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前來,向曹操說了陰夔請降的事情。】
【聽到這個消息,曹操說道。】
【“前次是兄長派人請降,現在又是弟弟派人請降,準降。”】
【劉曄領命前去知會陰夔。】
【劉曄走後,曹操喚出二將“張遼、徐晃。”】
【“袁尚知我準降,必無準備。”】
【“命你二人連夜劫寨,不使其有片刻喘息之機。”】
【“不管袁尚是死是活,明晨我必往寨前受降。”】
【“是!”徐晃、張遼領命去辦。】
——“袁氏兄弟三國法藍西。”
——“都投降了?那我打啥。”
——“是死是活都去受降,曹老板這次又打的什麼算盤?”
——“我準許你投降,可沒說不打你。”
——“曹老板主打一個措手不及。”
【次日,曹操率領大軍前去受降。】
【至袁尚營寨,隻見到了張遼、徐晃二將。】
【二人前來複命“丞相,我二人奉命連夜劫營。”】
【“袁尚儘棄各種輜重,往中山而逃。”】
【曹操似乎早已猜到“隨他去吧。”】
【隨後下令“眾將,隨我回軍攻打冀州。”】
【冀州城樓之上,審配率兵堅守。】
【辛毗舉著大旗對其喊道“審配,你主袁尚已敗逃中山。”】
【“冀州勢窮,末日已近,為何還不快快投降?”】
【“莫非要等漳河之水,把冀州城全部衝光?”】
【城樓之上,審配之侄審榮上前道“叔父,你已在城樓上站了兩天兩夜了,還是先回到府裡歇息一下。”】
【審配看著兵強馬壯的曹軍,又看了看冀州城內士氣低落的守軍,感歎道。】
【“當年先主在時,河北何其強大。”】
【“如今,先主故,袁譚降。”】
【“袁尚回軍救城,卻連城都沒進,就敗走中山。”】
【一名守將欣喜趕來“大人,卑職已將辛毗一家老小八十餘口,全部提來。”】
【審配下令,儘殺辛毗全家,將頭顱扔出城外。】
【辛毗未曾想共事一場,審配竟然做得如此決絕。】
【全家被殺,辛毗哭暈於馬下。】
【審配接連守城三日,終於支撐不住,昏睡而去。】
【其侄審榮開城門投降,審配被徐晃活捉,押至曹操麵前。】
【辛毗見到審配,借過一條馬鞭狠狠鞭打審配發泄“賊殺才,你也有今日!”】
——“審配如果想著大局為重,就不該在戰前告發許攸。許攸跑到曹操那裡,泄露關鍵信息才導致了烏巢大敗。”
——“像辛毗這種小人就該殺他全家。”
——“辛毗的主子投的,和他自己無關。”
——“袁紹啊袁紹,你手底下都養了一群什麼貨色啊。”
【曹操見到審配,問道“審配,你可知獻門者是誰啊?”】
【審配低頭不語。】
【曹操自問自答“乃是令侄審榮!”】
【審配冷笑“嗬嗬,小侄誓與城共存亡。”】
【“城陷時,他已先我一步為國捐軀了。”】
【曹操道“我前日至城下,城上箭弩為何如此之多?”】
【“哈哈哈哈……”審配笑道,“審配隻恨其少。”】
【曹操道“我知你忠於袁氏,不得不如此。”】
【“今肯投降否?”】
【審配彆過臉“不降!”】
【辛毗當即跪在曹操麵前“丞相,我一家八十餘口,儘遭此賊殺害。”】
【“我就是再鞭此賊八百回,也難雪我恨!丞相!”】
——“曹操:關我屁事?退下!”
【曹操知辛毗之意,但又有意招降審配,因此彆過臉,暫未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