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喜道“舅舅,我該走了。”
將軍道“你是去你的嶽父那裡吧。”
李國喜道“沒錯。”
將軍道“去自己的嶽父家怎麼能不帶什麼禮品,這會讓他們覺得咱們不懂禮節,而且你的嶽父為你複國了很大的幫助,你不能忘記,我幫你準備禮品吧。”
李國喜道“外甥無知,多虧舅舅提點,那就多謝舅舅了。”
將軍道“咱們之間何必如此多禮,倒顯得生分了。”
將軍為了他的外甥的麵子,也為了表達對李國喜嶽父的感激,他給李國喜嶽父準備了近十萬石糧食,好酒一百壇,茶葉一百斤,鹽百斤。
李國喜帶著這些禮物離開了代郡,朝著鮮卑族的駐地而去。
經過數個時辰的趕路,李國喜看見了鮮卑族的營地,這時有鮮卑族勇士看見了李國喜,然後跑到了他們麵前。
勇士道“歡迎駙馬回歸,我這就向大王彙報。”
李國喜擺了擺手道“不用那麼麻煩,我這就前去見我的嶽父。”
李國喜讓士卒站在那裡等候,然後一個人向著鮮卑族的王帳而去。
李國喜來到了鮮卑族族長的營帳,對裡麵喊道“嶽父,我回來了。”
族長道“你此次回去事情順利嗎?”
李國喜道“非常順利,這都要感謝嶽父大人的出手相助了,沒有嶽父大人的支持,哪有我的今天。”
族長道“你太客氣了。”
李國喜道“我為你準備了禮物,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族長道“你給的我都喜歡。”
李國喜道“禮物就在外麵,我帶你去吧。”
族長道“好吧。”
李國喜和族長一起來到放糧食的地方,看到一車一車的糧食,族長道“這都是給我的嗎?”他咽了咽口水。
李國喜道“正是。”
族長道“你有心了。”
李國喜道“我這次來還有一件事想要與嶽父商量,不知道行不行?”
族長道“什麼事情,你說吧。”
李國喜道我想要互市。”
族長道“什麼意思?”
李國喜道“我想要開放趙國和草原的商業活動。”
族長道“這是好事,我同意了。”
李國喜道“多謝嶽父。”
族長道“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我怎麼會不同意。”
李國喜將趙國的糧食、食鹽、絲綢和瓷器什麼的送到草原,並且官吏商販去北方經商,對於他們給予優待。
鮮卑族族長也將他們的馬匹、牛羊和動物皮毛送到邊界售賣,雙方其樂融融、各取所需,親近的就像一家人似的。
草原民族有數不儘的馬、牛和羊,他們將這些東西賣掉以後,換上了他們以前買不到的絲綢、瓷器和茶葉。
李國喜得到了草原地區的馬匹,將這些馬匹交給手下士卒,經過長期訓練有了三萬騎兵。
為了戰鬥方便,他們將原來寬大的衣袍改成緊身衣服,鞋子也變成了靴子。
他們身上挽著強弓,背後背著箭壺,箭壺中放著十幾支箭,靴子中插著一把匕首,馬背上放著武器,如果不是知道他們是趙國人,還以為是一群草原人呢。
公孫策死後燕地群龍無首、盜賊四起,他們將燕地分割成一塊塊的,大的土匪勢力有數萬人之多,小的勢力也有幾百人,不上不下的數千人。
擁有數萬人的土匪勢力占據一個郡,控製裡麵的糧食、武器和鎧甲,把這個地方當做自己的地盤。
擁有數千人的土匪勢力占據一個縣,然後在縣裡麵作威作福。
數百個人的隻能在鄉裡抱團苟延殘喘,他們麵對著土匪的掠奪,隻能選擇忍氣吞聲。
隻有幾十人的隊伍圍在一起,為首的人長的高大魁梧,說道“我們不能這樣下去,我們要擴充實力,我是堂堂燕王之子怎麼能夠屈居人下。”
幾百人異口同聲道“願為殿下效死,任憑殿下驅使。”
那個人名叫劉軒,長的氣宇軒昂,一看就不是平凡的人。
劉軒來到了正定縣,然後讓手下對著城樓上射箭,箭上並沒有箭頭,身邊綁著書信,信上寫的是我是燕王之子,希望你們能夠投靠我的陣營,從今往後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燕地的百姓對燕王的統治還是比較滿意的,看到燕王的兒子來到了他們的城池,他們就大大方方的打開了城門。
守將看到百姓打開城門,連忙帶著手下前來阻止,劉軒帶著士卒衝到守將麵前,然後一刀結果了守將的性命。
劉軒道“你們都是我燕國的百姓,我不讓兵戎相見,如果你們放下武器,我就不殺你們。”
那些士卒看到主將已死,紛紛選擇放下武器,然後向劉軒投降。
劉軒道“如果你們願意返鄉,那麼我會給你們一些錢財當做路費,如果想要加入我們的軍隊,我們也願意接納。”
大約有幾百人離開了正定縣,拿了一些銅錢後,就返回了家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剩下的人選擇了留下來,大約有兩千五百人左右,劉軒將這兩千五百人編入軍中,然後與五百士卒一起訓練。
劉軒將府庫內的糧食分給老百姓,然後將裡麵的武器和鎧甲搬空。