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張太後是宮中女主,王振又不能犯顏直諫,但是這也難不住他。
他秘密下令在宮中鑄造了一座極其精美的佛像。
然後王振讓太子跟太後進言:
“太後對孫兒的愛護之情,關愛之情,祖孫情深,孫兒無以為報,知道皇祖母十分信佛,喜歡去寺廟上香,但寺廟路程有點遠,皇祖母年紀大了,不宜長時間走路,已經命人將佛像一尊請到功德寺後宮,以報答皇祖母對孫兒寵愛之恩德。”
張太後聽後,非常高興,就答應了,命人書寫佛經藏於東西二房之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因為房內放置佛經,為了表示敬重之意,不能在此就寢,從此之後,太後再也不出宮了。
王振確實在這方麵也做得不錯。
跟那位一門心思勸導皇帝吃喝玩樂、不讀書的唐代權宦仇士良相比,真可謂判若雲泥了!
王振麵對皇帝朱瞻基的囑托,能全心全意輔導太子為正,能以靈活的為人,所接受的方式勸導幼時的太子朱祁鎮,
同時以正確的治國理念影響幼時的太子!
這一切都為太子朱祁鎮日後的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六歲的太子朱祁鎮,小小年紀就能有如今的知書達禮,跟王振的啟蒙教導之功是密不可分的。
相比之下,“三楊”那些老夫子們板起麵孔,滿口大道理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小太子“敬而遠之”。
這也是,年輕時的東宮內侍總管少監王振,能被宣德皇帝朱瞻基欽點為輔助太子朱祁鎮讀書太監的直接原因。
如果升遷為太監的小青年王振可以一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忠心輔佐太子朱祁鎮。
那可以預見,在一代“大儒”青年王振太監和“三楊”的共同輔助下。
登基為帝的朱祁鎮,其治下的明朝必定經濟繁榮,政局穩定,會依然沿著仁宣之治的軌道前行,將大明推上又一個盛世。
但人是會變的,尤其是驟然獲得大權之人。
一代青年大儒—太監王振,終究還是沒有能躲過權利欲望的侵蝕。
開始在權利的欲望下,慢慢迷失了自我,逐漸黑化。
但這和雍親王朱祁鏞沒有多大關係,至少是現在來說。
與朱祁鏞有關係的是,他明天就要到國子監讀書了。
同時,還得想辦法自己解決母親胡善祥,姐姐朱祁茗和他自己三人在內的“雍親王府”日常開銷問題。
說起這事,朱祁鏞就氣的不輕,
兩天前,自己去內務府領這個月的例錢。
誰能想到,內務府主事太監說,什麼三人的例錢,早已經花完了,現在還倒欠內務府5000兩銀子,這輩子都彆想從內務府領錢了,
說完,還有模有樣,拿出一個賬本,一筆一筆的指給朱祁鏞看,
這裡新改造雍親王府,砌牆花了多少,那裡安裝匾額花了多少,改造廁所花了多少等等,一大堆的開銷。
算了半天,還真是朱祁鏞三人,倒欠內務府5000兩。
最後說什麼5000兩,也不用還了,就當是恭賀雍親王喬遷之喜了。
朱祁鏞好說歹說半天,硬是一個子都沒有要到。
之後三人來到雍親王府,一看,
就是尼瑪,一破二進的小院。
牌子確實是新換的,也是新掛上去的,
但那牌子,你猜是怎麼回事?
尼瑪,也不知道是那個缺德鬼,從城外亂墳崗,把誰家的祖宗牌位撿來。
劃掉後,寫了個“雍親王府”,四個小字,掛上去的。
如此一幕,差點把朱祁鏞氣瘋!!!
還是母親胡善祥看得開,拉住了想要找事的朱祁鏞。
這個小院,是小了點,但到底是漢王朱高煦曾經金屋藏嬌的之所。
外麵看,確實是不咋地,但打開院門,走進後,內部還是不錯的。
關鍵是位置也好,屬於京城的內城,離國子監不遠。
如此,朱祁鏞,胡善祥,朱祁茗,三人當天搬離宮內景仁宮,徹底在“雍親王府”安定了下來。
喜歡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