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36年,正統元年二月十六,
這次大朝會是皇長子雍親王朱祁鏞大婚後的,首次正式監國。
在這次朝會上,經過充分的民主討論,多方暗中博弈,在張太皇太後得監督下,
最終達成了以下幾項決議。
其一,鑒於當前內閣人手不足的現狀,為了集思廣益,更好的處理國家大事,
本次大朝會上通過了內閣首輔楊士奇提議的增補兩名內閣人員名單和1名預入閣名單。
新增的兩名內閣成員分彆為,
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和東閣大學士高穀。
1名預入閣名單為正三品的禮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講曹鼐。
此時的內閣成員共六人,分彆為,
內閣首輔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少師楊士奇,
內閣次輔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少傅楊榮,
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楊溥,
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的胡濙,
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講學士的陳循
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的高穀。
外加1名文淵閣參與機務正三品的戶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講曹鼐。
陳循,今年51歲,字德遵,號芳洲,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祖籍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升任翰林院侍講,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升任翰林院侍講學士,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升任戶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講學士至今。
高穀,今年46歲,字世用,號育齋,南直隸揚州府興化縣人,祖籍河南懷慶府懷慶縣。
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進士,選庶吉士,授中書舍人。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遷春坊司直郎。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升翰林侍講。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升翰林院侍講學士。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升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至今。
曹鼐,今年33歲,字萬鐘,號恒山先生。北直隸真定府寧晉縣人,祖籍北直隸真定府靈壽縣。
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的舉人,授代州訓導,改泰和典史。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督工匠到京師,上疏請求入闈考試,大學士楊士奇嘉獎其有誌向,不久中順天府鄉試第二人。
宣德八年廷試,考取狀元,擢翰林院修撰。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選為日侍講讀,不久進翰林院,升為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
宣德十年,升為正三品的戶部右侍郎。
其二,升國子監祭酒李時勉為禮部左侍郎,行禮部尚書權。
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太子少保的楊溥和禮部左侍郎李時勉,兩人為正統元年本次禮部會試主考官。
其三,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直為吏部尚書。
升原吏部文選司郎中—王文為吏部左侍郎,
升原吏部考功司郎中—年富為吏部右侍郎,
升原順天府尹王驥為兵部左侍郎,代行兵部尚書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