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可是在為關寧錦防線發愁?”範文程看出了黃台吉的心思,來到後者身後喘著手低聲詢問。
“嗯,明人野戰不行,守城確實強於我軍,自父汗起兵至今,我們在正麵戰場給明廷造成重創,可是在明人的堅城麵前始終有些乏力。”
“大汗,我軍攻城不利,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攻城利器,若是能得來明國的各類火炮,這城池在火炮麵前,也不過是固定的靶子。”
“哦,對說起火炮,臣記得鮑大人曾任明國開原路‘新勇營’的副將,對火炮之事極為熟悉,大汗可詢問其有何良策。”
黃台吉被範文程這麼一點,突然想起來此事。
“來人,傳鮑承先速來見孤。”
很快,被黃台吉罰在家中思過的鮑承先匆匆出現。
他頂著厚厚的皮毛大帽,呼哧帶喘的一路小跑而來。
“臣見過大汗。”
“承先,孤聽說你對火炮之事熟悉,想問問你可有法子弄來火炮?”
鮑承先聞言瞬間怔住,眼角餘光在看到範文程和寧完我給自己的眼色後頓時明白,這是兩位老夥計給自己弄出了一個機會。
“大汗,明國的火炮大體分為三類,一類為步卒用途火器,一類為野戰時用到的小口徑炮,還有則為攻城的紅衣大炮。
我軍常年和明軍交戰想必大汗對火炮的了解已經非常充足,臣想說的是若是用火炮來攻城非紅衣大炮不可。
紅衣大炮根據口徑區分,其主要由銅或鐵鑄成,重量從幾百斤到萬斤不等,大汗若是想得到攻城用的紅衣大炮,必須要重量在三千斤的炮方可。
但是這類炮在明廷中屬於最高級彆的軍事機密,想得到的難度很高,而且這種重量在三千斤以上的火炮長距離運輸也極為困難。”
鮑承先緩緩說著,黃台吉臉色逐漸拉下來,眼中看向地圖的目光帶著些厲色。
“大汗,雖然我們無法從明廷中得到火炮,但是臣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我軍獲得鑄造火器的技術和工匠。”
“哦?說說看。”黃台吉聞言瞬間轉過身來,眼中帶著亮色。
其實他對明軍的火器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若不是為了攻城,他壓根不會去考慮這種笨重且極為耗費人力物力的東西。
鮑承先緩步走到地圖前,指向一處道“朝鮮!”
“朝鮮身為明國的藩屬國,臣曾見過朝鮮的精銳部隊使用過火器,同時還有少量的火炮。
朝鮮距離明廷遙遠,近些年又被我國隔絕開和明廷的交流之路,臣請大汗回想下,之前我軍和朝鮮的幾次戰爭中,朝鮮軍隊是否有使用火器的士兵。”
黃台吉思索片刻後點頭讚成,在他即位之初,曾在朝鮮的義州和其邊境的防守部隊交過手,確實見到過敵兵使用火器,還有少量的火炮。
“朝鮮士兵用的多是老舊的鳥銃,質量一般,在義州戰場上,許多士兵還沒來得及射擊,就死在我騎兵勇士刀下,這種火器,不要也罷。”黃台吉搖頭說道,語氣中對火器滿是不屑。
範文程、鮑承先、寧完我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心中有些無語。
“大汗,朝鮮的火器質量雖然不行,若是我們能的到鑄造火器的技術,在暗中招募些明國工匠,定能打造出高質量的火器,也是能提高我軍戰鬥力的一個方法。
明國境內能工巧匠無數,隻要能得到火炮的鑄造技術,想必要不了多久,那些工匠自然就能改良火炮。”
鮑承先聽完範文程的勸說後,趕忙接過話來。
“大汗,範大人所說有理,臣估摸著紅衣大炮這種大殺器朝鮮不一定有,但是我們可派人去明國之南的濠境找西夷人購得紅衣大炮的技術,即便得不到技術,購得幾門紅衣大炮,走海路運回沈陽,也可命工匠進行仿造。
明廷現有的紅衣大炮也是在西夷人手中購得,才仿造出的,明人可為,我大金自然也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