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鬼才老徐_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_思兔 

第27章 鬼才老徐(2 / 2)

曆史上的南京守備,始設置於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下旨讓靖難功臣,襄城伯李隆,協助太子朱胖子留守南京,處理南京軍務。

也就是從襄城伯李隆開始,便有了守備製度的雛形,

襄城伯李隆,可以說是第一代南京守備的負責人。

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於途中駕崩,

仁宗朱胖子即位,當時的形勢十分緊張,為了確保南、北兩京的局勢穩固,

尤其是南京並沒有皇室駐守,

故仁宗朱胖子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同時讓南京勳戚襄城伯李隆協助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

因為南京太過重要,而太子不可能一直留在南京,這才是南京守備製度出現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仁宗病危,太子朱瞻基北返登基為帝的這一年多時間,南京守備都是由南京勳戚襄城伯李隆負責。

宣德元年,皇帝朱瞻基平定漢王叛亂,徹底坐穩皇位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調整陪都南京的機構設置。

因為陪都南京實在是鞭長莫及,皇帝朱瞻基為此,采取了多種方式加以製衡,

以守備大臣、守備太監、參讚機務三人共同管理陪都南京的大小事務。

同時,又單獨設置了操江提督,以確保鹽政的正常運行。

至於南京的六部和其他衙門,則基本上都是閒職,沒有什麼太多緊要的政務。

一般情況下,擔任南京六部尚書的大臣,都為在朝失勢者,講得體麵一點就是把他們放在南京養老,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發配南京讓他們遠離京師北京的最高權力中心。

而這,卻正是我們的機會,王爺我們可以假借,在和內閣和孫太後得爭權之中失敗,把我們的人調往南京六部,擔任南京六部尚書!”

說到這裡,徐有貞特意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雍親王朱祁鏞。

看到王爺朱祁鏞點了點,顯然是認可了自己所說的,“明爭暗謀”,

之後徐有貞繼續說道,

“王爺,南京的最高軍政處就是南京守備處,

南京守備處共設有守備大臣、守備太監、參讚機務三個崗位。

雖然守備大臣是南京名義上的最高軍政長官,但實際上作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備太監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臣專門找機會調查了一下,

此時,正統元年南京守備處的人員情況。

參讚機務是黃福,兼任南京兵部尚書。

守備大臣還是南京勳貴襄城伯李隆。

守備太監有三人,分彆是王景弘,侯顯、劉永誠。

三人中權利最大是王景弘,

此人洪武年間,入宮為宦官,曾經是鄭和得副手,宣德八年七月從海外返回,後升任守備太監至今。

另外的兩人是公公侯顯、公公劉永誠,

而公公王景弘年紀最大,也是時候該養老了,這正是王爺的機會。

推忠於自己的宮內先帝宣宗時代當權的太監上位,掌控南京守備處。”

聽了徐有貞的敘述後,朱祁鏞立刻想到了,此時正失意的公公海濤。

他可是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期的司禮監太監,還曾經是太皇太後身邊的紅人,更是和自己有些情分。

朱祁鏞把公公海濤的情況給長史徐有貞說了一下後,

徐有貞主動邀功,要替朱祁鏞拿下公公海濤。

三年時間,一晃而過。

三年之中,不知道徐有貞用了什麼方法,

總之結果就是三年後,公公海濤主動投靠了監國雍親王朱祁鏞。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二月初一大朝會上,公公海濤被太皇太後和內閣,任命為南京第一守備太監。

至此,南京守備處落入監國雍親王朱祁鏞得勢力範圍。

於此同時,還有兩道關於南京守備處的任命被一起通過,

其一,南京守備大臣由南京勳貴襄城伯李隆之長子李珍擔任,同時兼掌中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事務及督操江船、提督屯田等職,

襄城伯李隆調往京師,掌管中軍都督府事務兼任京師禁衛軍總兵官,總管三千營軍馬。

其二,鑒於南京守備參讚機務兼南京兵部尚書黃福病重請辭,由正統元年狀元,先進接任南京守備參讚機務大臣兼南京兵部尚書。

那正統元年狀元先進,又是何許人也?

是否會對雍親王朱祁鏞謀取江南的計劃,產生威脅呢?

請接著往下閱讀!!

喜歡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人在米國當殺手 甄嬛傳:從替大胖橘做絕育開始! 權臣們的反骨白月光 仙靈無雙:林風傳奇 路盲的第一本書 閨蜜齊穿抓奸現場老公你聽我狡辯 綜影視之她的旅途 生命的風鈴 團寵:傳說中的旭日山莊三小姐 實異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