又能奈我何?”言語間,一股凜然正氣油然而生。

眼見著兩位重臣之間的氣氛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朱由檢終於按捺不住,冷冽的聲音穿透了殿內的緊張空氣“黃侍講,朕之言語,莫非成了耳邊風?”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黃道周抬頭,目光堅定地與朱由檢對視,一字一頓道“陛下既已誓師主戰,誓要一掃國恥,卻仍讓楊嗣昌之流盤踞朝野,此舉豈非寒了前線將士之心,損我大明士氣?”

他的言辭雖直,卻字字擲地有聲,充滿了對時局的憂慮與對公正的渴求。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靜得連針落之聲都能聽見,眾人皆在心中暗自思量這究竟是怎樣的道理?是忠言逆耳,還是另有深意?而這一切,都在這緊繃的氛圍中,悄然醞釀著新的風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朱由檢終於窺見了大明官場的另一番景象,那裡,政見的分歧如同涇渭分明,非黑即白的界限被無情地劃下。

他並未動怒,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區區一個議和之議,竟能讓忠良如楊閣老被冠以奸臣之名?朕倒要聽聽,這關乎國運的四正六隅大計,諸位愛卿中,何人堪當此重任,莫非是黃道周兄你嗎?”

黃道周一愣,心中波濤洶湧,急忙在思緒的海洋中搜尋,試圖尋找那位能接續楊嗣昌未竟事業的合適人選。

然而,一番思量之下,竟發現無人能及楊閣老之才,不禁愣在原地,麵露難色。

朱由檢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語氣中多了幾分深沉與理解“無論是楊閣老,還是在座的每一位卿家,皆是懷揣著對大明的拳拳之心。朕深知,政見雖有不同,卻皆出於一片公心,為大明江山社稷計。”

此言一出,大殿內氣氛微妙地緩和,眾人,皆更為感國家皇大局恩著想浩。蕩而,黃道心周中更是暗自暗自思量下定決心,如何在定要保持尋各自政見的同時得良策,不負皇恩,不負這風雨飄搖中的大明。

在那複興大明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即便是朕,也難以避免偶爾偏離正道,故而有了那份沉甸甸的罪己詔,它不僅是對蒼生的歉疚,更是自我鞭策的誓章。

世人皆知,智者千慮尚有一失,唐太宗李世民尚能胸襟寬廣,連直言不諱的魏征亦能寬恕並委以重任,正是這份海納百川的氣度,鑄就了貞觀之治的輝煌,讓大唐的盛世之光普照四方。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子孫遇險,混跡諸天的我被召喚了 修真神探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我在驚悚世界開醫院 在名柯裡救贖意難平 許願店的鎮店神獸是貓貓 烏玉玨 鎮墓獸重生之我在現代鑒寶 道途鬼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