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你這話倒是說到點子上了,我也不跟你謙虛。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想當年,我們第一批鐵路職工都是本地的年輕人,大家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建設家鄉的熱情投身到鐵路事業中來。”
“那時候,這裡雖然偏遠,但我們都充滿乾勁。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們工作年限越來越長,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外麵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他們一個個都因為各種原因陸陸續續地被調走了,有的去了更大的車站,有的去了鐵路係統的其他部門。”
“到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就隻剩下我這個老頭子還堅守在這兒。”
“我舍不得啊,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像是我的親人朋友。”
“我見證了它從簡陋到逐漸完善的全過程,我怎麼能輕易離開呢?”
就在這片刻的交流間隙,趙書卓微微皺了皺眉頭,眼神裡帶著一絲疑惑,終於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張大爺,我實在有些想不明白,那您怎麼就不調走呢?您看這裡地處偏遠,交通不便。”
“各方麵的資源相較於大城市或者那些繁華地區都要匱乏許多。”
“如果能調到外地去,無論是工作機會還是生活條件肯定都會有更多的選擇,也更有利於您自身的發展啊。”
張大爺聽到這話,臉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裡飽含著對過往歲月的深情與眷戀。
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像是在回應趙書卓的疑問,又像是在回味自己一路走來的堅持。
“你這問題啊,問得可太像我家那孩子了。每次他回家看望我,都會念叨著讓我申請調到外地去。”
“他總說,爹呀,您在這偏僻的地方待了一輩子了,現在也該為自己想想了。”
“調到外地去,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享受更優質的生活資源。”
張大爺頓了頓,眼神逐漸變得明亮而堅定,繼續說道
“可他們都不懂我。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對我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我是在這片炙熱的黑土地上長大的,這裡的風,吹過我的臉龐,就像母親的手在撫摸。”
“這裡的雨,灑落在肩頭,仿佛是大地在與我輕聲訴說。我熟悉這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條小巷。”
“這裡的風土人情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說到興起處,張大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就像咱們這的大秧歌,那鑼鼓喧天的熱鬨場景,那歡快靈動的舞步,還有那一張張洋溢著熱情與喜悅的笑臉。”
“每次看到大秧歌,我的心就像被點燃了一樣,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我離不開這些。”
“離開了這裡,我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失去了靈魂。所以,我從沒想過要離開,也永遠不會離開。”
張大爺的聲音逐漸變得低沉而沙啞,那飽含深情的話語仿佛將他內心深處最柔軟、最熾熱的情感都一一牽引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