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政府規定,縣學有廩生101novel.com名,增生40名,附生數百人不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讀書人取得"秀才"功名後,社會地位立刻提升一等,有諸多優待,比如可身著代表身份的"青衫"與"方巾帽",可免除本人及家中二人的差役,不用交稅,見知縣可不下跪,不可隨意遭受刑罰等。
為彰顯地位,秀才家中房門可比平民高三寸,這就是所謂"光耀門楣"的緣故。
隻有成為秀才中的廩生,才能進入國子監的高級班級—率性堂!
高級班畢業後,可以到地方或者京城參加鄉試。
不是地方上每個秀才都有資格參加鄉試,因為在鄉試之前,會參照府學歲考或科考成績,把秀才分成六等,隻有名列一等、二等,及三等前列五至十名的秀才才能去參加鄉試。
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或京城舉行,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和國子監學生均可參加。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每年的秋季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考後發布正、副兩榜。
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副榜所取的叫“副舉人”,正,副兩榜都是舉人,舉人就可以當官。
但隻有正榜之舉人,才能參加會試的考試。
副榜的學生可以到國子監高級班級繼續讀書再考。
會試考試是全國的考試,舉辦的地點在京城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
時間也是三年舉辦一次,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舉人還有國子監高級班畢業的人都可以參加,因為是在春天舉辦的,所以稱為春闈,錄取其中三百名,考中了就是貢生。
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主考兩名,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禦史以上的官員擔任。
考試內容重經義,輕詩賦,
第一名叫“會元”。未上榜的可以繼續到國子監讀書或者到吏部等著派官。
會試之後是殿試,當年舉行,殿試不會往下刷人,是在皇宮殿廷舉行的考試,又稱“禦試”“廷試”“廷對”等,是科舉製最高級彆的考試,由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
實際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
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二甲若乾名,賜“進士出身”稱號;
三甲若乾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考中進士,一甲直接授官職,二甲、三甲需要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後再授官職。
本朝宣德朝,已經舉行過兩次科舉。
第一次是宣德二年三月初三,主考官是翰林院學士楊溥、侍讀學士曾棨。
有101人進士參加。
第一甲共3名分彆是狀元馬愉、榜眼杜寧、探花謝璉。
傳臚是,二甲第一名的江玉琳,三甲第一名的蕭晅。
第二次是宣德五年二月初七,主考官是右春坊大學士王英、翰林院侍讀錢習禮。
有100人進士參加。
第一甲共3名分彆是狀元林震、榜眼龔錡、探花林文,
這一科,三鼎甲全是福建籍舉子,林震漳州長泰縣、龔錡建寧建安縣、林文興化莆田縣。
傳臚是,二甲第一名的楊寧,三甲第一名的陳浩
第三次殿試將於宣德八年三月二十一舉行,還有十六天,
不知道這次的狀元、榜眼、探花、傳臚將會花落誰家,好期待啊。”
看不出去小小年紀的胡容懂得真不少,看其滿臉期待的樣子,必然也是一個學霸。
喜歡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